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事業編制公告開始了!中公為您梳理考點


吉林市事業編制公告開始了!中公為您梳理考點

【導讀】

中公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公共基礎知識《春秋與戰國》,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民俗節日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也會有所佔比,時常會與一些相關的詩句進行考查,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重要的民俗節日。

節日原本是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的祭祀日或慶祝日。祭祀什麼和慶祝什麼則與這個民族或地區的產生與發展有關。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也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透過這些民間傳統節日,可以探索到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淵源,還可以感受到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面按時間順序扼要介紹我國幾個主要的傳統節日。

春節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的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據史書記載,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西漢時,每年一度的新年被定在暮春正月,但當時的新年並不是在正月一日,而是在“臘日”,即後來的臘八。古代時,農曆新年並不叫“春節”,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曆,才把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中國古代過年,總是與鬼神迷信相連的,而春節期間主要的事情是打鬼。從“臘八”吃“臘八粥”開始,宮廷與民間都要打鬼,臘月二十三則要祭拜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以求來年的衣食溫飽。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掃除汙穢,預防疾病。臘月三十日,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掛旗、蒸年糕、吃餃子、放鞭炮,除夕守歲,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如今,漫長的歷史歲月已使春節成為象徵中國人民團結、幸福、希望的傳統佳節。

元宵節

每年中國農曆正月十五都是中國人民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的得名,是因為它的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

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在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此外,元宵節也叫“上元”、“上元節”。

每逢元宵節,全國家家戶戶都要掛彩燈,放焰火;大街上掛滿了琳琅滿目的花燈,東北和新疆等寒冷地區,還要製作晶瑩剔透的冰燈。到了晚上,全家還要圍坐在一起,品嚐美味的元宵。

元宵習俗有賞花燈、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節

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蘇軾《寒食帖》中有“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的詩句。

清明節

在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要的節日就要數“清明節”了,時間在公曆的4月5日前後。它流行於中國的大部分地區。

主要節俗活動有禁火寒食、掃墓踏青、插柳帶花、盪鞦韆、蹴鞠(踢球)、放風箏、拔河、打馬球等。清明這一節氣正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掃墓等習俗,才形成節日。自西周(公元前1000左右)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掃墓或墓祭習俗。

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按中國古代曆法的解釋,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例題】(多選)下列古詩詞中含我國民間節令,其中節令相同的是( )。

A.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B.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C.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D.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答案】AC。解析:A項“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出自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元夕指農曆正月十五夜,也稱上元節。B項“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秋夕指秋天的夜晚。C項“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出自南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D項“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出自北宋王安石《元日》,“元日”是陰曆正月初一。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AC項都是指正月十五元宵節。故本題答案選A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