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研社|20考研四大类院校考研择校分析


“考研难吗?哪个专业就业好呢?能不能帮我推荐一个容易考上的学校?”其实,考研与就业一样,既然从来没有一份工作叫做“钱多、事儿少、离家近”,那也就是不存在“简单易考、科研一流、就业好”的考研专业和院校。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拿捏考研难度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矛盾。简单易考的院校毕业生就业往往不太乐观,而科研、就业一流的院校会对考生初、复试层层把关、筛选,难度大。

用人艰不拆来形容择校择专业这个过程是十分合适的,但困难总是和解决困难的办法相伴而生,我们将考研具体难度按照院校名气与专业学科实力两大维度划分为四个梯度,全面、清晰剖析考研难度,下面为众考生按照难度系数从大到小,依次详解。

第一

梯队

名牌大学中的优势专业


名牌大学多指985高校,甚至是指34所,这些高校的考研初试分数线绝大多数超越国家线,同时接受推免生的能力较大

除此之外,报考这些院校的考生往往实力过硬,如果把考研比如江湖,那这些高校的初、复试可谓是高手过招,被刷掉的也可能是叱咤一方的学霸。

第二

梯队

特色院校中的强势专业

这一梯队多存在于特色院校,譬如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纺织类院校等,这些院校综合实力虽不及誉冠中华的名牌大学,但其强势学科往往令牛校侧目,是众多专业型考生竞相追逐的对象。

强势专业的报考人数并不输第一梯队,难度只能是略低于第一梯队。

第三

梯队

名牌大学中的弱势专业(新设专业)

能够入围这一梯队的考生大概有两种人,一种是实力较好但对名校有偏爱的考生,通过报考弱势学科以降低难度;一种是考研的幸运儿,恰好遇到了名校弱势专业的“小年”。

所谓大小年,是指招生单位的生源状态,如果生源旺盛即考研的“大年”,如果生源不足,恰是该招生单位的“小年”,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新兴专业或者自设专业中,打算报考这一梯队的考生,可以通过比较目标院校近年来招生专业的设置情况,发现新设专业。

第四

梯队

一般院校的一般专业

这一梯队的难度最低,但其复试分数线最低也要与国家复试线持平或者高于国家线,因此,考生不要产生“只要报考这一梯队就能考上”的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