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马萨达城堡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走进狭长的 以色列 国土,最能让人对犹太人肃然起敬的不止是有 耶路撒冷 ,还有这座融入了“犹太人之魂”的一座岩石古堡---马萨达。

马萨达位于内格夫沙漠与 死海 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上,这里曾经是大希律王时期为了防止 死海对岸游牧民族进攻的堡垒要塞,也曾经是大希律王修建的一个行宫,最重要的是这里是犹太起义反抗 罗马 人的最后一个阵地。

犹太人自公元70年代失去祖国起,一直流浪在世界各地,虽历尽无数次地迁徙、磨难与杀戮,却依然能够顽强生存,生生不息近两千年。

时至今日,引领着世界一流的创新研发、科研机构,文化教育、军事技术,以及那些富可敌国的企业家精神,他们所具有的这种坚韧、顽强的优秀品质及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柱都来自“马萨达精神”。

这种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力量,只要你身处马萨达城堡遗址,总会被深深地震撼与感动。 两千年来,“马萨达精神”一直是他们永恒的象征!是 以色列 的国魂!

在沙漠偶遇稀有的小鹿瞪羚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马萨达古城堡在 耶路撒冷 和 死海 之间,从 耶路撒冷 一路上会经过壮阔而荒凉的沙漠地貌,公路就像一条银蛇在沙丘间蔓延,这样的自驾,很有夺宝奇兵探险的味道。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可以从这个地形图上看到, 以色列 沿 地中海 地区为狭长平原,东部国境线上有山地和高原。 死海 及其以南的地区合称 约旦 河谷。北部加利利高原上的梅龙山海拔1208米。中部区域往南为内格夫沙漠,占 以色列 领土的一半以上。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我们现在穿越的就是内格夫沙漠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靠近 死海 的地方,就是 约旦 河谷,就开始有了植物,大片大片的椰枣林像参加阅兵的部队一样整齐,这很符合 以色列 人严谨的作风,每一棵树的大小个头似乎都用标尺测量过一般。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每一棵树上都挂着沉甸甸的椰枣,在干燥的 中东 地区很受欢迎。椰枣既可以直接清洗干净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糖果,饼干等,但 中国 人对这种太过甜腻的食物兴趣总是不大。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渐渐的已经看到了 死海 的边缘,植被越来越茂密,也开始出现了野生动物。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一群稀有的小鹿瞪羚从马路中间穿越而过,这难得一见的场景让我们的司机也停下了车,带领我们跟随瞪羚一起步行。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我们的司机非 常熟 悉当地的情况,说已经好几个月没见着它们了,今天居然在正午时分遇上,可谓是非常难得了,超级喜欢野生动物的我们听了更加为之一振。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小鹿瞪羚通常栖息于半沙漠地区,生活于阿拉伯和 非洲 撒哈拉沙漠 内,季节性迁移,形成较大的数百只的群体,于旱季时会迁往雨水多的地方找寻食物,雨季时则回到沙漠区域。

偷猎及栖地的破坏使它们的数目大幅减少,牧群数目也变得狭小。小鹿瞪羚的生命力很顽强,耐热,可以数周不喝水。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小鹿瞪羚在2004年就已被列为濒临绝种的物种,在十年间其数量下降了80%,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列入《 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我们的司机说,这群小鹿瞪羚从无人的沙漠区跑出来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它们才会冒险来到人类的区域,在椰枣林间捡食掉落在地上的椰枣。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有一些个头高的,会直接跳起来咬住椰枣拉近地面,用站姿慢慢享用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一只幼年的小鹿瞪羚,皮毛颜色特别好看,难怪会成为偷猎者的目标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对于我们这群远距离的参观者,它们保持着足够的警惕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细嫩的树叶也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小鹿瞪羚轻轻一跃,就可以上树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堡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目送完羚羊们远去,距离马萨达城堡就不远了,如果不是路牌的提示,任何从 死海 边驾车驶过的人可能都不会相信,在这片荒凉突兀的苍山之巅曾经有过一片金碧辉煌的宫殿和一段荡气回肠的挽歌。它威严肃穆地矗立在 以色列 中部的内格夫沙漠之中,俯瞰着众生。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马萨达的希律王宫殿是早期 罗马 帝国奢华宫殿建筑的代表,至今保存完好;当初犹太人借助希律王宫和周围的防御工事 成功 的抵御了迄今时间最长的、著名的“ 罗马 围攻”;

