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同他人5年“偷吃”学生伙食14万元,“馋嘴”退休司务长被判刑了

扬子晚报网4月16日讯(记者 张建波)作为学校食堂司务长,他利用职务便利,拉拢食堂仓管员打起了学校食堂资金的主意,至两人退休前的5年时间里,贪污学校食堂资金14万多元。最终,已退休的无锡市惠山区某中学食堂司务长刘某某、食堂仓管员周某某两人被判刑,非法所得被上缴国库。

纪检专项检查揪出退休司务长贪腐

“明示”配送公司“多开少送”,他要“吃食堂”

2019年4月,无锡市纪检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市惠山区某中学食堂工作人员刘某某和周某某涉嫌贪污学校经费,惠山区监察委第一时间进行立案调查,分别于2019年5月和7月对刘某某和周某某采取留置措施。2019年7月,该案被移送至惠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据查,现年61岁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和周某某在退休前分别担任惠山区某中学食堂司务长和食堂仓管员的职务,同属于事业编制。2013年2月,刘某某打起了食堂经费的主意,与食堂仓管员周某某商量利用职务便利,在采购食材时从中套现。“食堂管家”和“食材管家”相互监督的关系在利益面前变得“不值一提”,两人同流合污,把黑手伸向了食堂的经费。

“我们学校和一家食材配送公司合作了很多年,我就把配送食材的负责人找来,通过这个人来套出学校的经费。”刘某某供述,从2013年起,其向配送负责人翟某提出要求,在食材配送单上做手脚从而套现,而翟某将此事汇报给公司领导,为留住这个长期客户该公司答应了刘某某的要求,并关照公司出纳帮忙制单、开单、套现。

“学校每周会把要用的食材填好单子告诉我们,刘师傅会在单子每一项食材数量后再备注,比如‘白菜+50斤’、‘土豆+30斤’,‘鸡蛋+1箱’,但还是按照备注前的食材数量进行配送,而钱却是按备注后的来结。”

配送负责人翟某证实,刘某某通过“多开少送”的方式在白菜、包菜、番茄、土豆、鸡蛋等用量大、存放时间长的食材上“做文章”。而食堂仓管员周某某在接收配送的食材后仅仅是抽检一下品质,对缺斤少两的情况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从“月结”到“年结”

退休后获留用一直“偷吃”到案发

配送公司每2-3个月结算学校食堂费用,并通知刘某某领钱,每次2000-4000元不等。“钱除了分给管仓库的老周,请食堂员工吃吃饭,其余的都是我自己开支。“刘某某称,到了2015年上半年因为学校新领导来,所以就没有再套钱。

但他并未收手,但下半年依然如故。为了”规避风险“,刘某某不再对配送单进行备注,结算也改为一学期一结,配送公司“心领神会”。2018年,刘某某和周某办理退休后学校继续留用,二人贪污学校食堂经费直至案发。

案发后,刘某某和周某某被惠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因两人认罪态度良好,积极退赔所贪污的全部钱款,被检察院建议量刑并处罚金,可适用缓刑。最终,被告人刘某某犯贪污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被告人周某某犯贪污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同时,没收两人共计十四多万元非法所得,上缴国库。

“蚂蚁啃骨头”式贪腐难被发觉

学校监管不精准造成“漏洞”,学生用餐标准受影响

案件承办检察官称,该案存在两个特点:一是犯罪隐蔽性强,学校食堂司务长与仓管员串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过程被发现的几率,加上配送公司迎合,且每次“多开少送”的数量较少,如果没旁人察觉很难被发现,因此“蚂蚁啃骨头”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累计非法获利14万多元。

二是学校监管缺失,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校方对食堂资金使用情况没有做到精确监督,亦或是对学生的用餐实际情况缺乏重视,才为犯罪提供了可能。而学校食堂经费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学生本身,如何保证学生用餐标准,精准监管食堂经费使用是学校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