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看,湖北会有什么大利好?


猜猜看,湖北会有什么大利好?


4月8日武汉解封、重启,这是中国抗疫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武汉恢复常态,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这个城,乃至整个省,该怎样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尽量挽回经济损失。

给利好、给支持,显然非常重要。3月2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也提出:

要加强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帮助湖北解决财政、融资、供应链等实际困难,支持湖北做好援企、稳岗、促就业、保民生等工作。

目前,减税降费、扶贫济弱的利好已经出台了一些。力度大的、标志性的估计会陆续降临。

我个人认为,中央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湖北省、武汉市支持。

第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2020年的转移支付应该以湖北、武汉为中心。

中国的财政制度是“四本账”,包括“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其中“国有资本收入”非常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社保基金自收自支,也可以忽略。

剩下的,只有“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了,前者主要是税收,后者主要是卖地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7%归中央财政,地方只能留下53%,所以地方政府都缺钱。

怎么办?一是靠卖地,靠“政府性基金预算”补贴,比如杭州、广州、苏州甚至北京、上海等很多城市都非常依赖这一块。另外,就是中央把“多拿走的钱”,根据地方需要返还回来,这就是“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可以发挥两大作用:第一,平衡各地财政,否则胡焕庸线以西和山海关外无法维持。第二,树立中央权威。

因为“转移支付”的存在,所以如果单单计算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你会发现大家都是“亏损”的。于是有人大惊小怪,说地方政府都是亏损的,都入不敷出。这其实是不懂中国的财政制度,让你不够花,让你向中央要钱,这是制度设定。

比如上海这块土地上每年产生2万亿的财政总收入(加上卖地),但上海只花1万亿,上交给中央财政大约1万亿,从转移支付上看上海每年花了中央给补贴的六七百亿。

猜猜看,湖北会有什么大利好?


上图来自财政部官网,是2019年转移支付的预算情况,注意,这并没有包含转移支付的全部资金,而只包含了绝大部分资金。

仔细看,你会发现2019年预算数往往比2018年实际数字低,这是因为中央保留了1.14万亿的资金没有在预算中分配,这是为了救急的,应付未知因素。

四川是获得“转移支付”最多的省份,每年的4600亿到4700亿元左右,其次是河南,也超过了4000亿元。至于湖南、云南、湖北、安徽、黑龙江、河北位于第二梯队,都在3000多亿。

四川之所以常年维持第一,一是人口众多,二是汶川地震,三是西部开发。

四大直辖市和五大计划单列市,都直接从中央获得转移支付,北京获得最多,因为它要履行首都功能。至于这9个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则从各省获得转移支付,比如广州就从广东省获得转移支付,广州基本上不跟中央财政发生关系。

所以针对湖北、武汉的第一个利好,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让湖北省拿到更多的钱,武汉也能分到更多的钱。或许在2020年,湖北省在转移支付上能跃居第一。

第二,希望武汉的长江新区能尽快升格为国家级新区。

目前全国有19个国家级新区,但湖北尚未有一个。去年,有人大代表曾建议把武汉的长江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

猜猜看,湖北会有什么大利好?

上图是截至2016年6月的国家级新区,后来又批复了雄安新区。


国家发改委答复说,目前新区的政策是巩固提高,暂时不批准新的国家级新区。“待条件成熟时,再统筹研究设立新的国家级新区事宜,并按程序上报”。

同样申报新区受阻的,还有杭州。发改委的回答是:目前政策是一个省只能有一个国家级新区,浙江省已经有了舟山群岛新区。

但如果你翻开地图会发现,19个国家级新区有8个在东部,2个在中部,6个在西部,3个在东北。很显然,中部的新区太少了。而目前批准的19个新区里,有部分新区没有什么知名度,也没有发挥什么大的作用。

以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长江新区如果升格,一定可以发挥带动全省、带动中部的作用。

目前身为“国家中心城市”但没有“国家级新区”的城市,只有武汉和郑州。北京貌似没有,但通州副中心位列“千年大计”,地位高于大多数新区。

杭州就更郁闷,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没有国家级新区。南京虽然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但有江北新区这个国家级新区。深圳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定位直接升格为世界标杆城市,拥有一个中央高度重视的前海新区在手,还将建设一个承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功能的海洋新城。

第三,支持湖北发行更多的地方债。

猜猜看,湖北会有什么大利好?


上图里有各省截至3月末地方债发行情况。可以看出,广东一马当先。而湖北因为疫情耽误了地方债发行,还没有广西和江西多。接下来,相信湖北的地方债发行规模会有较快的跃升。

第四,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也应该向湖北倾斜。

疫情以来,央行投放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达到1.8万亿,这些都是“廉价的钱”,对于稳增长、保就业意义重大。

第五,抗疫的特别国债即将发行,坊间预测规模或许在2到4万亿之间,其中相当的比例相信会支持湖北、武汉。

最后谈谈湖北的不动产价值。我的看法是:疫情只会产生短期影响,中长期影响很小。除了个别二手盘因为确诊病例多、或者有较多死亡案例,或许会影响价格。新盘基本上没有问题。

湖北最有价值的城市当然是武汉,武汉在湖北一城独大,没有竞争对手。所以如果在湖北投资买房,只能选武汉。武汉供应量不算小,尽量选成熟片区或者政府高度重视的新区。

正如成都在地震之后反而受益一样,武汉也会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