躲避在马萨达古堡希律王宫的犹太难民在城池被攻破前全部集体自杀的悲剧事件不仅仅描述了犹太人的历史,更是人类自古以来寻求自由、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的历史写照。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停好车,进入景区,山脚下先有一个免费的博物馆,陈列着考古发掘的各种实物,大部分为 罗马 时期的各种陶具。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然后会用一段音像资料介绍马萨达城堡的历史,“马萨达”(Masada)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 希腊 文手抄本中,可能是亚拉姆语中“堡垒”的意思。据约瑟夫《犹太战记》记载,马萨达是希律王所建。公元前40年,希律王为躲避帕提亚人扶植的国王Mattathias Antigonus,曾从 耶路撒冷 逃到马萨达避难。之后,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前31年,希律王在马萨达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并把它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避难所。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有了知识储备,就开始乘坐缆车登上陡峭的城堡之巅,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我们也越来越接近那段恢弘却又惨痛的历史。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随着缆车登顶,走进马萨达城堡,大希律王山顶宫殿仅余的断壁残垣便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虽然残破,但恢弘的规模和错落有致的布局,凭借想象,我们依然能够勾勒出当年的奢华与坚固。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宽大的屋舍,巨大的粮仓。 土耳其 浴室中,当年精美的装饰仍有残迹,烧火加热的痕迹也宛然。被黄沙淹没三分之二的城堡也被发掘出来,拱门、望塔、浴场,蓄水池。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城堡所在的山顶平整,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建造了1400米长的城墙。山顶东侧的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 死海 之滨;西侧的悬崖高约100米,垂直陡峭。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是一个标签化“易守难攻”的要地。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在宫殿处有一个青铜模型,很好的恢复了当年马萨达城堡的样子,这是 以色列 古代犹太国的象征,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当你走近这个城堡,看着这些残垣断壁再遥想当年,你都会为这个堡垒的建造而叹服。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马萨达古堡建筑技术颇为困难,三层防卫堡垒,既隐匿安全、又可监视堡下动静。居高临下固然安全,但被人围攻粮食和水资源就成了生命之源。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于是在山顶之上建造了巨大的粮仓,可储备全城三个月的口粮,当时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粮食解决了,水源也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内格夫沙漠的旷野干旱地形,供水系统工程就更是艰巨了。希律王时代,人们于西面山脚下河谷建造水库,以疏导泛滥洪水,再引水导至挖凿在峭壁上的12个洞穴,然后以吊桶和牲口运水至山顶巨大贮水槽内,城堡中的 罗马 蒸气浴室和浴池水源得以不绝,以供王室享用,工程之浩大难以想象。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王宫的 罗马 浴池遗址,可以从窗口眺望沙漠与 死海 的风景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王宫的残垣断壁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真正使得马萨达扬名的并不是在高山上建的这一座城堡和王宫,而是犹太人以坚毅与勇气写成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惨烈历史。

公元70年, 罗马 人占领了 耶路撒冷 ,对犹太人大肆杀戮,幸存下来的犹太人纷纷携带家眷,投奔马萨达。

当年希律王修建的马萨达城堡,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库里有满仓满檩的粮食; 约旦 河谷的清水被城堡里精密的渠道收集起来,后备充足。尽管是最后的孤城,但没有什么能够动摇犹太人勇敢的心。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罗马 人围攻了整整三年,毫无办法之后选择了最笨的方法。在山旁堆一座与山同高、巨大无比的土堆,再堆一个巨大的斜坡到城堡的围墙下。

罗马 人最后醒悟过来,重兵切断水源,才使坚守三年的要塞被攻陷。

城将破的前夕,马萨达全城的男女老少967人,为避免成为奴隶,全体自杀了。他们推出十名勇士作为自杀的执行者,所有人紧抱妻儿,躺在地上,自愿接受亲密战友的一剑刺喉。

留一名勇士处死其他杀手,最后自尽。 罗马 人经过三年殚精竭虑而拓道攻下的,不过是一座死城和960具死骸。从此,犹太人的足迹从迦南之地上消失,他们以这样的惨烈上演了自己的最后一幕。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一位历史的信徒,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爱恨情仇(5)

站在断壁残垣上,远眺 死海 和山峦的交接点,头上的风云变幻流转,感触颇多。在 死海 与荒凉的沙漠之间,风化了千年的王朝,如此苍凉无情。

“我们之死不是因为缺粮,而是自始至终,我们宁可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的声音正在谱写着一首沙漠 死海 和犹太人的赞歌。这首赞歌将永远响彻着这片天空,希望 死海 永远不死,希望这片土地永远 和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