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完勝李世民,如果不是他早早病逝,唐朝就危險了

隋末時期有一個名將叫薛舉,此人英勇善戰,佔據一方為王,手下將士眾多,是李唐的勁敵之一,他曾在一場戰役中完勝李世民,《新唐書》中是這樣介紹他的: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產鉅萬,好結納邊豪,為長雄。

此人完勝李世民,如果不是他早早病逝,唐朝就危險了


薛舉容貌魁梧帥氣,武功高強善於騎射,從小他的家境就非常好,是佔據一方的富豪,薛舉為人仗義疏財,喜歡結交英雄俠義之士。隋末時期他曾是隋朝的一員大將,因為當時時局動盪,盜賊四起,當地的縣令便組織了一千人的護衛隊,保護縣內百姓安全,薛舉是千人統帥。

薛舉藉此機會囚禁了縣令,打開糧庫分發給百姓,老百姓對他感恩戴德,薛舉見時機成熟便發動了起義,自稱為西秦霸王,改年號為秦興。他招募的人才大多都是附近的賊寇首領,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生性勇猛,不怕官府,為人仗義豪爽。

此人完勝李世民,如果不是他早早病逝,唐朝就危險了


薛舉的用人之道確實高明,這些盜賊在薛舉的統領下,搶奪官府的馬匹財物和糧食,並且將這些掠奪之物分給當地的百姓,薛舉的隊伍深得民心,這也使得薛舉所向披靡,攻下了一個有一個的城池,手下將士從原來的幾千人迅速增長到了十幾萬人。

薛舉已經成為了擁兵十幾萬的反王,而當時的李淵卻剛剛起兵入駐長安,手上只有三萬兵力,差距非常大,當時的長安是國家的中心,佔據了長安就等於贏在起跑線上,薛舉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便聯合突厥國兩面夾擊攻打大唐。還好李淵猜到了薛舉的計策,先一步聯繫到了突厥,說服了突厥不與薛舉合作,大唐這才逃過一劫,倘若薛舉率20萬大軍聯合突厥一起進攻,唐朝危亡。

此人完勝李世民,如果不是他早早病逝,唐朝就危險了


薛舉與李淵一樣,擁有統一天下的想法,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薛舉集團與李唐集團只有通過戰爭才能一決雌雄。薛舉率領全部兵力準備與李唐決一死戰,李唐派出的是戰無不勝的李世民。在史書中記載,薛舉一生最怕的人就是李世民,最想挑戰的人也是李世民。

大戰在即,李世民卻生病了,打仗可不是過家家,敵軍不會因為你的生病而不來攻打你,無奈之下,李世民派劉文靜與殷開山迎戰,這兩個人仗著自己人多勢眾,不把薛舉放在眼裡,驕傲自大,中了薛舉的埋伏,唐軍大敗,戰士的死傷程度達到了百分之六十。李世民帶領軍隊逃回長安。

此人完勝李世民,如果不是他早早病逝,唐朝就危險了


與薛舉這一戰,唐軍損失慘重,論兵力現在根本就不是薛舉的對手,如果薛舉率大軍攻入長安,李唐根本抵擋不住。薛舉自然明白“一鼓作氣”的道理,他命令三軍將士整裝待發,一舉拿下李唐,但人算不如天算,薛舉剛要出兵就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李世民當然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率領大軍匆匆殺回,取得了勝利。

此人完勝李世民,如果不是他早早病逝,唐朝就危險了


所以,後人認為,如果不是薛舉早早病逝,唐朝就危險了。聽起來確實如此,但是薛舉真的有這麼大本事嗎?縱觀薛舉的一生,剛剛稱帝的時候他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得民心,但是後期的薛舉卻放縱了自己,私慾漸漸膨脹,變成了人人害怕的殺人狂魔。《舊唐書》記載:薛舉父子勇悍絕倫,性皆好殺,仁杲尤甚,無恩眾叛,雖猛何為?意在批判薛舉後期的作為,不惜人命,雖然生性勇猛,又能有什麼大作為呢?

此人完勝李世民,如果不是他早早病逝,唐朝就危險了


李淵能奪得天下,首先要說的就是他有一個好兒子李世民,歷史上的李淵是一個性格優柔寡斷的人,起義還是李世民劉文靜等人逼著他做的。當然李淵也非常聰明,佔領長安以後,沿用了曹操的一招“挾天子以令諸侯”,立楊侑為皇帝,立自己為唐王,討伐天下,可謂是師出有名。

此人完勝李世民,如果不是他早早病逝,唐朝就危險了


最重要的是李唐推崇的正義與善良,李世民南征北戰,在他的身上從來沒有發生過濫殺無辜的事情,李世民禮賢下士,深得民心。所以話說回來,就算是薛舉沒有病逝,他也不一定能夠打敗李唐,更不一定能夠實現祖國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