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试验区“无中生油”三年有成

3月26日,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周年前夕,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国家战略,舟山实践。围绕油气全产业链,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浙江舟山不断深入推进。

浙江自贸试验区“无中生油”三年有成

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投资项目,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目规划之初,就高起点谋划,确立了“国际、绿色、民营、万亿、旗舰”要求,是我国打破日韩等石化强国对芳烃、乙烯等重要石化原料垄断的标志性工程,被认为是中国石化产业迈入国际一流行列的扛鼎之作。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调研期间,对在舟山市鱼山岛规划布局建设民营绿色石化基地,给予高度肯定和支持,指出该项目是今后我国在石化产业领域与国际同行业开展竞争的重要项目,一定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建设生产技术工艺在国际上领先的炼化一体化的绿色石化园区。

浙江自贸试验区“无中生油”三年有成

备受关注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建得怎么样了?4月9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现场察看鱼山岛建设进度。现场,3万余名工人干得热火朝天,基地一期顺利建成投产,二期建设正加速推进,世界石化城正在迅速崛起。袁家军认为,一期建设完成,世界最大乙烯裂解装置正式投产,创造了舟山速度、浙江速度;二期建设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突出技术一流、安全一流、效益一流,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据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管委会副主任程致高介绍,二期项目预计2021年投产,届时能形成4000万吨/年炼油能力。

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是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另一个代表作,重点开拓保税原油、燃料油期现结合业务和燃料油混兑加工生产业务,后续将规划建设黄泽山至上海漕泾原油管道,构建长三角石化“大岛链”。黄泽山现有储油库容151万立方米,包含12座10万方、15座2万方和1座1万方汽油、柴油储罐,已建成1个30万吨级原油(燃料油)卸船泊位以及1个8万吨级原油、成品油及燃料油卸船泊位,自2月5日开港以来,共完成22船次的靠泊装卸作业,入库油品约34.6万吨。黄泽山远期规划将建设30万吨级及以上油品接卸泊位2个,12万吨级及以下油品泊位若干,布局油品储量约1450万方。

浙江自贸试验区“无中生油”三年有成

浙江自贸试验区“无中生油”三年有成

在30万吨级泊位码头,浙石油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副总经理柴铁骑介绍,该码头设计油品年通过能力1800万吨,正等待口岸开放和保税资质审批,目前已吸引了大量国外客户前来洽谈,预计5月初可投入使用,为稳外贸增添新动力。

围绕油气全产业链,轮船维修为代表的国际海事服务也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一大特色。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只见3座干船坞、7座码头泊位都在满负荷运转。3号船坞旁的脱硫塔预制场地,正在预制的脱硫塔有10多台。“得益于浙江自贸试验区船用燃油加注业务的开展和全球限硫新规生效,去年公司船舶修理改装收入13.9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预计增加87%。”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华介绍说。

浙江自贸试验区“无中生油”三年有成

三年来,按照建设成为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的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浙江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油气全产业链建设上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89项改革试点任务100%实施完成,形成首创性、特色化、差异化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11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4项,走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无中生油”的浙江自贸试验区加速接轨全球,沙特阿美、BP、嘉能可、托克等油气巨头纷至沓来,累计集聚油气企业5727家,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油气等大宗商品贸易交易额累计突破10000亿元;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突破400万吨,年均增长61%,跃升为全国第一、全球第八大加油港;发挥浙江民营经济大省的优势,国内首个民营企业主导的“投资规模最大、炼化能力最强”的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形成2000万吨/年炼化能力,有效提升芳烃等高端化工品自给率;一大批油气储罐、管道建成投用,油气储存规模达到2790万吨(3100万方),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跨境人民币结算从无到有,累计突破1700亿元,惠及800余家企业,业务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

不产一滴油的浙江自贸试验区在世界油气行业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祝之君 焦惠芬)

浙江自贸试验区“无中生油”三年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