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爽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亿中国人为之鼓掌

最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上了热搜。

原来,前不久有美国官员抹黑中国,说中国隐藏疫情,导致国际社会花了2个多月才做出反应。

面对这样的甩锅,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不赞同”。

他首先举事实说明,中国面对这次疫情,处理速度之快,医务人员付出之巨大,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

接着,耿爽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敦促美方个别官员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国际公论,与其把时间花在攻击抹黑、怨天尤人上,不如把时间花在应对疫情、加强合作上。”说完他还呵呵一笑:“知道什么意思吗?”瞬间堵住了美国的嘴。

耿爽的发言精辟、睿智,体现泱泱大国的风范,也让无数年轻人追捧。

人们纷纷夸赞耿爽双商超高的同时,也赞叹中国文化智慧的高超。

还有人专门在网上给他做了个表情包,表白道:“一时耿直一时爽,一直耿直一直爽。”

耿爽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亿中国人为之鼓掌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本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意思是,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耿爽的言论不仅震慑住了美国,更是让很多中国人折服。无数人开始反思,凡事在抱怨之前,想想自己是否已经做得够好。毕竟很多时候的结果都跟自己是最有关系的。

一,人最大的愚蠢,是怨天尤人。


耿爽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亿中国人为之鼓掌


美国心灵导师、牧师威尔.鲍温曾说,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

很多时候,当我们抱怨时,并没有意识到事情正在向反方向发展。

比如,抱怨工作累、苦,工作就真的让人感觉到累和苦;觉得生活不易,有时真的连老天都要跟自己作对。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投射”。就是你心里越想着什么,你真的会得到什么。

抱怨和埋怨越多,不顺就真的会越来越多。相对应的,自己的机遇就会越来越少。

我曾有个同事,就是个爱抱怨的人。

她家境不好,开始她抱怨父母不够富有,不能给她光鲜亮丽的生活。后来,她抱怨老板抠门,以及工作中各种不顺。

不久,和她同期进公司的,升职的升职,跳槽的跳槽,很多人的薪水水涨船高。她开始慌张了。

这个时候她才发现,这么多年,她身边的人一直在变化着,只有她止步不前。

当她抱怨生活苦、累时,别人在反思,在学习;当她抱怨待遇不公,别人早已接触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当她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不知不觉间,却发现人家考了雅思、托福,学了演讲、财务,技能上更胜一筹。

她终于发现,抱怨对她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世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幸福生活也并非凭空出现。如果不努力,只想着天上降好运和幸福,往往会失望。

停止抱怨,才能回归自己的内心,反观和检视自己,往往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二. 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责备


耿爽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亿中国人为之鼓掌


曾看过两对夫妻的故事。

故事中的先生都是一样的职业:为领导开车。

其中一位妻子常常心疼自己的丈夫,风里来雨里去早出晚归很辛苦,所以在丈夫回来时常常嘘寒问暖。

丈夫受到感动,总觉得自己陪伴妻子的时间太少了,于是常常带礼物给妻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常带妻子出去玩。

而另一位妻子则觉得,这男人整天不着家,天天跟着领导出去,会不会有鬼?于是她开始疑神疑鬼。在他回家时,总是嫌他这不好,那不好,骂他懒、笨。每次,丈夫到家,她不是在生气,就是在赌气。

最后,丈夫渐渐地害怕回家了,能在外就在外,能出远差就出远差,终于有一天,他在外面有了人。

几年后,这两对夫妻的生活变得截然不同。

第一对夫妻一直恩爱有加,孩子聪明,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而第二对夫妻的婚姻在鸡飞狗跳中维持了七八年,然后离婚。他们的孩子受到很大影响,不仅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性格也开始变得孤僻内向。

我们反观第二对夫妻不难发现,当一个人开始抱怨、指责时,两个人的关系便开始走向对立。即使被指责的一方曾带有一丝亏欠,也在这样的对立中消磨殆尽。

责备和批评,会让关系走向相反的一面。

生活中难免很多不如人意的事。工作中会有不顺,同事相处会有摩擦,夫妻相处总要磨合,孩子总有不听话的时候……

而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凡事先控制情绪,忍住责备和抱怨的冲动,方可宽宏以待人,大度以接物。

人无完人,唯有懂得宽宏大量,才能活得通透和开朗。说话不偏激,不捕风捉影,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当发现可以责备的人越来越少时,人才渐渐变得成熟。

三.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耿爽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亿中国人为之鼓掌


佛陀曾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很多时候,烦恼并不是来自于发生的事,而在于我们的看法。

你若觉得它是烦恼和忧愁的根源,它必会让我们百转愁肠,整日思虑不安;

但若能理解,凡事都是学习和反省自己的机会,所有的烦恼和忧愁便会迎刃而解。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自省的一生。

在曾国藩的日记中,他详细记录每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并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有一次,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彼此持论不合,反复辩诘,余内有矜气,自是特甚,反疑别人不虚心。何以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也?”

原来,朋友窦兰泉来访时,他误会了朋友的意思,一直跟对方“词气虚吐,与人谈理”,结果聊到后来越谈越没劲,两个人不欢而散。

朋友离去后,曾国藩反复思量,才发现自己对朋友的意图并没有了解,便开始责备对方不够谦虚。他突然发现,当他开始责备别人,自己也是在恃才傲物。

人生真正的厉害,是懂得自省的人,像曾国藩那样。自省不仅让他更清晰明了自己的优缺点,更是让他在事业和生活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凡事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才是真正活得智慧和通透的人。

凡事懂得从自身找原因,会发现其实不是事情在变,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善于自省,才能自醒,清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我水平。

一个人唯有懂得思己过,才能避免愤世嫉俗,心胸开阔;才能扬长避短,择善而行;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常葆谦让体谅之心,赢得别人,也赢得自己的尊重。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每当我们做事不够成功,人际关系不够圆满的时候,不妨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

我是否做到了戒骄戒躁,不怨天尤人?

我是否做到凡事不责备他人?

我是否做到躬身自省,好好反思自己?

人一生最大的成功,不在于赚了多少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了自己,反省了自己。

如是,才能活得通透、豁达、明了,方可不纠结、不烦恼,专注自身,拥有人生最纯粹的简单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