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之美术(二)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之美术(二)

一、单项选择题

1.秀骨清像是形容南朝画家( )的绘画风格。

A.曹不兴 B.顾恺之 C.陆探微 D.张僧繇

【答案】C。解析:人物画成就卓越,师法顾恺之,人称“顾陆”,同属于“笔迹周密”的密体。他创造了一种以容貌瘦削为特征的人物形象,被称之为“秀骨清像”。

2.“莫把荆关论画法,文章胸次有江山”的提出者是( )。

A.唐寅 B.沈周 C.文征明 D.董其昌

【答案】B。解析:临摹在中国书画领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是学习古人、继承传统的重要手段,又是艺术创新和形成个人风格的必由之路。其中,明中期“吴门画派”沈周提出临摹不仅要学习古人的精华,而要注重传递自己的襟怀和感受。沈周在其弟子文征明一幅仿荆浩和关仝的画上题跋:“莫把荆关当画法,文章胸次有江山”。

3.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的雕刻者( )。

A.江小鹣 B.李金发 C.滑田友 D.王临乙

【答案】C。解析:8块浮雕的创作者分别是:1、《虎门销烟》画稿艾中信,雕刻曾祖韶,助手李祯祥;2、《太平天国》画稿李宗津,雕刻王丙召;3、《武昌起义》画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4、《五四运动》画稿冯法祀,雕刻滑田友;5、《五卅运动》画稿吴作人,雕刻王临乙;6、《八一南昌起义》画稿王式廓,雕刻萧传玖;7、《抗日战争》画稿辛莽,雕刻张松鹤;8、《胜利渡长江》画稿彦涵、雕刻刘开渠。

4.德国文艺复兴美术以( )成就最为突出。

A.油画 B.壁画 C.素描 D.版画

【答案】D。解析:德国文艺复兴美术应该说以版画成就最为突出,对整个欧洲的美术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早期名画家中,施恩告尔的铜版画居于领导潮流的地位。他的后继者,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则使铜版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5.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之一( )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

A.《画室》 B.《石工》

C.《奥尔南的葬礼》 D.《浴女》

【答案】C。解析:《奥尔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掘墓工、死者的亲朋好友、维持治安者、法官、公证人、教士、市长都得到入木三分的表现。虽然除个别人之外,他们都是例行公事,表示哀悼,无任何其他表情、动作,构图又基本上是在一条直线上安排这些着黑衣者,库尔贝却能把画面组织得引人入胜,而且对各个人物心理都有颇具匠心的考虑,把它们的奸诈、贪婪、虚伪毫不留情地揭示出来。源于生活的这种真实美既摧毁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想美,也摧毁了浪漫主义的夸张美,代表了个体主义的时代精神。

6.观赏迎客松后,头脑中重现迎客松形象是( )。

A.后象 B.表象 C.想象 D.联想

【答案】B。解析: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在脑中暂留的印象。由兴奋过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存在于各种感觉之中,在视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7.传统中国画技法有很多,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十八描”是古代画家为表现人物性格与衣着而总结中的线型

B.皴法即描绘山石形象的用笔方法

C.中国画的线条即是“画”出来的,又是“写”出来的

D.随类赋彩是对物体体量和色彩的总结

【答案】D。解析:随类赋彩是指彩色与所画的物象相似。

二、简答题

1.简述赵孟頫的绘画史地位。

【参考答案】

(1)赵孟頫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均有极高的修养,其重要成就在书画方面。他的绘画功力深厚,能融唐宋绘画之长而自成一家,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他是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一些知名画家与他都有师友关系,如高克恭、王蒙、黄公望。书法方面,赵孟頫兼善诸体,特别以行、草、小楷见长。他的行草结构紧凑匀称,用笔如行云流水,风神潇洒,形成温文尔雅又内寓刚劲的书法风格。在他的影响下,二王书风又成为书法发展的主流。

(2)赵孟頫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以为“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宋代院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用笔进一步引向绘画之中,加强绘画艺术的表现力。他在画上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又是最先在画上题诗,将诗书画合为一体的始创者。

2.简述西方艺术产生的主要动力源。

【参考答案】

(1)摄影的发明——这可以视为西方艺术转变的内部原因。因为摄影的发明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传统艺术古典——写实艺术的根基,从而使美术产生了自我意识;

(2)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这是西方艺术向现代转化的外部原因。因为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分工和对自我的重视,它孕育了整个社会的个人主义和创新意识;

(3)宗教的衰落——宗教情感在西方社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现代大工业的社会中人的情感日益现实化,由此造成人的现实理想与终极理想之间的矛盾,表现在艺术中就是其物质性的加强和精神性的失落;

(4)哲学的影响——从19世纪末开始,许多西方哲学家都极力提倡个人意识和精神的重要价值,反对以往的工具理性思想,使人们从深层上看到了社会转型的必然。当然,其动力源还不仅有这些,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方面,但这四点概括的是四个主要方面——艺术、社会、宗教和思想。这是从西方艺术和社会发展的总的过程来说的。

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答案】

(1)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3)多组织学生开展作品评价活动。

(4)通过鉴赏名家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

(5)适时的组织画展。

(6)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