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古镇一毬样? 大理古城 钓源 文华楼

天下古镇一毬样?


  2015年年初,大理着实火了一阵,因为巍山的一座城楼着火了,“又一个古镇被烧毁了”的声音不绝于耳,“明朝千年古城楼”也在媒体上露了一脸——嗯,我写得没错的,四舍五入嘛,600年妥妥就入了……嗯,还有个bug是乳扇,“千年古小吃”,倒是比城楼年代长,但是不知道就这样白当了自己的祖先,忽必烈会不会气得诈尸……
  
  当时我正好在大理古城,所以我老板说:“大理那城楼是你烧的吧嘿嘿嘿……”“烧的不是大理,是巍山”让我忽然意识到“大理”这个地名实在是太绕了——大理州、大理市、大理镇……傻傻分不清楚,南诏-大理国还迁过一回都,这才引起了巍山“明朝千年古城楼”这么个bug来。
  
  各个叫大理的地名,大致是这么个关系:明清时期有个大理府,府大致就是现在的地级市(州就是地区,厅就是自治州,大致是这意思——其实有些出入哈),市中心就是现在的大理古城,带城墙的那个;周边一圈县,基本上一个坝子一个县(不要拿漾濞南涧来举反例,讨厌!),巍山就是其中的一个较大的坝子,设县的天然良址,大理府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南诏的发源地是巍山,罢特巍山的坝子没有洱海的坝子大,水源也不够充足,出口也不多,换句话说就是坝子大=腹地大,出口多=好控制,所以等到南诏强盛之后,就将首都换到了洱海坝子,后来大理国也因袭了传统。这样一看,巍山的确是货真价实,不用四舍五入的千年古都(虽然只是一国之都吧),不过县城的城墙确实又是明朝的时候翻修的,之前那个bug如果换个说法,“千年古城明朝楼”,就没有问题了。——放眼全国(包括关外),但凡有城墙的,一般还都是明朝的遗迹,再早也有,宋朝,但肯定后来也保修过。啥?唐朝的城墙?在汉地,唐朝能当上县的,宋朝肯定是妥妥的地级市了,毕竟经济发展了,也城镇化了嘛。经济发展,人口涌入,城市扩张之后要干嘛呢?当然是大拆大建啊!所以,你懂的。


  


天下古镇一毬样? 大理古城 钓源 文华楼



  
  大理古城的南门。
  
  扯远了,刚才刚说到大理府、府城和巍山,对应的就是现在的大理州、大理镇(大理古城)和巍山县。还有个大理市,属于州里的县级市,行政范围包括下关镇、大理镇、喜洲镇、上关镇、双廊镇等洱海周边的一圈镇——如果大理变成了地级市,这些镇相应地都会变成区,作为城区的一部分,这样就好理解了吧。所以大理市等于是将行政中心从古城迁到了下关,又不好意思改名下关市,结果就这样了。我问当地人为什么大理镇被废了,他们说因为下关的交通比较好,处于交通要道,而大理镇稍微有点偏,若是从内向封闭的视野来看,是适合做都城的,有坝子,又距离交通要道有一定距离,大军一来将上下关一封锁就成了铁桶阵,但是在现代社会却不适合物资商贸流动——资本主义的“资本”,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大理这个原本很清楚的地名,现在就变得这样傻傻分不清楚了。
  
  掰扯完了大理的行政区划,下面就该来讨论“乡愁”了。去年“乡愁”被司马昭之心,由地方政府的圈地收钱或者大建伪古董,一跃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阴谋变阳谋。因此我的博客——就是之前掰扯大理行政区划那段,加上“六朝古都只有4个城门”的感慨,被人黑了,黑的理由特别简单——旅游博主说城市文化就应该使劲拍传统民俗照片,没拍就是文(shua)盲(liumang)……嗯,可见“文化产业”之深入人心。不过很可惜,我不是搞产业策划的,而靠谱的城市规划现在往往是旅游策划的天敌,我也不是什么旅游名博,我是旅游界中的恐怖分子。


  
  既然是旅游界的恐怖分子,我通常也会安安心心地向别人解释为什么“你YY得可美了的古镇实际看起来却是那个鸟样子”。“天下古镇一毬样”,仔细说来其实是标题党,但是也揭示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被我们大老板称为“美丽精致的欧洲古镇”的格拉茨,是奥地利的第二大城市……那么首先就得来说说,什么是镇。有了“是不是”这个定义,才能继续来检视这个镇古不古,毬不毬,对吧。
  
  镇,在汉地十八省里(这回就没法包括关外了,待会再说为什么),是CBD的最低一级形态——对的,CBD,商贸中心。再往下的村,就不具备完整的商业和产业链了。(是的,村口的小卖部不算。)具体可以用吉安府下面的两个“著名古镇”做对比——渼陂和钓源。渼陂位于文陂乡中心,与乡中心的那个村连着(所以我连检票口都没看见就在村里兜了一圈#城市规划师教你如何逃票#),有一条商业街,古代有当铺、茶馆(还有啥忘了,总之就是“有条街全是门板”),每年二月二还有传统的游街活动;钓源是村,没有商业街,村里有欧阳修家的祠堂,村口一条街连到大路上,大约10公里外才是镇中心所在地,每天早晚各一班汽车通到村口,中午想出村就要走上7公里走到大路上招手拦长途车。去渼陂之后不要骂钓源荒凉偏僻,去钓源了也不要沉湎于“全都是古建筑”而后反过来骂渼陂“拆得差不多了”,行政级别不一样,生活需要的社区形态也不一样。

