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热播剧《清平乐》展现了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和一批干练的朝臣。一条主干线便是宋仁宗重用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仁宗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即位时北宋立国仅仅62年,为何会这么早的进行改革?他接手的北宋在当时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或许了解了这些背景,才能看懂宋仁宗的为难之处,才会理解他的不易,才会明白庆历新政为何会流产,反而成就了熙宁变法和元丰改制。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清平乐》剧照宋仁宗


北宋在历史上留下了两场著名的改革,分别是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和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这两场改革的核心目的是一致的,针对的都是一个字“穷”,有人会问,两宋是我国古代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为何会穷呢?其实这个穷并非指社会财富,而是指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对于财政支出,暴露出财政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三冗”,即冗员、冗兵、冗费,这就是宋仁宗即位后面临的最为窘迫的现实问题。之所以说庆历新政是为王安石做了嫁衣,是因为范仲淹改革的思路是节流,他的失败为王安石点明了另一个出路,也就是熙宁变法的思路——开源。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清平乐》剧照范仲淹


三冗问题的历史原因以及仁宗时期的状况

  • 冗员

宋朝的三冗问题,追根溯源于政权的继承性,它是由北周禅让而来,为了树立禅让的合法性,安抚那些推举他上台,或者默认他当皇帝的人,宋太祖并没有将前朝的体制推倒重建,所以就继承了从唐至五代形成的庞大官僚阶层和军事编制。

在赵匡胤登基后,后周太尉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相继叛乱。宋太祖由此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从中晚唐至五代十国的一两百年的时间里,因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衰弱,各地节度使扩编军队,汲取地方财政,豢养自己的官僚系统,可以说是国中之国。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北宋建立前的后周与北汉


在稳固政权方面,宋太祖就必须对之前的结构做出调整,继承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新制度、新体系的构建,使得结构调整较为棘手。这时候赵普提出了一个调整结构的大方向: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

赵普的思想不仅仅是针对地方节度使,而是针对唐至五代的政治架构,意图帮助皇帝加强中央集权。是在原有官僚体系之外,进行权力分化、增加监督机制,从而防止官员擅权。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北宋中枢架构


唐朝时的宰相拥有军政财三大权力,为了分化相权,宋朝于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掌政,枢密院掌兵,三司使掌财。除了开国以后赵普独相的时期,宋朝是以一到四名参知政事为副相,元丰改制之后则是定员四名副相。

枢密使虽掌管军事大权,但只有调兵权,无统兵权。在此之外,另有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称之为三衙,负责全国禁军和厢军的军事训练。战时统兵将领另行选拔,实现统兵、调兵、练兵的分离,军权实则牢牢的掌握在皇帝手中。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1072年以后的路化


在地方官制上,财权、军权、行政权力也各自分离,官员皆由中央任命,并且互相牵制。地方行政机构设立州县二级,州之上设立“路”。它并不是行政机构,而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但又承担了政府的许多职能。路、州、县都设有军事职务,负责当地驻军的监管、协调和后勤工作。

在财政上,地方的独立财权被中央政府收回,这是铲除了地方节度使造反的根基,为此,宋廷派遣了大量的官员到地方。

唐代后期,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部分,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相当于进入“地税”系统;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上贡的比例不足十分之一的地区多之又多,有些藩镇向唐政府送去一些贡品就算是缴税了。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宋太祖剧照


所以赵匡胤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宋朝的官僚制度之所以较历朝历代更为复杂,因为它没有精简前朝旧制留下的官僚体系,反而是在其基础上增加了更多机构与官员,这就为冗员埋下隐患。

到宋真宗时期,又在原有官僚基础之上,推行恩荫制度,大量地分封官员子弟入仕。后来范仲淹就此制度作了一次推算,一名学士以上的官员,在朝20年就能将20个亲戚带入京官的体系中。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仁宗时的朝官


宋真宗时期,吃着朝廷俸禄的官员大约是9785人,到了宋仁宗宝元时期(1038年一1040年),在册官员已经达到了15443人。

宋朝的“公务员”待遇是历代最高的,比如参知政事,这是执俸官,即实职,月俸是200贯钱、月禄100石粮,一年的额外福利是20绫、30绢、50棉、1罗。

这个“贯”与银子的比例在宋初是一样的,即1贯钱就是1两银子,抛开别的不说,参知政事一年的正俸是2400两。另外有公干的会临时发放补贴,称为“添支钱”,比如“权发三司使公事”,这个是每月补贴50贯,即50两,一年就是600两。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北宋官员俸禄


