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出市場大蕭條,苗阜卻趁機招人,是不是有點不太地道?

相聲演出市場大蕭條,苗阜卻趁機招人,是不是有點不太地道?

如今全國的演出市場真是一片蕭條,尤其是劇場演出,什麼時候能恢復演出依舊是遙遙無期。這對於相聲,話劇這樣的現場舞臺表演的藝術形式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因為你不演出就沒法掙錢,生存不下去。尤其是德雲社這樣的純粹的民間團體,沒有任何的外部支持,一連好幾個月不能演出,如今的郭德綱真是勒緊了褲腰帶,數著米粒下鍋了。

相聲演出市場大蕭條,苗阜卻趁機招人,是不是有點不太地道?

而青曲社的苗阜卻是春風得意,因為身為曲協的演員,已經開始了慰問演出,幾乎是相聲界唯一還能演出的團隊。4月16號,苗阜在微博上高調宣佈,現在相聲演出市場慘淡,青曲社為了防止曲藝人才流失,面向全社會招收曲藝人才。雖然苗阜說自己是為了防止曲藝人才流失,顯得自己非常的高尚,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苗阜這種做法是很不地道的。

相聲演出市場大蕭條,苗阜卻趁機招人,是不是有點不太地道?

因為德雲社這樣的大型團隊還能靠吃老底撐下去,不少沒有名氣的小劇場很多都撐不下去了,面對苗阜拋出來的橄欖枝,很可能有人支撐不住就去了。可是問題就在於,這樣的小劇場往往就靠一兩個知名演員支撐著,一旦這些演員走了就意味著關門大吉。苗阜這種做法未免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去年苗阜就從嘻哈包袱鋪挖走了兩名主力演員,就曾引起過爭議。

相聲演出市場大蕭條,苗阜卻趁機招人,是不是有點不太地道?

去年德雲社接連進了不少人,比如楊進明,劉春山,周培巖等等,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相聲界的人才,如今卻都轉投了德雲社的麾下,苗阜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如今苗阜終於迎來了時來運轉的好機會,迫不及待地想要來個抄底,從相聲界拉攏一些人才到自己的手底下。可是趁著人家不能演出來挖人,這種做法確實是有點說不過去,實在是有點不君子。

相聲演出市場大蕭條,苗阜卻趁機招人,是不是有點不太地道?

苗阜如果真的想要幫助那些小相聲園子,或者是相聲演員,就該想辦法幫他們恢復演出或者渡過難關,而不是直接把人家的人給挖來。人家郭德綱挖人的時候可不是趁著人家有難的時候,跟苗阜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當然也不能否認苗阜的這種做法確實有好處,給那些有難處的演員一個生存下去的機會,但是做法確實還可以再改進一下,不要引起爭議。

相聲演出市場大蕭條,苗阜卻趁機招人,是不是有點不太地道?

苗阜這兩年動作很大,也表明了自己想要在相聲界闖出一片天的決心,這無可厚非。如今的演出市場這麼蕭條,相聲行業的從業者要關心的不是誰佔了上風,而是這個行業該怎麼生存下去。合則雙贏,鬥則兩敗俱傷,當年相聲差點滅絕了的時候還彷彿就在昨天。如果苗阜這種做法真的能幫助一些小演員,也算是為相聲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