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有人給公號導粉三千

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有人給公號導粉三千

玩視頻號兩個月,已經有人完成了“粉絲積累——導入社群——流量變現”的閉環。

2月16日,社群營銷KOL酒仙張在視頻號上發佈了第一個視頻。

這個視頻可以說比較簡陋,他穿著黑色上衣,只露出上半身,全程不換場景,語速偏快地講解起視頻號的相關內容。

6天,這條視頻為他帶來超過一萬粉絲,隨後,他發起了付費社群“郭司令視頻號”學習群,進群條件為打賞19.9元。

酒仙張告訴連線Insight,靠在社群中售賣“如何零基礎運營視頻號5天漲粉9000+”等課程,兩個月他賺了7萬元。

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有人給公號導粉三千

酒仙張視頻號截圖

更多的變現案例在誘惑著新人入局。

2月18日,秋葉PPT創始人秋葉,發佈的關於“視頻號怎麼玩”的視頻,播放量超過40萬,由於附帶微信公眾號鏈接,其公號粉絲增長超過三千,關於視頻號的一篇付費文章,收入超過兩萬元。

這是典型的微信公眾號創作者的變現路徑,與公眾號聯動,為其帶粉、帶量,甚至是帶來變現,是視頻號的極具吸引力的特點。

除了變現外,視頻號早期紅利帶來的流量也頗為可觀。

蘑菇租房聯合創始人龍東平發佈了60多條視頻,平均每條播放量超過了1萬次,前21條每條平均播放量超過2萬次,前6條每條平均播放量超過4萬次;

酒仙張有4條視頻播放量超過7萬次,單個視頻最高播放量超過18萬,粉絲數從零突破到10038多人;

互聯網行業KOL劉興亮已經積累了2萬粉絲,發佈了200多條視頻,播放量2萬到20萬不等,有20多條達到了10萬+。

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有人給公號導粉三千

酒仙張後臺數據,圖源受訪者

創作者對視頻號抱有極高的期待,背靠月活11億的微信、基於熟人的關係鏈和門檻較低的操作方式,都成為創作者看好視頻號的理由。

“這是一個巨浪滔天的機會,是一個重新掀了桌子排座次的機會。”蘑菇租房聯合創始人龍東平說。

目前視頻號還處於內測階段,產品形態尚不清晰。互聯網行業分析師葛甲提到,視頻號的流量分配機制還未形成,很多規則確定下來,創作者才能往明確的方向上努力。

視頻號的最終形態是什麼,有多少變現方式,這些都引發了用戶和創作者的想象。

趕著“上車”

酒仙張一直在尋找機會。

他和團隊做的是賣酒的微商生意,為了獲得更多流量導入社群,從2019年開始做短視頻,入駐了快手和抖音。去年他們在抖音上投入了二三十萬,2020年春節期間在快手上也投入了1萬左右的推廣費用。

酒仙張發現,在快手、抖音上獲取粉絲並不容易,“這些平臺的頭部效應已經非常明顯了。”

自2018年短視頻全面興起,從抖音、快手到B站,短視頻內容對用戶吸引力不可小視。

短視頻一直被視為巨頭騰訊的軟肋。此次,微信重磅推出了視頻號,殺入短視頻行業,對於無數還未在視頻領域收穫流量的創作者而言,視頻號就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趕上紅利的機會。

酒仙張在抖音和快手上的投入沒有達到預期後,將目光轉向了視頻號。他判斷視頻號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有人給公號導粉三千

視頻號推薦頁

目前,很多微商、明星、知名博主和相關機構,都收到微信團隊的邀請,陸續開通了視頻號。

視頻號也吸引了快手、抖音以外的人群,包括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作家馮唐,這些從來沒有入駐過短視頻平臺的企業家和作家,卻活躍在視頻號上。

蘑菇租房聯合創始人龍東平,已經連續創業10年,這期間他一直負責市場推廣,十分關注內容產品,以此觸達客戶和達人。

除了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他沒有嘗試過其它產品。但視頻號推出後,他馬上投身其中,頻繁發佈視頻。

視頻號上的創作者可以清晰地分成三類,一種是入駐過短視頻平臺的視頻博主,一種是僅僅嘗試過微信公眾號圖文寫作,此前並未做過視頻的,還有一種是在全網獲得一定聲量的超級KOL。