北宋还有寄禄官,相当于虚衔,比如左右仆射,月俸90贯,年福利是20绫、50绢、50棉、1罗。宋真宗时期,为了表达对官员的恩惠,所以虚衔作为赏赐,加封给官员,有的官员挂名多个执事官,另带虚衔,这些俸禄是不冲突的,挂职多则同时享受的待遇就多,所以一个官员的实际收入远远高于正俸。

比如包拯,在出使辽国回朝后,累晋至从三品执事官,月正俸为55两,加上月禄、绫、绢等,每月总体收入165两左右,年入1980两。而期间所任官职还有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这里有虚职也有实职,并且都享受职位补贴,综合年收入甚至能够达到4000两。所以有说包拯为官生涯的收入都能达到几千万,并不是凭空捏造。

  • 冗兵

宋太祖陈桥兵变后,继承后周禁军的规模是在10余万。这些家底儿帮助赵匡胤完成了对后蜀、南汉、南唐等势力的军事征服。

到赵光义时期,南方大定,北汉与辽就成为北宋的军事目标,尤其是对幽云十六州的战略争夺上,宋初是抱有理想的。所以在宋太宗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扩编。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宋太宗赵光义剧照


在击败北汉后,与辽争夺的数十年间,北宋的禁军规模已经扩大到60万左右。除此之外,各地方的厢军也属于军事编制,在真宗时期,禁厢军总数已经达到90余万。

到仁宗时期,西夏的崛起,又在宋朝边境形成巨大威胁,增兵就成了唯一的途径。

其实回看历史,唐朝巅峰期的领土面积是宋朝巅峰时期领土面积的3倍左右,而军队规模不及宋朝的三分之一。这就说明了宋朝军队整体战斗力较弱,至少是厢军拉低了禁军的平均战斗力水平。但宋军作战部队是以禁军为主,厢军往往是从事宿卫边关、后勤保障的工作,所以禁军的战斗力也未见有多么强大。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宋太祖统领禁军


而且唐宋是两个不同的兵制系统,唐朝大部分时期以府兵制为主,宋朝则是至始至终坚持了募兵制。二者的最大不同在于军人的职业性,府兵是兵农合一的制度,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这种模式往往是兼顾生产,以及减少财政养兵的负担,按理说职业素养并不会高。

募兵制则是政府财政供养的职业军人,除了正常的军俸外,北宋的“添支钱”最初就是专门发放给蕃兵军官的补贴,如指挥使每月一千五百钱,副指挥使每月一千钱。在庞大的军事系统中,每年养兵都会投入大量的财政,但财政投入与战斗力并没有形成正比,着实令人费解。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杯酒释兵权剧照


在战斗力问题上,如果要追究一个责任,那一定是宋太祖分解军权的原因。调兵、统兵、练兵的相互分离,就没有人对战斗力负责了。打了败仗,可以说调兵不及时贻误战机,可以说训练不到位临场胆怯,也可以说统兵将领指挥不得力。

在战场上,兵出于何处,调往何处由枢密院掌控,统兵将领由中央选拔指派,将不识兵、兵不认将,临场调度必定效率低下。许多人参军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到了边关,换防的将领也都通过空饷发财致富。反正是要轮换着带兵,知情不报,吃饱了换个地方继续吃,空饷就一直存在于北宋军队体系里。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北宋禁军


只要是边关打了败仗,中央再从京畿禁军中抽调士兵开赴前线,补充边关兵力。造成京畿空虚后,再招募更多的士兵充实、训练、再遇败仗,继续抽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宋朝统治者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战斗力,反而是造成冗兵问题。

  • 冗费

冗员、冗兵最终的矛盾焦点都是落在财政头上,形成三冗最棘手的问题——冗费。冗员对中央政府的直接反馈是,养了那么多官员,行政效率却非常低下,闲散人员过多,影响了官僚梯队的风气。冗兵反馈出的则是巨额军费养不出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那倒不如直接拿钱买和平,澶渊之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这个影响。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澶渊之盟


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北宋并不愿意承认西夏政权,所以双方爆发了战争。宋夏战争中,李元昊带领着为数不多的党项军队,接连在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歼灭几万宋军。

在这次战争中,当时的三司使出了一份统计报告:1038年,陕西,河北、河东三路的财政收入分别为1978万、2014万、1038万,财政支出分别为2151万、1823万、859万,整体上进出持平,略有结余。

开战之后,到了庆历二年(1042年),三路的财政状况已经大变。宋夏战争的主战场陕西路,财政收入涨至3390万,支出3363万。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西夏发动战争


