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很多要離不離的家長會對孩子說:

「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離婚了」

很多要離不離的家長會對外人說: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早離婚了」

念高中時,反正這話我媽說過。我上大學就求她跟我爸離婚。

母親是家裡頂樑柱,永遠掌握話語權,老實勤快的父親在我媽看來,是個不管家、不維人、不夠體貼、不懂生活、死板老套的男人。只要和我爸一說話,我媽那口氣真的...

我爸從來話就不多,老媽整天念叼著大大小小的家事,唸完我爸和我,思維無限延伸,家族裡老老小小、親親戚戚的都躺槍。

當時只覺得家裡很冷清,每個人在這裡都被凍僵了一樣,充斥著一種特殊的氣氛。

家裡日常就是:冷戰與嘮叨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我大學軍訓期間,同寢室對鋪的女孩打電話回家,就能聽到她肆無忌憚的在電話裡跟母親撒嬌。我才知道天下還有這般令人發嗲的母女對話。

好多女生軍訓時晚上和家人通電話都哭了,我就是沒心沒肝沒肺的那種,堅強得像個漢子。也許想證明自己離家也過得很好,也許更多怕去表達。

軍訓結束,國慶放長假大家都歸心似箭,我回家並沒有她們那樣的興奮。

回到家,再次聽老媽跟我念叼,她很久不理我爸了,我爸又...又...總之提起我爸她就生氣。我很鄭重地說:“原來我小,你們怕我受影響,現在你們不用擔心我。既然和我爸過得不開心,好合好散,重新找個對你好的。”

我以為自己不再是橫亙在父母之間的那道障礙了,離婚是他們首選。

事實上,他們又這樣湊合過了十多年。

這樣完整的家庭真的讓我很壓抑

我一直期盼它能早點結束。哪怕它少有爭吵,哪怕我知道父母都很愛我,但仍期待父母能擁有他們的新生活。

作為孩子的我之所以想結束這個家庭,也許是自己沒辦法把它變得健康,那是一份深深的無力感,露出的是對健康家庭的渴望。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後來在我的工作中,發現不少來訪者和我一樣都有一個"不健康的完整家庭"。

一位女孩,父親家暴,母親重男輕女,獨寵弟弟。家裡小物品、擺件沒一件完整,打架時都被父母發洩時摔壞了。讀高中的她實在無法忍受,求著父母離婚。她母親說為了兩個孩子沒有簽下那一紙協議。

女孩最後肯求父母,高三自己一個人搬出來在出租房學習,只為離開家一個人能安心備考。在這樣沒有愛、冰冷的、缺少生命力的家裡孩子永遠想逃離。

如果這個家庭父母的教養方式還很極端,對子女來說「家就是地獄」。

去年我們這裡爆出了性質惡劣的親生父親虐待4歲女兒的虐童案,小女孩被親生父親虐至鼻青眼腫、背部、手臂多處是受傷。女孩背部大大小小的傷疤就是生父用菸頭燙傷所致。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被虐至青腫的“熊貓眼”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4歲女孩被打完還要洗衣服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生父用菸頭燙傷的背部

當家庭只剩下一副空殼,家庭功能不斷地喪失,家庭中的孩子面對一個無法為他提供營養和安全的"空殼",何以為家?

一個家庭生了病,無論它完整或不完整都會在不同程度上給孩子帶來影響。

一個完整的家庭不等於一個健康的家。

家庭健康遠遠大於家庭完整 。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不完整的家庭有其特殊性,但仍然可以成為一個健康家庭。(不完整家庭,這裡指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

父母成為家庭的建築師,對孩子有負責任的態度和良好的教養,給與孩子們足夠的滋養,給家庭灌注愛、平等、支持、積極溝通,家就被打造成為一個最完美的地方。

如果我們成人用上面的方式去建造這個家庭,即便不完整家庭的孩子在成長路上面臨更多困難,仍舊可以成為一流家庭。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面對家庭的特殊性,不完整家庭的父母需要接受以下挑戰:

挑戰一:單親家庭的父母對孩子不再充滿無限愧疚感。

這個真的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對於婚姻破裂導致的單親家庭孩子而言,他並不是失去父親或母親,他永遠都擁有自己的父母。 請不要悲觀的認為,父母一離婚就親手把孩子的一切都毀了。

