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萬曆不上朝國家照樣穩定,而崇禎勤政十七年把國家搞亡了?

萬曆皇帝的怠政時間創造了明朝記錄,甚至是歷史記錄,有近三十年時間萬曆沒有上過朝,如此帝王可謂絕無僅有,但萬曆朝還是有驚無險地過去了。

當然,萬曆還是做了部分成績,比如萬曆三大戰役,寧夏之役、播州之役、萬曆朝鮮戰爭,這三大戰役不僅給萬曆挽回了面子,還鞏固了明朝在東亞的地位。

反觀崇禎皇帝,每日勤勤懇懇努力工作,吃喝用度能省就省,雖說崇禎也做錯了很多事,但他的做事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那麼為何崇禎勤奮節儉反而把明朝搞亡了,萬曆不上朝卻可以保證政權穩定?

一、萬曆初期有張居正扶持

萬曆即位的時候年僅十歲,十歲的孩子來主政,明顯是不可能的,於是朝政由李太后和張居正掌控。張居正內有李太后撐腰,還有馮保這個死黨,外有李成梁、戚繼光坐鎮,全國上下政令通暢,執行效力極高。

為什麼萬曆不上朝國家照樣穩定,而崇禎勤政十七年把國家搞亡了?


史料記載“居正為政,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從萬曆元年到萬曆十年,張居正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國家煥然一新,國庫存銀六百萬兩,糧食堆積如山,可惜萬曆十年張居正就過勞去世了,否則萬曆年間的政績會更加突出。正是張居正改革成效,給了萬曆怠政的資本。

國庫有錢有糧,萬曆就算啥也不管,這些錢糧也能支撐很長時間,而且政府運行順暢,也不用萬曆過多插手。

反觀崇禎上位之初,閹黨權傾朝野,朝廷內部紛爭不斷,天啟皇帝交給崇禎的就是個爛攤子。崇禎即位後首先要剷除的便是閹黨,而不是什麼恢復經濟,因為權力還沒有回到他手中,怎麼開展工作呢。

為什麼萬曆不上朝國家照樣穩定,而崇禎勤政十七年把國家搞亡了?


除此之外,崇禎還沒有得力的重臣,底下的這幫人除了互相指責、謾罵幾乎什麼都不幹,連審判閹黨這種細節問題,崇禎都得親自決斷。這待遇跟萬曆比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果崇禎還啥也不管,明亡時間可能還會提前。

二、萬曆中後期有名臣主政

張居正去世後,張四維幹了一年內閣首輔就回家丁憂了,把舞臺讓給了申時行。申時行沒有張居正的本事,也沒有那麼大野心,但他的作用至關重要。

為什麼萬曆不上朝國家照樣穩定,而崇禎勤政十七年把國家搞亡了?


萬曆皇帝執政後,首先便是廢掉張居正的權勢,這也很好理解,一方面張居正教育萬曆的確嚴厲了點,引發萬曆的不滿,另一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有抹黑張居正,才能讓萬曆奪回皇權。

史料記載“時行請毋下其章,而諷於仁自引去,於仁賴以免。然章奏留中自此始。”

萬曆年間言官也很不消停,針對萬曆的很多弊政嚴詞批評,萬曆很惱怒,隨即下令革除那些上疏的官員。申時行作為內閣首輔,他的作用就是穩定朝政,有些時候他需要保住下面的官員,有些時候他需要保住皇帝的臉面。

申時行就是皇帝與眾臣之間的潤滑劑,他既防止了衝突的加劇,也保證了朝廷的正常運轉。無聊的萬曆皇帝還搞出了個國本之爭,這其實很令人無語,換言之萬曆不僅沒起到啥積極作用,還總在搞事情。

太子是國家的根本,而萬曆則偏偏為了鄭貴妃長時間不立太子,申時行則再度出馬,防止皇帝和官員們的過激舉動。這就是萬曆胡來的資本,內閣有人負責,奏摺有人批示,就算萬曆搞出再大的麻煩,也有人兜著,這在崇禎年間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再來看看崇禎年間的“國之棟樑”,初期,大臣們的主要任務是搞倒閹黨,閹黨是倒了也引發大量公報私仇的出現,朝政一片混亂。內閣首輔像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什麼周延儒、溫體仁、大多毫無建樹,要不就是互相爭奪權位,薊遼督師袁崇煥就是個黨爭的犧牲品,崇禎除了焦頭爛額也毫無辦法。

三、崇禎年間自然災害嚴重

萬曆年間明朝並非風調雨順,但災害相對較少,而從萬曆四十年開始,直到崇禎十三年,災害連年決斷,這些災害包括旱災、洪災、蝗災、地震、雪災等等,持續時間很長,破壞力巨大。

為何李自成從陝西起兵,那是因為當地災害十分嚴重,百姓沒有飯吃,拿起武器反抗朝廷就變得順理成章。

為什麼萬曆不上朝國家照樣穩定,而崇禎勤政十七年把國家搞亡了?


史料記載“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採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

這是崇禎初年陝西的情況,等一切都吃完之後,人們甚至要刨開山中石塊來吃,很快就能吃飽,但幾天後便腹脹而死。河南地區同樣苦不堪言,米價飛漲,還會出現易子而食的慘劇。這自然災害並非崇禎可以決定的,也就是說崇禎只得承受卻無法改變。

直至如今,自然的力量也是人類無法抗衡的,海嘯、地震、火災時刻都在威脅著人們生命。崇禎可以勤政,可以日夜不休息,但他無法阻止大範圍的自然災害造成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亡並非人力可以改變。

四、崇禎是接盤俠

萬曆有張居正打底,可以讓萬曆隨意揮霍,不上朝也沒關係,搞出國本之爭有人管。直到萬曆末期,後金崛起,而明朝的那點本錢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於是薩爾滸一戰輸了個徹徹底底,之後的事情便交給子孫後代了。

為什麼萬曆不上朝國家照樣穩定,而崇禎勤政十七年把國家搞亡了?


明光宗僅僅在位一個月,不用多說,朱由校還是個木匠皇帝,朝政依舊是基本不管,只負責他的木匠活。魏忠賢一家獨大,把朝政再度攪得胡煙瘴氣,黨爭越發激烈。等到崇禎上臺,這事情早已不可收拾了,或許有人說崇禎性格有很大問題,或許崇禎有這樣那樣的錯誤,但崇禎不是超人。

內有災害,起義四起,外有後金鐵騎,原本的量變到崇禎這裡成了質變,哪怕崇禎有三頭六臂,或許也無法挽救危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