这里光看数字,大致能够达到收支平衡,但在数字的背后还隐藏着财政问题。宋朝的强干弱枝政策是增加了财政负担的,由于地方税收统一收归中央,所以到了战争时期,边关的补给又需要中央二次调拨。

现代的财政拨款通过转账就能完成,而在宋代,这种财政支持是需要将实物运送到地方的。由于战争时期的官方运输能力有限,宋朝廷就通过财政鼓励商人参与物资运送。

首次尝试是在淳化四年(993年),由于边关粮草吃紧,宋太宗就制定了一个官商合作的运输模式,即商人帮忙向前线运输物资,边关守将接收物资后,开写收据,注明物资总价,商人再拿着这个收据,回到汴京向政府收钱。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由京城出发的送粮商队


商人与边关将领就这样形成了“合作伙伴”,边关将领尽量开出高额回收价,从中吃掉商人给出的回扣,商人也能获取足够的利润。与此同时,政府为了提高商人的积极性,还规定结款时可以用政府垄断的商品抵扣,如政府专营的茶叶、香料等,并授予这些商人“特许经营权”,保证他们的销售渠道畅通。

到了咸平五年(1002年),三司使王嗣宗则为运粮商的回报制定了细则:不再向商人付款,而是全部以垄断商品抵扣,包括四成的香料、三成的犀牛角和象牙,和三成的茶叶。这些商品到了商人的手里,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但同时也对北宋的垄断经济造成了冲击。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清平乐》剧照宋仁宗


尤其是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规定运粮商可以向政府索要食盐进行抵扣,从此商人就参与到盐业的垄断经营。由于粮食的价格被高估,商人用较少的粮食就换得较多的食盐,政府就无法任意抬高食盐价格,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央财政的收人。

庆历二年(1042年)的统计中,除了陕西路的进出项,运送物资的财政补贴是647万,所以说当年的山西路明面上的财政支出为4000万整,超出财政收入610万。这里还不包括战死将士的家属安抚费用,以及军械、战马、官牛的损失等。

“凡岁赋,谷以石计,钱以缗计,帛以匹计,金银、丝绵以两计,藁秸、薪蒸以围计,他物各以其数计,至道末,总七千八十九万三千。。。其折变及移输比壤者,则视当时所须焉。”——《宋史·食货志上二》

宋朝的财政计算单位比较特殊,金、银、钱、帛、粟等都是税收形式,我们知道金银的计算单位是两,钱是贯(1000钱)、帛是匹、粟是石。

但在统计时,宋朝并不是将这些类目折算成统一的货币单位,而只是将各种物品的数量简单相加,得出一个总数就能入账了。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宋、辽、夏的划分


所以澶渊之盟的岁币是10万两银、20万匹绢,也被笼统的记载为绢银合计30万。每年30万和庆历二年超出财政收入的610万比较一下,也就明白了为何宋朝“懦弱”了,买和平真的要比打仗划算,这个经济账太容易算。

宋仁宗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三冗,以及宋夏战争走向对峙后,由西夏提出的议和事项。当时的战争诱发北宋政府大规模提高税收,严重影响了民间经济,宋仁宗力图富国强兵,这也是范仲淹从前线回朝后,进行“庆历新政”的大背景。

庆历新政的思想与结局

庆历三年,范仲淹受到宋仁宗的接待,仁宗就现实问题向范仲淹寻计问策,范仲淹便以《答手诏条陈十事》作出了回应,这个书面报告就是“庆历新政”的大纲。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清平乐》范仲淹剧照


其中心思想是从内部改革开始,以不扰民的形式,整治三冗,节流便可富国,无需摊牌更对税收。主要内容便是十项改革措施: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

在这十项措施中,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的核心是精简官僚体系。将恩荫制度下获得“铁饭碗”的人踢出官僚队伍,在官员选拔与考核上严把关,培养出优质的实干官员。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老资历”的朝臣


前文说过宋真宗时期的恩荫制度养出了一批裙带官员,其实在考核升迁上,宋朝还有一项“磨勘”制度,由审官院定期考核官员。说是考核,其实就是为京官升迁规定了期限,一般是文官三年一升迁、武官五年一升迁,京官熬资历熬到二三品的大有人在。这就造成京官追求政绩的动力不足,从而导致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不高。

范仲淹就认为官员失去了为官的初衷,而有才干、想做事的年轻官员又埋没在官僚体系中,提拔的慢,施展的空间也就不足。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年轻官员韩琦剧照


在人才选拔上,虽然宋朝广开贡举门路,但朝廷考试注重诗词歌赋,通过考试进入官僚队伍的都能写一手好文章,却没有行政管理的实际能力。所以范仲淹主张在办学阶段就要加强实务训练,并在录取方面注重时政、策略的考察。一旦选择出合格的人才,不仅要保证他们的待遇,还要适当的发给职分田,充实官员的经济收入,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

