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如何讓孩子不愛學習?

中國家長最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讓孩子學習好?

(鄭委老師:家長們都在想“如何讓孩子愛學習”這個問題的時候,倒不如好好思考思考“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這個問題的答案,前面的問題可能會引導父母更加尋求方法去傷害孩子,後面的問題會引導父母找到真相去愛和幫助孩子。)

人人都知道學習好的前提是愛學習,所以最需要研究的問題是如何讓孩子愛學習。

可是,愛學習本是孩子的天性。正如我們養育孩子時,從一個柔弱不能抬頭的嬰兒,然後“三翻六坐七八爬”,誰見過懶惰不肯學走路的寶寶?學齡前兒童,哪一個孩子不具備“十萬個為什麼”的求學精神?孩子愛學習不是成人培養出來的,不愛學習才是成人培養出來的。所以常見的現象是孩子越大越不愛學習,家長越努力培養孩子越不愛學習。

今天這篇小文,就積我三十年教育工作之見識和近兩年對家庭教育的學習,來總結無數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們不愛學習的經驗,供愛子心切的家長們借鑑與參考。

此培養方式可總結為三大塊:(一)打擊法;(二)期待法;(三)包辦法。

(一)打擊法

此法適用於對孩子嚴格要求的父母,在具體操作上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零敲碎打法,即在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中,找出所有行為上的毛病,一一指出。比如“這個字寫得真難看”、“這次考試又比上次差”、“你總是寫錯別字”,諸如此類。總之就是不斷讓孩子感受自己行為上的錯、錯、錯,達到讓孩子失去自信的目的。(鄭委老師:很多父母都會認為”指出孩子的問題,並要求孩子改正,孩子就進步了“,我把這樣的邏輯稱為變態邏輯,指出孩子的問題孩子自己接收到的是”否定,不認同“的感覺和信息,這樣的感覺和信息讓孩子遠離愛。真正的規律是,當孩子被信任,被欣賞,被悅納的時候,他才感受到父母的愛,才願意和父母一起面對問題並努力去解決問題。)

第二種方式是整體打擊法。兒童對自我的認識是依賴於成人的評價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給他們貼標籤的方式實施一次性整體打擊法。最常用的比如 “你腦子進水了?豬一樣”、“你就是學不好數學的”、“我看你就是不行的”、“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娃?”、“你跟某某某就是沒法比”等等。總之就是不斷讓孩子確認自己秉性天賦的差、差、差,摧毀他的自尊,挫敗他的自信。

打擊法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孩子很快放棄努力,因為反正我是不行的。(鄭委老師:想讓孩子學習好,最基本的點是保護好孩子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大家想一想,自信心和上進心都有的孩子學習會差嗎?大家再想一想,總是關注孩子的學習,孩子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會不會受到影響呢?教育不能本末倒置。陳笑所說整體打擊法其實是在摧殘孩子的自信和上進。)

提示:以上兩種打擊法,如果在外人甚至眾人面前使用,則效果以平方計。

(二)期待法

此法適用於一部分認為自己的人生“很成功”或“不成功”的父母。比如“我跟你媽都是名牌大學畢業,你怎麼也得考個一本”;或者“媽一輩子沒能上大學,你要為媽爭口氣”;“爸爸童年多想學鋼琴可惜沒條件,你現在可要珍惜機會”;“隔壁阿二總是考前十,你無論如何不能落在他之後”。父母的期待成為孩子的壓力,壓力可以轉變為動力,這樣的孩子會很努力。

孩子努力的結果有兩種:一是沒有達成期待。此時,失望的父母多數自然會轉用上述第一種“打擊法”。少數修養好的不使用打擊法,但失望傷心無法掩飾,孩子會因此內疚。內疚也會產生動力,孩子可能因此加倍努力,廢寢忘食也要達成父母的期待。但一旦完成這個期待之後,孩子會怎樣呢?我認識一個按父母的願望一直完成了醫學院碩士學業的學生,將畢業證鄭重地交給父母后揚長而去,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網店賣她心愛的藝術品。