  


天下古镇一毬样? 大理古城 钓源 文华楼



  
  渼陂二月二,古商业街上的传统游行活动。
  


天下古镇一毬样? 大理古城 钓源 文华楼



  
  钓源,典型的“活化石”村。汉族南方的古村比较适合看祠堂,祠堂和水池是典型的公共空间。
  
  而后要补充一个在沿海比较常见的另一种“古镇”——卫,比如上海的金山卫、汕头的达濠卫、深圳的大鹏所城、恒春的琅峤卫(就是恒春古城)等。贵州各种屯堡也算。卫不是村镇县任何一个级别的,撑死了跟镇有点关系,现在也被当“古城”、“古镇”卖,不过我还没瞅着号称“千年”的哈哈哈……其实四舍五入了也够千年呢,你看那些明朝古城楼那么不要脸……卫,也基本与那些“千年古城楼”年纪差不多大,一般稍微年轻些,因为……得先有倭寇才能有“沿海部队大院”不是,得先有明朝余党才有“沿海八旗大院”不是?将卫卖成“古镇”也不算没有道理,看看现在部队大院或者学校大院门口的黑料摊(嗯,同济门口是联合广场,商业地产)就明白了吧,“镇是最低级别的商贸中心”,你懂的。屯堡的卖点稍微有些特殊,卖的是“活化石”,你懂的。当我看到网上中二小姑娘YY“汉族的衣服本来该是一层层的(对哒她说的是十二单),都是胡人毁了……”的时候,我真的有放她张天龙屯堡照片的恶意哈!
  


天下古镇一毬样? 大理古城 钓源 文华楼



  
  达濠古城因为有城墙而被称为城,实际上是军区,里面是满城,外面是汉城(其实是镇),为驻军提供配套服务。但是驻800个人能有啥服务捏……
  


天下古镇一毬样? 大理古城 钓源 文华楼



  
  没拍天龙,但是拍过镇远。都“镇远”了,你懂的。
  
  说完了“是不是”的问题,下一个就是“古不古”了,比如商榻号称古,1935年才有的建制……旁边的金泽倒是妥妥的古镇,罢特南宋的镇,到了红朝依然是镇(据说元朝极盛,盛没盛成县需要查,网上完全没记载)……这TMD也太没出息了吧……“毬不毬”?对于我来说,强卖乡愁就是毬,没什么好说的。


  
  然后再来说上一级的商贸中心——县。县城是汉地最低级别的城市,不过在日耳曼人的地盘,这就是城市了,再往上……就是省/州了;而在法国意大利这种地方,人家的省是汉地的地级市,往上的区才是这边的省。——古代关外没研究过,欢迎补充。
  
  既然县也能被屈尊当古镇卖,算一算,如果把欧洲作为一个国家,奥地利是一个省,那么格拉茨……尼玛还是地级市……地级市那个级别能当古镇卖的,只有直隶厅,比如花垣(永绥直隶厅)、凤凰(散厅改直隶厅)。到了直隶州和府这个级别,都是现在“还健在”的地级市,基本没人敢动土。比如以围龙屋著名的梅州,原先叫嘉应州,曾经当过几年府,后来又“打回原形”,貌似没人敢说梅县是“古镇”的……嗯,当然,城里也被拆得差不多了,去年还被点名批评。要说例外也有,上海的松江,大理的大理,等。出现这样的例外通常是因为府治迁了,原来的府城就变成了“古镇”,松江貌似在全国属于被以前的县城黑得最惨的。还有种恶心的,参考茂名和高州,是的,高州市原先叫茂名县,从茂名县改称高州市(中间还有个波折)是因为茂名市原先叫高州府,MD比大理还变态……
  
  县、厅、州、府都能被卖成了古镇,我们也得先问句“能好怎”:能玩吗?好玩吗?怎么玩?如果让我来回答,一定是“能玩,不好玩,除了逛街不知道怎么玩”——都说了不是,学城规的是旅游界中的恐怖分子。不过这个当头棒喝还是有些太中二了,刚才说真正的“古镇”的时候我可没说“就一条商业街多无聊啊,江南顶多多条水路”。是这样的,真正的镇,CBD往往不是D而是S,Street,江南河道多的地方经常有水陆两层交通网格,商业街和主水道平行(随便找什么甪直千灯木渎就能看到)。县呢,多条商业街,垂直的,城墙画个圈圈,开4个门,齐活;若是叼爆了的县,就多开几条贯通的大街,多开几个门,比如慈溪、上海(老西门、小南门这样的地铁站名字,你懂的)。但吊诡的是,叼爆了的县城不是都住满了的,比如慈溪开了那么多城门,城里面还有农田……这就要说到中国古代“城”的作用了,大家自己看书脑补吧。另外去年闲得看上海的卫星图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嘉定县城是圆的而南汇(惠南那个,不是新场)是方的???问到一同济的博士后也只得到了推测性的回答:南汇建城晚,“明朝千年古镇”的建制是方的,而嘉定建城早,1217年设县,是宋制(嗯你看连个首都都建得歪瓜裂枣的),实惠,虽然被我祖先清过场,但是博士后认为重建还是比另选址建方的性价比高,所以就还建了圆的。当然现在嘉定没城墙了,只剩下一圈护城河。南汇貌似也没了,剩下新场还在那里“明朝千年古镇”。个人认为这个牛吹得有点大。巍山是个坝子,没有9级地震貌似不会变形,罢特新场?!一千年前那里还是滩涂吧???