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有人給公號導粉三千

除了邀請明星入駐,視頻號在內測階段一直是靜悄悄的,但卻獲得大波創作者的簇擁。其中,低門檻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酒仙張還記得,讓他信心倍增的是,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提到過的兩個信息點,一個是微信生態裡內容的缺失,讓微信決定發力短內容。另一個是張小龍提到的“人人可以記錄和創作的平臺”。

多位創作者告訴連線Insight,做視頻號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甚至也不需要團隊。視頻號可以支持在移動端發佈內容,操作方便。

一開始,從寫文本到拍視頻、剪輯、發送,酒仙張平均每天需要花費兩到三個小時,到了後期半小時就能搞定。

龍東平也提到,在目前階段,一分鐘的短視頻,他只需要通過手機,半小時就能完成,每天更新一次,根本不需要團隊的幫助。

數據激增,就像在喜馬拉雅山上滾雪球

第一個作品就“爆”了,是酒仙張沒有想到的。2月16日,他發佈了第一個視頻,內容以如何開通視頻號為主題。他隱約感覺到,在紅利期最吸引人的內容是,如何開通視頻號以及相關教學。

最終這個視頻達到了近20萬播放量,並用一週的時間,給酒仙張帶來了一萬多粉絲。

對於內容定位,酒仙張一開始很迷茫。但他想到,關注視頻號的人無非是兩種用戶,一種是希望在上面娛樂、學習,一種是將視頻號當作創業的機會。

前期很多人並不瞭解視頻號,酒仙張做的是教程。

他提到,在每一次新事物出來之前,教學類內容往往有著巨大的機會,但在內容平臺,更具有持續性、更大眾的內容,往往是娛樂類、生活類的視頻。

目前,他只圍繞企業營銷做內容,他在視頻號賬號首頁寫著,“分享一手視頻號營銷實戰乾貨”。

新榜近期發佈了微信視頻粉絲數TOP100榜單,截止於2020年4月11日,在這份榜單裡,前十名分別是:李子柒、小阿七、房琪kiki、微信時刻、薇婭viya、樊登讀書、央視網快看、騰訊新聞、人民日報國際和微信派。李子柒擁有19.74萬粉絲。

酒仙張擠入榜單,剛好成為第100名。“我可能是這裡面唯一一個在其它平臺沒有粉絲的人。” 酒仙張說。

龍東平做視頻號後也感受到,數據在不斷增長,多條視頻播放量超過10萬,“反饋非常強”。

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有人給公號導粉三千

背靠微信11億流量,是視頻號最大的利器。

酒仙張認為,視頻號的流量優勢十分明顯。朋友圈只能傳播給5000個好友,傳播能力有限。微信公眾號只面向訂閱用戶,轉發形成10萬+閱讀量比較艱難。

“視頻號裡面10萬+就是常態”,目前酒仙張單個視頻最高播放量為20萬,平均播放量3000到4000之間。

對創作者而言,視頻號的分發機制對於冷啟動階段更為友好。

視頻號基於微信生態,創作者可以將內容分享到朋友圈和群聊,被瀏覽和閱讀後,還有可能推薦給更多人觀看。而抖音等其它平臺的鏈接無法被分享到微信上,也就不能享受社交帶來的流量。

視頻號的入口在微信“發現”頁,以信息流方式呈現,視頻號內容可以轉發朋友圈。這意味著視頻號有著微信的熟人關係鏈,基於熟人社交進行算法分發。

“騰訊做了各種各樣的視頻嘗試,但我不認為視頻號是騰訊又推出了一款產品,它是直接在微信生態里長出來的,它不需要下載,自然也沒有卸載。”龍東平認為,基於社交進行傳播,是一種非常便捷的內容傳播方式。

“只要你的內容優秀,你的朋友、你朋友的朋友,會幫你一直傳播下去,就像是在喜馬拉雅山上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龍東平說。

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有人給公號導粉三千

雖然目前視頻號產品還只是一個雛形,但創作者已經可以從中獲益。

這段時間,龍東平的微信公眾號漲了超過5000個粉絲。龍東平的視頻號內容,是公眾號文章的提煉版,所以發送時他都會附帶一個微信公眾號文章的鏈接,他認為,很多精彩的文章已經沉在了池塘底下,視頻號可以將這些內容重新激活。現在,視頻號帶來的流量進一步沉澱到了公眾號裡。

