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記事:李盛藻下篇

梨園記事:李盛藻下篇

彼時富社老生以孫盛輔大紅大紫,二人每演《斬黃袍》《斬子》等對戲,盛藻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如此一年餘,盛輔倒倉,一蹶不振矣!盛藻乃繼之後起,所有當年盛輔各戲滿歸己有,此後即每於壓軸演唱《廣泰莊》《清官冊》等數十齣戲。未久又從蕭長華學《四進士》《天雷報》《借東風》《九更天》等大塊做工戲,蕭許盛藻為繼馬連良後起人才。蓋當時其之唱唸做均近於連良一派,人謂盛藻學馬實為大謬,實則其之坯子確適於演此一類戲也。

梨園記事:李盛藻下篇

蕭所教各戲每演都列大軸,聲勢之大可以想見,嗜舊劇者無不知富連成有李盛藻者。迄至民十七年滿科,年方十八歲,藝已大成,一般人預料其必離社出外組班無疑矣!唯出人意外竟自動錶明情願為母校效力。盛藻此舉一方固為老練藝術,再者則以自己受社方特殊重視,始有成就,不願驟然離社,以資顧及富社之局面也。每日必於壓軸或大軸演唱重頭戲,至於所掙每戲代價則不過一元上下耳。唯昔日富社掙份至一元者亦只盛藻一人,普通出科師兄弟不過二三十吊錢而已。

十七年出科後,又在富社效力五年。迄至民二十二年,即正式宜告脫離矣。計坐科七年,效力四年,前後十一年,時年二十二歲也。同時離社者尚有陳盛蓀、楊盛春、劉盛蓮、貫氏昆仲(盛習、盛吉)等,組織“文林社”,以盛藻掛頭牌,領導清一色富社畢業生去上海出演天蟾舞臺,共兩個半月。盛藻此為首次去滬,大紅大紫。期滿返京後,即仍以原班人馬在開明露演,以《蘇武牧羊》《一捧雪》《四進士》等戲號召,有戲必滿,昔日東廣之老主顧亦全以聽“文林社”為快也。以後又去東北、哈爾濱、長春、瀋陽、漢口等處,袁世海亦曾隨行。上海黃金露演三期二牌旦角曾以趙嘯瀾、童芷苓擔任。最近天津與侯玉蘭合作歸來到處有聲。“文林社”社名由“文林”而“文春”,由“文春”而現在之“文杏社”矣,社務一切均由乃兄盛蔭為之料理,井井有條,絲毫不紊。盛藻有此良好膀臂正好專心致力於藝術,不顧慮一切瑣碎事件也。

梨園記事:李盛藻下篇

民二十五年,經人作伐,娶高慶奎之女公子為室。夫婦結縭數載,伉儷情篤。高女士頗能操持家務,盛藻得此賢內助亦為好膀臂也。曾生一男一女,不幸男孩夭亡,夫婦對此均痛惜不置。

盛藻得乃嶽子君親授各劇不少。未結親前,慶奎即愛其才,迄至結親後又因個人倒嗓不起,乃將全部高派戲盡數授予盛藻。《潯陽樓》《哭秦廷》《贈綈袍》《新打漁殺家》《重耳走國》《割麥裝神》等均為乃嶽親傳,每次公演均得好評,故人每謂盛藻學高亦極有心得也。個人獨有本戲則有《馬跳檀溪》《三顧茅廬》《取南郡》《生死板》等。今日文杏社角色計有陳麗芳、高盛麟、袁世海、王泉奎、哈寶山、江世玉等人,配搭之硬為各班之冠。前次由津返京首在三慶戲院演全部《借東風》,盛況空前。盛藻此劇之前魯肅、後孔明為代表作品,每至一地,必以此戲打炮,鮮少演唱他戲。


文章來源:《京劇資料選編》第156期

發表時間:1941年9月2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