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哀嚎的車企現狀:別指望新能源汽車來救命!別做夢了

汽車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被給予厚望的2019年卻步入低谷,正在經歷著一場殘酷的寒冬。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汽車製造巨頭日子都不好過。從頻頻爆出的美國汽車巨頭企業員工大罷工以及國內新興汽車製造業放長假,拖欠供應商貨款。銷售量持續低迷等消息,讓人對汽車行業前景感到惶惶不安

遍地哀嚎的車企現狀:別指望新能源汽車來救命!別做夢了

這幾年汽車行業在經過互聯網造車、新能源造車、新國標、、補貼減少、貿易關稅戰等一系列浪潮的下推動下,把汽車製造企業折騰的不輕。為了增加企業創新活力,資本市場瘋狂炒作加註互聯網造車。到目前為止,互聯網造車已經開始顯現頹勢。大部分都還停在PPT上。甚至出現了賈某跑路未歸的情況。

遍地哀嚎的車企現狀:別指望新能源汽車來救命!別做夢了

不甘心的汽車企業為了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風頭,紛紛推出電動汽車。雖然初衷雖好但是作為電動汽車的根本問題從來沒有得到過有效的解決。問題太多所以在市場上消費者根本不買賬。對於電動汽車的問題各大廠商均心知肚明。為了獲得更多的補貼,只是避而不談而已。

遍地哀嚎的車企現狀:別指望新能源汽車來救命!別做夢了

在純電動汽車引進的初期,很多人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入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電動汽車所帶來的問題實在太多了,最明顯的是純電動汽車的損耗,也就是電池的損耗。包括安全性以及後期維護成本都是一般人很難接受的。所以僅僅2019年第一季度純電動汽車召回數量十分恐怖達到12.3萬輛

遍地哀嚎的車企現狀:別指望新能源汽車來救命!別做夢了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減弱,浪潮退去海灘上誰在裸泳自然被暴露出來。加上新國標的實施造成大量舊國標車輛的庫存積壓,直接導致企業資金週轉困難。在已經趨於飽和的汽車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實屬不易。純電動汽車表面看起來熱火朝天,欣欣向榮,其實真實情況卻是被過度放大的泡沫。如果真想做好新能源汽車,就必須先靜下心來解決根本電池的問題。

遍地哀嚎的車企現狀:別指望新能源汽車來救命!別做夢了

縱觀這幾年的科技發展,電池技術的進步遠遠落後於市場的需求以及其他技術進步的速度。因為以目前的電池材料已經達到了瓶頸,要想真正改善電池性能就必須研發新的材料進行技術變革。至少在基本問題未解決的現在想要依靠新能源汽車來救命,希望渺茫,就像一個人帶者致命的病上崗,隨著都有倒下不起的風險。

遍地哀嚎的車企現狀:別指望新能源汽車來救命!別做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