離異父母需要劃清家庭角色界限。大人離婚最核心的是夫妻關係出了問題,而不是因親子關係導致離婚。

由於各種原因你不再是好妻子或好丈夫,但是你在親子關係中你仍可以是好母親或好父親。

家庭婚變,夫妻關係意味著結束,而親子關係持續存在著,即便夫妻各自重新組建家庭,親子關係仍然不會被更換或替代,孩子依然有著生他的母親和父親。

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一定要告訴孩子,你們的分開是因為父母二人夫妻關係出現了問題,並不是親子關係問題導致的。

不要讓孩子產生自己不好父母才離婚的錯覺,這也讓孩子充滿愧疚感。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挑戰二:單親家庭的大人總有一種喪失感,不要拉攏孩子填補自己。

單親家庭中的男孩最容易被母親過分地照顧,男孩感到需要為她母親的無助感做些什麼,而讓自己不能發展出自己獨立的生活能力。

某種意義上兒子足夠的獨立就意味著和母親的分離,母親也只有餵養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才不會和兒子分開。

在離異家庭中,父母其中一方也很容易在孩子面前詆譭另外一方,逼孩子和自己戰同一隊。在婚姻失敗問題上推脫自己的責任,證明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迫切需要別人的認同,於是就綁架了孩子作為自己最有力的同盟。 這是對孩子及其的殘忍和不公平。把孩子拉進夫妻二人爭鬥的世界,並使之成為籌碼。

假設一個離異家庭的女孩永遠聽到父親嘴裡講述著自己母親的各種“壞”,耳濡目染下女孩很難相信自己的母親是一位好媽媽。如果這個女孩不相信母親是好媽媽,她也很難去認同自己。

家庭變故也給孩子帶來了巨大沖擊,單親父母要有意識去陪伴、去安撫孩子,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洩私憤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挑戰三:接受重組家庭的每位成員。

重組家庭,都是夫妻雙方把過去家庭的一部分帶到新家庭中。這個新家庭可能會有其中過去家庭的孩子,還會有新家庭的孩子。

無論這些成員是否會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但他們也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重組家庭的所有成員就需要學會給每個家庭成員留出空間。每個成員都對新家庭的成長和成功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新家庭中的很多人都試圖忽略這些成員的存在。生活中也會忽略這些成員的權利和義務,家庭的矛盾和紛爭就產生了。

舊家庭在新家庭之前都有一些習慣、一些儀式性的、特殊的做事方式,這些習慣都應該被介紹給每個家庭成員並被理解。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挑戰四:接受舊家庭對重組家庭的滲透,並真誠對話

作為繼母和繼父一定要對舊家庭孩子的生父、生母留有位置。無論生父母品行怎樣,都需要去尊重,留出空間,然後繼父母才嘗試融入進去,永遠不要試圖取代孩子的生父母

重組家庭的孩子們,會受到來自兩個不同家庭的牽扯,想和舊家庭無法分得一乾二淨。孩子同時接受兩個家庭的指導,兩個家庭就會發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指令,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矛盾。

這樣的孩子就成了夾心餅乾,擅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有時還被父母當“間諜”使用。

重組家庭最關鍵的問題:讓孩子擺脫成人的負擔。兩邊的父母可以保持不同的意見但需要相互坦誠,不將成人之間的問題強加於孩子身上。

是家庭的健康更重要,還是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挑戰五:不完整家庭的父母不過度彌補孩子

不完整家庭註定給子女帶來無法想象的後果,父母容易無條件去彌補孩子。對孩子提供過度的、不適宜的環境,成為孩子發展的拌腳石。

請父母用樂觀積極態度對待這些孩子們,給予積極關注、有效陪伴和良好支持。孩子作為一個獨立人來到世上,在他生命內部就擁有巨大的力量與潛能,擁有足夠的資源與無限可能性。

無論生活遭遇什麼,他都可以發展出一個足夠好的自己。

他就像一粒種子,你為他提供適當的環境,他就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作為父母的我們就是努力為孩子提供足夠的心理營養和身體營養,給孩子建造一個健康完整的家庭,若不能完整但求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