年輕人,王府井百貨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1955年9月25日“新中國第一店”北京市百貨大樓開業。

開業前,大樓的幹部們計劃每天對外營業8小時,每週末關板(閉店)一天,但現實讓他們的打算從一開業就落空了:

開業後天天顧客爆滿,不僅每天營業時間增加到10小時,而且週末還要延長閉店時間一至兩個小時。

百貨大樓開業後,因為售貨員實在少,只能補充人手。

招工條件規定年齡不超過25歲,但36歲的張秉貴因為有多年的經商經驗被破格錄取,11月份開始站櫃檯,他苦練本領,練就了“一抓準”和“一口清”的過硬本領。

此後的30多年的時間,他共接待顧客近400萬人,沒有跟顧客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嘴,始終像“一團火”一樣溫暖著每一個顧客。

“一團火”的服務精神也成為新中國商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張秉貴在1987年去世。1988 年,百貨大樓在樓前廣場上豎立起他的半身銅像,陳雲同志親筆題詞:一團火精神光耀神州。


1979年國慶節,北京市民徐章雲在百貨大樓購買了自家的第一臺電視機-----菊花牌黑白電視機。

那時候買電器等大件兒,全北京的人都認百貨大樓,質量沒問題,售貨員服務態度也好。

外地人到北京,百貨大樓仍然是必去的地方之一。即使在這個時候,商場售貨員仍然是一個非常令人羨慕的職業。

張秉貴的兒子張朝和,也在1985年進入百貨大樓,當上了一個鍋爐工。


01

王者的沒落


九二南巡後,燕莎、賽特、當代、百盛、SOGO、新世界、中友等相繼開張,大樓經營開始出現明顯滑坡。

隨後的幾年,整個神州大地經濟改革浪潮風起雲湧。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年輕人找工作再也不願意進入百貨大樓當售貨員,理由不外是伺候人的活兒,累,工資低。

對顧客甩冷臉,跟顧客罵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而顧客也越來越少,原因令大樓的領導想不到的細碎:離我家太遠;有大馬路不方便;結賬太慢;貨太亂,進來迷糊.....

風雲激變中,百貨大樓也經歷了一系列變革。

▌1991年,在北京市百貨大樓基礎上組建北京百貨大樓集團。

▌1993年,實施股份制改造,成立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從1995年起,到2012年王府井百貨進行了後來稱之為“第二次創業”的改革,在此期間,王府井確立了跨區域發展和百貨業態連鎖經營的經營路線,取得了顯著效果,成就了王府井百貨的“黃金十年”。


1999年,百貨大樓歷史上首次閉店改造。

重裝開業後,張朝和站上了以父親名字命名的櫃檯。聽到這一消息的顧客紛紛湧到糖果櫃檯,要看一看張秉貴的兒子是否同當年他的父親一樣,“一抓準”,許多顧客寧可排長隊也要從他手裡買糖。

但興衰更替是自然法則。同樣是在這“黃金十年”,王府井沒能跟上百貨業購物中心化的大勢,也沒能察覺電商興起帶來的危險。

時代的變遷,讓百貨大樓面臨的形式更加的嚴峻:時下的年輕人,包括很多的年輕售貨員,沒聽說過張秉貴這個名字;在北京,他們常去的地方是太古裡,大悅城,薈聚,老佛爺,萬達,卻不包括王府井。

還有很多人,在各個網站、自媒體上總結攻略:來北京旅遊,不要去王府井百貨買東西,那裡面的東西你們本地都有,北京本地人從來不去...


02

待從頭,收拾舊河山


困難重重中,2013年起,集團又開始了“第三次創業”, 希望通過構建互聯網下的商業模式,以“全渠道建設”為核心,全面實施戰略轉型。

期間,百貨大樓做出了許多的努力。


2013年

併購中國春天百貨。

2014年

引入麥肯錫和IBM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構建面向中國經濟新常態和互聯網時代的戰略轉型;

2016年

公司名稱由“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名稱中沒了“百貨”兩個字;

2017年

王府井夢工廠、英國百年玩具店哈姆雷斯落戶百貨大樓,這意味著百貨大樓目標客群發生了變化,開始迎合家庭客這一新的客層目標;

2018年

首旅集團與王府井東安集團實施合併重組;

2019年

和平菓局迎客;

重塑了一座80年代的北京城,這一噱頭出來之後,的確吸引了一批年輕人前去打卡。


但是,努力的成果又有多少呢?

2018年9月18日,百貨大樓舉行“百年張秉貴”紀念活動儀式。

儀式後,張朝和在“張秉貴紀念館“裡的“北京糖果”櫃檯,抓了一把糖果放到秤盤上,不多不少正好二兩。

現場響起一陣掌聲,不多的年輕人紛紛拍照,張朝和笑著向大家鞠躬致謝......


王府井在上下求索,尋求再度輝煌。作為曾經的“共和國第一店”,如果單純為了經濟效益,那麼活的本不用這麼艱難---王府井大街上百貨大樓周邊的商鋪,小面積的租金在40元/㎡•天,60元/㎡•天的也不鮮見,這還沒加上大幾十萬的轉讓費。大面積商鋪租金也在20元/㎡•天以上。

如果百貨大樓把10萬平米的物業出租出去,啥也不幹做一個甩手掌櫃,盈利也能超過近兩年辛辛苦苦打撈來的利潤。


但是,選擇了艱難的道路就只能勇往直前。上下求索的日子還需要堅持很長時間,但我們也堅信,曾經的“新中國第一店”一定會重現他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