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15連漲 ,退休人員何去何從

我國養老金連續15年上調,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中國經濟長期處於中高速發展中,名列世界前茅。為了讓所有退休職工能分享到改革開放,經濟增長的碩果。國家也就規定,只要每年經濟保持增長,養老金也相應做出上調。

再者,國內的通脹水平前些年一直持續上漲,為了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的購買能力不減,所以國家也要每年給廣大退休職工上調工資。最後,過去我國實行的是雙軌制,也就是說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比企業退休人員拿的收入高,每次給企業退休加工資,主要是縮短事業單位退休職工與企業退休人員之間收入上的差距。

實際上,養老金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基本上每年都上漲10%,從2016年開始,養老金漲幅下降到6.5%左右,2017年進一步下降到5.5%左右,2018年下降到5%左右,2019年漲幅沒有繼續下降,而是與2018年持平了。所以2019年養老金漲幅並不是說今年從10%降至5%的,這是有一個過程的。

那為啥從2016年開始養老金漲幅開始下降了呢?一是國內經濟增速開始放緩了,由原來的高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過去經濟高速增長,退休職工的收入也同步提高,現在經濟結構轉型了,經濟增速放緩了,退休職工的收入增長也相應放緩了。同時,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領取養老金人數不斷增多,養老保險運營壓力也不斷增加。

養老金15連漲 ,退休人員何去何從

二是,從2015年國家決定終止雙軌制。從2016年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同步上漲養老金。而2019年是連續第四年同步安排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水平。三是,國內通脹壓力並不大。數據顯示,2月份,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如果養老金增長5%完全能夠跑贏近期通脹水平,並且還能相應提高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

儘管我國少數經濟欠發達地區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在著空轉的問題,社會養老金還存在一定的缺口,但是養老金維持上漲和足額髮放是沒有問題的。第一,中國經濟有所放緩,但是質量顯著提高,讓養老金增幅接近經濟增速應該沒什麼問題,預計我國養老金每年依然可以保持5%左右的增長。

養老金15連漲 ,退休人員何去何從

第二,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結餘超過4.7萬億,足額、按時發放養老金應該沒有問題。同時,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不斷完善,有望實現養老金全國統籌。第三,即使部分地區的養老金存在著一定的缺口,我們可以讓當地部分國資劃轉社保基金,以及地方財政對養老金髮放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

當然,在養老金連續第15年上調,廣大退休人員漲了養老金之時,也想提一下我們的看法;其一,要建立完善的養老金體系,就是退休職工領取的是基礎養老金,夠維持基本生活,其他的還有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這樣可以在原來國家提供基礎養老保障之外,可以給退休人員提供更高的收入的可能,讓其晚年生活得更加體面有質量。

其二,雖然我國養老金制度並軌了,但是企業退休人員工資每年加二三百,各媒體就要大肆宣傳,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收入卻每年增長六七百元以上。對此,我們認為,職工退休時的工資標準,按其貢獻大小,可以有差距,但是同樣退休之後,都不為社會作貢獻了,企事業職工退休職工收入增幅不應該拉得過開,應該拉近之間距離。其三,65歲以上的老人由於退休時間早,退休工資的基數較低,而且他們各項醫療支出也很大,在上調退休職工收入時,應該向這個群體多點傾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