孩子努力的第二個結果是達成了父母的期待。此時的父母多數會想“你可以飛得更高”,從而產生更高的期待,卻沒有考慮彈簧超越限度的後果。我大學的一個同學,是獨生女,在父母的精心陪伴下,從幼兒園一直優秀到大學,她不僅成績好,還是校藝術團主演、校運動隊健將、校學生會幹部。大三時當選全校十大模範生,大紅榜貼在校園最顯眼處,人人贊她前途無量。傳聞學校領導已經內定她留校任教了。可當父母告之表哥考上研究生出國留學後她又開始新的奮鬥,八十年代要出國留學是非常難的,依我觀察其實她天分一般,只是努力過人,因為時間緊,她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大四時突然精神失常,治癒後因藥物副作用變得肥胖且遲鈍,畢業後分配到一所普通中學,最終跳樓而亡。(鄭委老師:我常說一句話”不要關注孩子飛得高不高,一定要關注孩子飛得累不累“,如果父母明白了這個道理,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會越飛越高,即使遇到暴風雨,孩子也會用智慧和勇氣去面對挑戰。關注孩子飛得高不高是慾望,關注孩子飛得累不累是愛。愛產生由內而外的力量而充滿勇氣,慾望產生由外而內的努力而充滿壓力,勇氣讓人越來越有自信和價值,努力讓人越來越心急和焦慮,用外在的成功來掩蓋自己內心的陰霾。)

八十年代開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後,更多的孩子承擔了父母全部的期待,近十幾年,中國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直線上升,出問題最多最嚴重的都是曾經學業優秀的孩子,為什麼最後他們心理崩潰、自暴自棄或者與父母嚴重敵對?我國目前至少有上百萬拒絕上學的青少年,他們不僅厭學,也厭社交,厭運動,整日呆在家中,沉溺於電腦遊戲不能自拔,生命力呈現極低的狀態。他們就是“期待法”培養出來的孩子。(鄭委老師:孩子是因你而來的,不是為你而來的,他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他生來就肩負有自己的社會使命,他是屬於全社會的。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的父母,不會把孩子當實現父母期待的工具,而是把生命的權利交給孩子,從而孩子產生了責任,開啟了他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我很認同鄭委老師的“小黑人”理論。即,一個充滿期待的父母,愛的並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自己心目中創造出來的一個小黑人,他時時拿這個小黑人來跟自己的孩子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提升。大家都知道孩子們最害怕的一個動物叫做“別人家的孩子”。可是,這個“小黑人”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怕,因為,“別人家孩子”的優秀還是有限的,這個“小黑人”的優秀卻是無限的。孩子天生能讀心,他們很清楚地知道父母愛的不是自己。父母只不過要通過自己達成他們的人生理想,塑造他們心中的小黑孩子,但那不是我!即使有些孩子心理強大,經過努力終於達成了父母的理想,但他們卻喪失了自己的存在感,因此,他們的潛意識裡是充滿憤怒的。這種孩子離開父母之後,可能再也不會主動學習。看看當前大學校園裡大量的終年閒玩的學生就能明白原因。

誰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別人的理想呢?因此期待法達到的最好效果是讓孩子喪失對學習的熱情與主動。穿插一個用期待法泯滅熱情的小故事吧:(鄭委老師: 誰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別人的理想呢? 誰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別人的理想呢? 誰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別人的理想呢?重要的話說三遍!父母想一想,當孩子成為完成父母理想的工具時,他怎麼可能還有生命的內在動力呢?沒有了生命的內在動力,怎麼可能去熱愛學習,熱愛工作,熱愛生活呢?)

一群淘氣的孩子喜歡在放學後路過一名心理學教授的住宅時比賽向他的花園水池扔石子,教授夫人屢禁不止。這天,教授找來孩子們,給他們每人一塊錢,說:我很喜歡你們扔石子的聲音,以後請每天來,而且我每天都會付錢給你們。過了兩天,教授對孩子們說,今天起只能付五毛錢了,但希望你們堅持來扔石子。然而,孩子們不再來了。

(二)包辦法

此法適用於有愛、有錢、有閒的父母,特別是全職媽媽。具體操作方法多樣,共同特點是儘可能包辦代替。比如指導寫作業;為孩子整理書包;孩子忘記帶課本,媽媽打的士送到學校;請家教、報補習、選專業,一切由父母代勞。至於生活上,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孩子你只要安心學習,別的一切都不要管”;在學校跟小朋友有點小糾紛,爸媽出面解決,諸如此類。