与精简官僚相辅的,则是要求朝廷推恩信、重命令,也就是不要朝令夕改,一个政令下达后,官员尽力执行到底,以杜绝政令中断带来的行政效率低下,杜绝官员不断调整施政方向。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针对冗兵问题,范仲淹的核心思想是恢复府兵制。宋代已经形成较大的军队规模,因为战斗力低下,北方边境又有强敌威慑,所以这个规模谁也敢轻易削减。所以范仲淹的重心偏向于减轻军费负担,那么寓兵于农的府兵制就是最好的出路。

这个思想体现在修武备上,他建议京畿兵力抽调边关后,不再单纯的募兵训练,而是在京畿地区实行府兵制,从而再向全国推广,最终以府兵替代募兵。

冗费问题主要是由冗官、冗兵造成的,范仲淹认为解决前两个问题后,政府的财政开支就将大大减少。所以范仲淹并没有较大的财政改革措施。厚农桑、减徭役两项,只是要求政府通过兴农减税的方式鼓励农民生产,并减少徭役,保证农业、手工业者的生产空间,这就足够保证朝廷的收支平衡了。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由于北宋的养兵、养官包袱过重,朝廷除了扩大垄断行业的范围之外,就是大力提高农业税,以保证财政的收入。与此同时,大型工程建设为了减少开支,不惜大量摊派徭役,所以范仲淹的这两项政策,与其说是经济上的改革,不如说是缓和社会矛盾。

“天子方信向钟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宋史·范仲淹传》

范仲淹的改革措施,除府兵制外,其余全部得到支持,从这些措施上看,范仲淹对北宋的弊政执行了“保守治疗”,在原有制度的架构下进行小修小补,意在平缓的解决现实问题。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政府的财税收入并不需要无限扩大,而是要量入为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环境,形成财政良性循环;

其次,垄断经济并非长久之计,在税收满足政府开支的时候,政府就要让步,让利与民间经济,培养良好的经济生态圈;

最后,政府的财政之所以捉襟见肘,并不是收入不足,而是政府的规模膨胀过快,需要通过瘦身来缩小政府规模,减少开支,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局面。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新政中的韩琦


在得到宋仁宗支持后,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干练官员立即投入到改革的策划中。但新政的一个重要打击对象是通过恩荫制度走入仕途的官员,既然是恩荫,那就避免不了的盘根错节在各个衙门机构,这就为新政的推行造成了阻力。

新政期间,范仲淹就曾上过一道劄子,提出诸多衙门不配合新政推行,并且相互鼓动别的衙门怠政。范仲淹在劄子中说,改革想要顺利推行,就必须掌握更多的权力用以支撑,他要求作为辅政大臣,监管军事和财政,而将其他的权力交给中书和枢密院这两府,与辅政大臣共同推进改革。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新政中,仁宗收到弹劾范仲淹的劄子


这虽然体现了范仲淹推进改革的迫切心理,但也违背了相权分化的历史潮流,集权不仅会引来守旧官僚的抨击,更会导致帝王的猜疑。宋仁宗并没有同意范仲淹的请求,但为了支持新政,还是授予了司法权。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凭借司法权,派出按察使出巡各地,督促官员执行改革,同时打击那些不为民办事的官员。此时的改革其实已经变味,被抨击成朋党的范仲淹,扩大了对官僚队伍的打击力度,因此也遭到了整个官僚阶层的反抗。

《清平乐》:宋仁宗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实则为王安石做了嫁衣

无奈的范仲淹


随着富弼被诬告谋逆,范仲淹再也没有了改革的动力,在新政实行了一年多之后,范仲淹借着边境传来警报,主动申请离开朝堂,前往边关戍边。宋仁宗面对整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官员,也无心坚持改革,宋夏和议此时也已达成,遂就坡下驴,将范仲淹打发到了边关,庆历新政就此流产。



范仲淹主持的新政是在政府自身找问题,并主张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是我国古代改革史中的一个代表,历朝历代的改革大多数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只有少数改革是为了缩小政府规模。庆历新政的失败给王安石提供了经验,既然无法限制政府的规模,那就增加政府的收入,聚敛之臣就成为后来改革的主力军,所以熙宁变法与元丰改制就成为宋朝最“伤筋动骨”的改革。《清平乐》中,就是以宋仁宗、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为主线,还原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记录了这场启发后世的改革。

参考史料:《蔡忠惠公文集》、《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