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孩子一躍而下,折射出整個教育的缺失,我們都是凶手

河北省邯鄲市一名9歲的兒童因為網課期間被老師點名批評,從15樓一躍而下,一朵還沒有盛開的鮮花就這樣凋零了,聞者無不傷心感慨,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如此的脆弱?

家人傷心欲絕,老師被千夫所指,輿論也一片譴責之聲。為什麼有些孩子會這樣的脆弱、敏感?其實我們都是兇手。

9歲孩子一躍而下,折射出整個教育的缺失,我們都是兇手


我們的社會教育已經嚴重缺失,社會輿論也並沒有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導向,只是一味的偏袒。現在未成年犯罪案件逐年上升,我們的社會教育在其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每當出現一起未成年犯罪案件,有些媒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孩子開脫,找出一大堆的理由和案例來說明孩子犯罪的因果關係。總之錯不在孩子,是社會錯了,家庭錯了,學校錯了,偏偏孩子是沒有錯的。長此以往,一些孩子就會為所欲為,甚至會喊出“我未成年,殺人不償命”的惡劣語言。而我們卻無能為力,有的孩子犯了大錯,也只是象徵性地去一趟派出所,然後被家長領回家。長此以往,他們就會有恃無恐,因為他們知道即使自己犯了再大的錯,我們也不會拿他們怎麼樣。

9歲孩子一躍而下,折射出整個教育的缺失,我們都是兇手


現在校園凌霸事件層出不窮,一旦出現影響較大、較壞的事件,媒體首先要問責學校是怎樣管理的,問題的關鍵是學校沒有權力處理的,只能口頭教育了事,但有用嗎?為什麼不能給這些犯了大錯的孩子應有的懲罰,《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是善良的孩子和弱者的,現在竟然成了他們的護身符,還有一些媒體不顧事實並且煞有介事地分析,成為這些小惡魔的幫兇。


9歲孩子一躍而下,折射出整個教育的缺失,我們都是兇手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群的熊家長。當孩子有小錯誤時,他們不是想著怎麼樣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讓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而是極力為孩子開脫,來掩飾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作為。一旦出了大事,不是正視自己本身的問題,而是立刻找藉口、找替罪羊,急切地洗刷自己身上的汙點,將髒水往別人身上潑。正是有這樣的家長,孩子才會在家庭教育的放縱下迷失,變得極度的自私、利己,最後成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最近個別留學生的不當言行引起許多人的憤慨,在他們身上一定會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之下,孩子自然會效仿。家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一個孩子身上就能看出一個家庭的教養。

9歲孩子一躍而下,折射出整個教育的缺失,我們都是兇手


學校教育同樣難辭其咎。一些從來沒有上過教學一線的所謂專家,到處販賣自己的教育理念。自由教育、快樂教育、讚賞教育走進了校園。這些理念本身沒有錯,但我們和西方國家的教育體系是不同的,一味地照搬就導致孩子在學校時不能說,不能碰,美其名曰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結果現在一些孩子的心變成了玻璃心,他們總會碰到挫折的,總會有人打破他們的玻璃心的,然後就會發生我們不想看見的後果。

老師已經被綁住了手腳,想要做一名負責的老師,就要做好負責的準備。有多少老師從開始的一腔熱血變成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們想做“佛系老師”嗎?當你在講臺前上課,學生可以在下面肆無忌憚地玩手機,甚至推杯換盞時,你知道老師的心裡的酸苦嗎?有人說老師不負責,可是有些負責的老師最後的結局讓人心寒啊!

9歲孩子一躍而下,折射出整個教育的缺失,我們都是兇手


孩子沒了,在生命面前一切的解釋都是蒼白的。這位孩子的老師一定是一位負責的老師,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在這之前把孩子移出聽課群第二天再拉回來一定與家長多次溝通過,最終釀成了苦果。最後的處理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學校、老師真誠地道歉,請求家長的諒解,再給一個嚴厲的處分,然後進行經濟賠償,當然這些都無法彌補家屬失去孩子的痛苦。

如果真的又是按這種慣例處理的話,老師又成了整個教育體系出現錯誤時的替罪羊。無論最後如何處理,這名老師再也無法在教學一線了,這會成為他一生的陰影,學校又少了一名負責的老師,然後又會出現一群“佛系老師”。

9歲孩子一躍而下,折射出整個教育的缺失,我們都是兇手


現在有很多人呼籲將懲戒權還給學校,還給老師,但在這種環境下,即使有了懲戒權誰敢用?如果長此以往下去,我們會培養出更多高分低能、敏感易碎的極度的利己主義者。

最後,願孩子在天堂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