包辦法有三大效果:

第一:剝奪孩子的成就感。孩子完全明白“軍功章裡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甚至一大半”,沒有成就感的孩子難以自信。

第二:剝奪孩子的失敗體驗。沒有失敗就沒有能力提升的機會。許多在小學成績很好的孩子,上了中學後就一落千丈,因為父母幫助學業的能力有限了。而孩子獨立應對學習與生活的能力卻沒有養成。這類父母有些通過請家教來延續自己的包辦,但隨著學歷增高,家教也不能解決問題了,我有許多學生,在父母高水平的包辦下,能進入國外的大學,可是,卻沒有辦法畢業。(鄭委老師:有體驗才會有經驗,有經驗才會有智慧,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失敗體驗,因為所有的成功體驗都是基於失敗體驗的,這就是俗語所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父母“怕”,怕孩子失敗,怕孩子不優秀,怕孩子不能獨立,這個“怕”是包辦孩子的罪魁禍首,父母內心為什麼會“怕”——其實不是愛孩子,是自己沒有安全感,他們想通過孩子努力的結果來滿足自己內心不再恐懼和擁有安全感的心理需求。父母所有為孩子做的,表面是為了孩子,實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父母是自私的,自私的怎麼會是愛呢?)

第三:培養依賴感,喪失獨立性。父母包辦過多,孩子無需對自己負責,當然今後也沒有辦法對家庭、對社會負責。分析任何一個啃老族的童年,都能找到一個包辦的父母。然而獨立自主本是人類的天性,任何孩子在學習爬和走的時候,都是在努力地離開父母,尋求獨立。被包辦的孩子,因為被剝奪這個天性,外在依賴父母的同時,內在卻又產生對父母的怨恨。無數父母不能理解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對孩子付出那麼多,孩子卻不感恩?這好象我們期待關在籠中的鳥兒感恩我們為它們餵食一樣。

以上三種方式,任何一種,都足以讓孩子喪失學習的積極性。何況二者並用。比如期待加上打擊;打擊加上包辦,效果更是以N次方來計的。

文章寫到這裡,基本已經完成,想借鑑的父母足以找到培養孩子不愛學習的方法。但我卻想更深一點讓父母們看到,為何我們喜歡使用這些方法?或者即使頭腦層面知道這樣不好,可我還是無法控制自己。我嘗試用林文采老師教給我的心理學知識簡單分析其中緣由。

(一)愛打擊的父母

這類父母或老師的共同點是特別能發現別人的缺點,特別擅長批判指責。這是因為,他們曾經是那個被指責被批判的孩子。由於童年被父母貼了負面標籤,他們對自我是否定的。等到他們成年,無論人生是否成功,內在標籤並沒有揭除。他們缺乏欣賞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一如鄭委老師說的,心裡裝著珍珠的人,有珍珠眼,看到的都是珍珠;心裡裝滿垃圾的人,有垃圾眼,看到的都是垃圾,你是珍珠眼還是垃圾眼,決定於你童年被父母認定為珍珠還是垃圾。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投射,人們對自己的不滿意會投射到他人身上,最安全的投射對象當然是孩子。父母不僅將自己的負面標籤轉貼給孩子,也將自己童年被批判指責時積累的不良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因此,家長如不能開始自我修復,改變成長,則一代又一代,不良的家庭模式就這樣傳承下去。無數飽受家暴痛苦的孩子長大後還會暴打自己的孩子,原因就是如此。(鄭委老師:一個人只有真正的化解了和父母的關係他的人生才會真正的走向成熟,作為父母,你要思考,你和你的父母的關係是不是溫暖,信任,親密的?如果不是,那麼你和你的孩子的關係可能做不到溫暖,信任和親密。我們要不要回過頭來,去看看你漸漸老去的父母,走進他們,感受我們和他們的關係,然後通過自我修行和改變,先去化解了這段關係,讓自己和自己的父母親密溫暖起來,我相信你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問題會由此迎刃而解。)

(二)高期待的父母

 