對於企業而言,通過內容產品獲得的大量關注,也是一種公關手段,可以擴大企業和品牌的影響力。這也是龍東平等企業家對視頻號的期待。

另外以微商為代表,酒仙張的邏輯是,一般平臺創作者要達到百萬粉絲或是千萬粉絲,才會有更大的變現機會。但做視頻號,有幾萬或是十幾萬的粉絲,也可以將粉絲導入社群,通過社群變現。

這對於微商而言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在直播大熱的情況下,頭部主播都在微信或是企業微信建群,雖然快手、抖音也能建群,但少有人使用。”酒仙張認為,視頻號可以更為便捷地將用戶導入流量池。

張小龍的剋制,是創作者最大的擔憂

視頻號在內測階段進行過多次調整。

酒仙張感覺到,最早視頻號測試算法,讓很多草根創作者加入,但是很多人開通之後並沒有使用。有一段時間,視頻號測試了同城,推薦的基本上是同城的用戶。之後推薦的是自己關注的用戶,“這時候才感覺視頻號稍微穩定了”。

創作者從未將視頻號看作是快手或是抖音,他們多次提到,這是一個全新的事物。

實際上視頻號也有很多不同的特徵。

比如,視頻上沒有發佈時間的顯示,用戶也看不到播放量和粉絲數,只能看到點贊數和評論數,龍東平認為,視頻號弱化了時間後,可能會更加根據視頻內容的質量去推薦。

視頻號最大的特點,可能和微信一樣,是謹慎和剋制。這源於“微信之父”張小龍做產品的習慣,他認為微信是一個“用完即走”的工具,高效地完成用戶的目的,然後儘快地離開,“不騷擾、不感動、不迎合用戶。”

這一特點也體現在內測階段的視頻號上,但創作者對此有諸多擔憂。

視頻號獲得關注是比較困難的,包括快手、抖音和新浪微博,都會在不同頁面上設置關注按鈕,但視頻號需要點入作者首頁,才能進行關注。

視頻號的設計也不是沉浸式的,快手和抖音都是全屏播放,看完後自動播放下一個視頻,但視頻號豎屏頁面同時顯示了兩個作品,用戶的注意力會分散到下一個視頻,也會在兩個視頻中做比較去選擇。

“張小龍一直提到‘用完即走’,但創作者需要更大的曝光,視頻號的分發機制不會讓用戶沉浸進去,粘性不會比抖音和快手強。”酒仙張說。

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有人給公號導粉三千

視頻號推薦頁

視頻號的變現方式也備受關注。

此前,在獲得視頻號流量的基礎上,酒仙張努力嘗試變現,通過在社群裡面做視頻號的相關培訓和售賣教材,近兩個月時間,酒仙張獲得了7萬左右的收益,“在任何行業出來之前,第一波變現的就是做教程、培訓的,因為有人想通過這件事賺錢,也就會為此買單。”

這只是一個小眾的變現方式,給付費文章導流,也帶不來多少收入。

外界更期待的是通過短視頻帶貨。

酒仙張告訴連線Insight,未來他的變現方式也會向帶貨發展。他提到,做知識付費、培訓本身沒有門檻,它對客戶帶來了持續價值非常難衡量。

酒仙張最期待的,是建立自己的社群,回到他原本所在的白酒行業帶貨,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導流進社群,售賣品牌產品。

而未來粉絲積累到一定數量,酒仙張還會嘗試更多品類。這一帶貨體系,會聯動線上線下,圍繞視頻號形成一整個生態鏈,去支撐創作者的變現之路。

但是目前視頻號並沒有提供相關工具,只允許視頻號上附帶微信公眾號鏈接,基於公眾號小程序等去變現,這會讓變現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視頻號呈現出的並不是最終形態,公測之後才真正見分曉。

各方已經在進行預判和猜測。葛甲提到,視頻號最終可能要依託在另外一個平臺上,比如將來擴容到10分鐘、15分鐘,源頭一定是在騰訊視頻上。

他認為,如果視頻號做成功、發展起來了,流量是原來的十倍甚至幾十倍,微信這個產品就會過重,視頻號還有可能從微信中獨立出去。

酒仙張最期待的兩個功能是:互相關注,和直播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讓賬號和社群互相促進,實現流量增長和變現。

想象是否能成真,視頻號能否攪局視頻江湖,還有待公測後進一步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