  
  所以,一个镇好不好玩,取决于它的格局、建筑;一个县好不好玩,取决于……商业街上卖的东西是不是每个县都一样……好吧虽然这样说很俗,但是不得不承认纪念品也是旅游休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县城都买到一样的东西,一路的记忆也就是千城一面了。然后问题就来了,变态如成都府,辖13县3散州,你真的指望这16个县州能不一样???
  
  ——还真能!虽然成都、华阳、双流、温江、新繁、金堂、新都、郫县、灌县、彭县、崇宁、新津、什邡、崇庆、简州、汉州(哎呦累死我了终于数全了,还是清制)都是一个府底下的,但是林子大了,也就什么鸟都有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灌县管“灌”,郫县出豆瓣,双流出野兔,当年物流没现在快,反季节蔬菜也是给壕的,又要保鲜,又要当季,每个县的禀赋还不一样,虽然建制都一样,也足够撑起多样化来了。相比之下,不建议去寻找差异性的地方是河南河北没山又不靠大运河的地方。中部平原自古以来就缺水,缺水缺到了宋朝(额,辽?金?唉呢喂就是那会,及以后)就显示出物流的短板了。当时陆路运输的成本数十倍高于水运,成都府那是有水才任性哒,没水的话运途更短,自给自足才是性价比最高的事情,那么可以想象一下每个县都自给自足,从宏观上看起来……是多么的无聊啊,比如邯郸(大名府)的10个县(我数不来)……总结下来就是,物流途径要足够长,在一个府之内的各个县不能自给自足,需要足够的商贸撑起来,最好府城还能有点初级金融业(票号就行),“古镇”才能保证不无聊,至少能保证吃得不无聊。

  


天下古镇一毬样? 大理古城 钓源 文华楼



  
  文华楼。北门到洋人街是一段,洋人街到文华楼是一段,再到南门是一段,三段距离差不多,所以说大理从理性角度在文华楼东西面的城墙上再开两个门尺度就合适了。


  
  最后回到大理古城,终极版“古镇”,拿正经的府城来屈尊。南北长,总共却只有4个城门,但是从尺度上说东西墙还可以再开两个城门。做府吧,有点小,做县吧,又有点屌。不过反正不是汉地,没法拿同一个尺度衡量。这种府要想被当成古镇来卖,最要紧的一定是要在文化交界地带,有了“异域风情”才行。不过我还真没想出来怎么卖昭通府……所以就牵扯到第二要紧的事了——还要是文化中心。要想当文化中心,就必须得是“古都”。——怎么跟第一条有了鸡和蛋的关系的赶脚???
  
  “异域风情”容易,是个直隶厅都有,因为直隶厅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州,不一样的地方是直隶厅是政府驻扎军队管少数民族的,自治州是“自治”的。但是古都就不容易了,想要定都,首先得有地吧。河谷、坝子,都是好地点,如果要拿云南来说,有3个坝子比较好:洱海坝子、滇池坝子、版纳。其中洱海坝子是四面向内的,周边的坝子里面鹤庆方便跨江,并且周边的坝子大,整,方便人口向洱海周边集中;昆明那边是滇池和曲靖两个大坝子,剩下的坝子都小,但是四周的山都比较平缓。各北方民族从昭通或者攀枝花一路进来,很容易扩散,其实滇东的腹地反而比滇西大。所以自从唐朝昆明落入中央政府的手中(为了在南诏和吐蕃之间插一杠子)之后,云南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便自然而然地从大理慢慢转移到了昆明。大理的好处是向西容易扩张,因为西边保山、德宏的坝子也都大。这就解决了为什么和顺古镇是汉人的镇子、盈江县的名字这么“汉族”了。相比之下的佤帮-西盟一带,缅甸才是平地,佤族是从南向北进的,近到西盟就被山挡了。而版纳那边的坝子,特点是向外“漏”的,也就是说傣族从泰国往北扩张很容易,扩张到最后连普洱最北都出现了“景谷”、“景东”这样欠揍的县名。所以为什么大理、丽江、版纳会最后成为旅游胜地,与各自的地缘又是最终联系了起来。


天下古镇一毬样? 大理古城 钓源 文华楼



  
  喜洲在苍山的脚下,有面积较大的冲积扇。双廊一侧没有冲积扇,山还陡,难以种田,早期以捕鱼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