此類父母的共同點是自我價值感低。先要補充說明一點:價值感的高低與事業是否成功無關聯。許多事業成功人士,恰恰是因為內在價值感很低,拼命努力取得事業成功來填補內在價值感的不足。這類人雖然成功卻不自信。當然,價值感高的人也可能事業成功,二者最重要的區別是前者輸不起,因為一輸就更加證明了自己價值感低,因此這類人特別愛計較。這一類的父母將填補自己低價值感的需求轉移到孩子身上,要通過孩子的成功來證明自己的成功,而這個“成功”沒有上限,要通過“比較”來完成,譬如孩子回家說“今天老師給我頒獎了”。父母要問“全班多少人拿獎啊?”假如孩子回答的是“全班大部分人都拿獎了”。這一類父母就會說“那你有啥好高興的?”當代中國最出名也最惡毒的一句教育口號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有認同這句話的父母都可歸入此類。(鄭委老師:在中國,上進不自信的人很多,這樣的人看似每天特別努力,其實他們的努力是在掩蓋內心的脆弱,他們的努力是活在別人的眼光和評價裡,他們不敢彰顯自我意志,他們其實沒有真正的活出自我。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孩子面前的你是最真實的你!)

父母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美好人生,提升自己的價值感,而不是轉移任務到孩子身上,著實需要一番努力學習才行。

(三)愛包辦的父母

這類父母的核心問題是自身安全感的不足,有許多害怕。他們把自己的害怕轉為對孩子的擔心,將“我需要保護”變為“你需要保護”。不敢放手讓孩子嘗試,不敢讓孩子失敗。但究其根本是害怕自己的失敗。比如十幾歲了還要與父母同床的孩子,父母去請教心理醫生,醫生一定會告訴父母:不是孩子離不開你,是你離不開孩子,孩子通過變得懦弱來滿足你的需求。

孩子對父母的愛與忠誠是無與倫比的,因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師,相信孩子行,孩子一定行;不相信他,他一定不行。

在生活貧困和兒女眾多的時代,即使父母不想放手,精力有限也只好放手。而到了獨生子女時代,父母有時間精力包辦了,還加上爺爺奶奶司機保姆,因此,我們看到,越是家境富裕生活優越的家庭越容易造就無責任感無感恩心的孩子。

我的老師、馬來西亞最著名的家庭治療師林文采告訴我:安全感是信任,而最大的安全感是信任自己,不管明天發生什麼,我都有能力面對。包辦型父母究其根本是不信任自己,然後將這個不信任投射到孩子身上。(鄭委老師:西方文化講“愛”,大家會發現,中國的文化核心沒有“愛”字,愛的文化是舶來品,中國文化中,“信”是核心文化之一,其實信是愛的外在表現形式,愛是信的內在力量,當我們的父母不能正確的愛我們的時候,我們就缺少了“信”——對自己不自信,對別人不信任,對事情沒有信念,因而我們不快樂,我們人際關係不好,我們做事情總是不能如願。中國人普遍上進不自信,西方人普遍自信不上進,這是文化帶給我們的特點,沒有好壞,中國人“信”的能力提高了,中國人就強大了,無數中國人信的能力強大了,中華民族就再次復興了。我們正走在這條越來越美好的路上。作為父母,你的“信”的能力怎麼樣呢?)

當代中國是一個安全感不足的國家。無論地位高低、窮人富人,對於未來都有一份不確定的困惑。家庭倫理也呈下降趨勢。於是乎,無數父母將他們的不安全感轉到孩子身上。如要解放孩子,首先父母要自我解放,至於如何解放,當另擬文章。

林文采老師引導我看到一個嚴重的實象:全社會的不良情緒、壓力,通過上級轉嫁下級,丈夫轉嫁妻子(或妻子轉嫁丈夫),最後全部轉嫁到孩子們身上。可憐小小年紀的孩子,如此重負之下,天性被打壓,天真被泯滅,何怪之有?

先賢孟子早就告誡我們,欲行大事,“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教育孩子,更要認請這一點,生命如一粒種子,有其自身成長的動力和規律。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教育,更需要做減法而不是加法。

注:本人先後師從北京鄭委老師、馬來西亞林文采老師學習家庭教育兩年,文中所述諸多觀念出自他們的理論體系,特此聲明並表示感謝! (文:陳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