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教练》第四章——成为教练型领导者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高绩效教练》

本书总共分为5部分共23章:

第一部分:教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2章)

第二部分:教练的原则(4章)

第三部分:教练的实践(8章)

第四部分:教练的特定应用(4章)

第五部分:释放教练的潜能(5章)

由于时间关系,我仍然按照每天一章的进度跟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本书的第四章——成为教练型领导者

第四章主要围绕的中心话题仍然是——领导者一定要给团队创造支持感受,而不是威胁,尽量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潜力,让员工承担相应责任。

领导者要在管理过程中,适当放弃使用加薪、升职、解雇这些权利,尽量给员工塑造信任、安全、压力最小的伙伴关系。

要实现教练型领导,首先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常规领导者能成为教练吗?

答案是肯定的,领导者只要在管理中以身作则,尽量在工作中展现出自身的素质:同理心、正直、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员工,尽量让员工在工作中自愿发挥自身的潜力,承担更大责任。

二、传统管理方式主要变现形式以及利弊分析?

上司行为

命令

说服

讨论

放权

下属感受

上司感觉到在掌控之中

下属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选择权

双方有参与感,但是进展会比较慢

下属感到被遗弃

首先是命令方式:命令方式分为三种层次,针对3个星期和3个月呈现以下效果。

①直接发号施令

②发号施令+示范

③发号施令+示范+体验

三星期后

70%

72%

85%

3个月后

10%

32%

65%

(培训之后记忆百分比)

从以上实验表明,从短期利益来看,①直接发号施令,让下属直接照做,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如果从员工长期培养来看,采用③发号施令+示范+体验这样的方式,能够迅速让员工掌握真正的技能,能够让员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

其次是说服:

说服的方式,比直接命令的方式更人性,能够基本满足管理者的管理要求,实现管理目的。但是很容易造成员工表面被说服,被动接受,然后采用软抵抗的方式对待执行。

然后是讨论:

民主讨论对员工很有吸引力,但是在管理和沟通成本上占用资源较多,容易造成对任务执行犹豫不决。

最后是放权:

在我们常规的管理里面,放权是一种信任的表现,是领导层对执行者高度信任下采用的管理策略。但是,放权容易给员工造成领导甩锅给自己,让自己担更大的责任,承担更大的工作量,甚至会产生,领导放弃我,让我自身自灭的错觉。在传统管理里,管理层对员工彻底放权,成功率非常低。

三、如何做优秀的领导者?

领导者要尽量避免救火队员角色,领导者的任务很简单:完成工作,发展人才。大多数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容易走极端,但是教练型管理模式可以结合几种模式的优点,根据具体的管理目标,针对不同的员工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让下属意识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及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只有有了清晰的认识,才有成功的可能。通过倾听下属的所有回答,管理者不但知道下属行动计划,还有背后的思考逻辑。由于教练模式和伙伴关系没有威胁性,并且是支持性的,所以当管理者不在的时候,下属执行也不会走样。

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到此为止。明天我将为大家分享《高绩效教练》第五章——教练风格:伙伴关系与相互合作。谢谢大家收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