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農曆七月普渡

進入農曆七月

又到一年一度泉州各地普渡的日子了

俗稱農曆七月為祭鬼節,故閩南民俗祭事繁多。據說,閻羅王下令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放鬼門關,陰魂在地藏王菩薩的監管之下,於陽間遊蕩享用祭品,七月的最後一天收關,出遊的陰魂,必須如期歸位。為迎合開放鬼門關之事宜,閩南民俗創設了諸多祭事。

是普渡眾生。兩個詞其實表達的同一個意思,但普度是白字,就像歡渡春節一樣,應該是歡度春節。

普渡眾生:指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

這是佛教中大乘的核心思想,就是自己成道只是小道,要成大道就必須幫助眾生得道,在佛教中稱為“渡”(其實中國的道家也有此思想),渡到哪?在佛教中有一個詞叫作“彼岸”,我們人所處的是此岸,菩薩和佛的境界一個大的範圍稱作彼岸。凡是成菩薩成佛的任務是幫助眾生“渡”到彼岸。

出 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渡眾生,號作無人師。”

在閩南一帶,農曆七月被稱為鬼節,七月初一要"開門",七月30要"關門",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大家都要輪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請,據說是請的人越多越好.在原始社會,人們認為外氏族成員及本氏族成員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會成為祟禍,危及人間,故崇拜鬼魂。到了奴隸社會,鬼魂迷信相當流行,在《左傳》、《國語》等古代文獻資料中,記載有鬼魂感恩報答和懷怨復仇的故事,鬼魂崇拜至今在民間仍有很大的影響。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比較典型的當為敬祭亡魂的“普渡”。

“普渡”是閩南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它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曰。宋代泉州於中元節舉行齋醮活動時,已把佛教的詞語“普渡”轉化為地方民俗的名詞,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稱為《普渡青詞》的祝文。宋代以來,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曰這天舉行的,其祈求的內容甚多:或祈死者無厄幽沉滯之悲;或求生者獲五福康寧之祉;或蘄雨澤以抗旱;或冀赦過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間,普渡祭祀儀式有所變化。道光《金門志》卷15曰:“七月朔(初一曰)起,各社延僧道設醮,作盂蘭會,俗名普渡,以祭無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至新中國成立前,閩南地區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們把七月的普渡稱“正普”,從七月初一起,各鋪境鄉村輪流普渡,在晉江,“初一起,青陽內頭李,初二杏厝王……”逐曰按序,至七月三十曰。而泉州城內有38個鋪,因此各鋪輪流舉行普渡的時間只好有所伸延,自農曆六月二十九曰至八尺初二曰,如適逢閏月,又得復始重普。閩南規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獅的“龜湖大普”,即把龜湖的13個村落分屬12個生肖(其中後安和侖後合屬猴),12年各輪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請,民間有“聞名龜湖大普渡”之俗諺。

城區舊式住房的普度和鄉村類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門的裡面或大門外面擺桌子、放酒菜祭品、燒金。隨著高層多戶雜居式樓房的增加,產生了一個普度祭祀地點的問題。從個案看到的樓房住戶的普度方式現有三種:1、在自家大門內面向樓道擺祭,到樓外面燒金;2、在樓道內自家大門外擺祭,到樓外面燒金;3、下到一樓露天處擺祭並燒金。這是居民們在新的居住方式與傳統祭祀行為之間調節的結果。三種類型做法裡,燒金行為都要在樓房外面做,這不單單是出於安全或通風的考慮,而是人們對傳統意識的承襲。

祭祀儀式一般在下午4、5點開始。無論城區還是鄉村,左鄰右舍總要前後呼應式地開始做普度儀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戶的酒、菜“供不應求”引得普度公生氣對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後邀親喚友來“吃普度”也是泉州城鄉共同的特點,祭祀儀式結束後的晚飯,隊親戚外還廣邀朋友來喝酒,人們常常吃了這家又趕到那家去吃,這裡剛吃著,那裡的催促電話就打來了。不拘城鄉,熱鬧的“吃普度”成為泉州地區普度全過程的一個高峰。有人說,各家各戶請很多客人是為了顯示自己,也有人說是怕普度公吃完祭不走,叫來很多人壯膽,可以嚇走普度公。我想,後者的理由也許是比較原始的,前者則是派生出來的一種客觀效果。事實上“吃普度”表現出今日的普度活動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於輪流做普度,使人們有更多互訪機會以及參加的自由度高,普度時節的社交圈大於春節,這是普度的一大特點。

泉州農曆七月普渡

泉州農曆七月普渡

泉州農曆七月普渡

泉州農曆七月普渡

泉州農曆七月普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