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區:踢好“臨門一腳”攻克“貧中貧”

“馬永林,補欄基礎母牛已到,拉牛來。”4月14日,固原市原州區開城鎮郭廟村主任劉小兵在微信群用語音喊話。

“來啦,來啦。”馬永林瘸著腿,匆忙走出家門同時,在微信群回話。

當天,劉小兵在彭陽縣古城鎮牛市精挑細選了11頭體型優美的母牛,用大貨車拉回村。

“這些牛是給脫貧不穩定戶、剩餘貧困戶、邊緣易致貧戶補欄的。”考慮到孤寡老人和殘疾村民外出買牛不方便,劉小兵騰出時間,幫助村裡22戶“三類人”購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原州区:踢好“临门一脚”攻克“贫中贫”

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郭廟村一直努力向前。

郭廟村位於原州區17公里處的陰溼土石山區,有9個村民小組,常住戶524戶196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81戶1048人,貧困戶佔常住戶一半多。

“貧困人口多,基礎設施差,產業薄弱,住房沒有保障。”村黨支部書記馬懷林對2014年之前的郭廟村貧困狀況如數家珍。

“原來進出村莊只有一條土路,農產品出不了村,大型生產工具進不來,購買農資靠農用車運輸,買賣牲畜用繩牽,雨雪天出行更困難,村民想發展卻苦於“路不通”,郭廟村也成為開城鎮最貧困的村。”馬懷林如是說。

要想富,先修路。從2014年開始,郭廟村把修路放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首位,積極爭取項目。連續3年,村裡修路4公里多,5米寬的水泥硬化路從村頭通到村尾,與344國道連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原州区:踢好“临门一脚”攻克“贫中贫”

村民稱這條村道為“圓夢路”。

“沒修路時去固原市區購買物品,需要花費1個多小時;通了硬化路後,僅需10多分鐘。”劉小兵說,大型車輛進村入組,到農戶家門口收購牲畜和農產品,農業機械開進田間地頭,道路讓村子“活”了起來。

通路、通水、通動力電的同時,原州區按照每人13平方米住房實施危房改造,郭廟村名列其中。

2018年年底,馬國蘭等44戶村民搬離地震斷裂帶,遷至平坦安全的集中安置區,從此告別陰暗潮溼的土坯房,住進寬敞明亮的磚瓦房。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原州区:踢好“临门一脚”攻克“贫中贫”

在安置區,住房整齊劃一,紅色的琉璃瓦、光伏發電板在暖陽下閃閃發光。67歲的馬國蘭和老伴在院裡種菜,看見有人上門,馬國蘭放下手頭的活兒,招呼大家進屋。只見室內窗明几淨,瓷磚地面一塵不染。

“如今不論颳風下雨,再也不用擔心房後懸崖倒塌、門前土坎塌陷煩心。”馬國蘭說,她家搬到移民安置區僅出資6000元,建房等費用全部由政府補貼。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原州区:踢好“临门一脚”攻克“贫中贫”

郭廟村還依託金融扶貧貸款惠民政策,購買育肥牛、基礎母牛,發展產業。原州區以每頭牛補貼3000元、每座青貯池補貼5000元,激勵群眾發家致富。

建檔立卡貧困戶周玉成抓住機遇,貸款9萬元,購買5頭牛,用了4年時間,牛隻數量翻了一番。2019年,周玉成一次出售6頭牛,收入14萬多元。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原州区:踢好“临门一脚”攻克“贫中贫”

如今,郭廟村種植青貯玉米2000多畝,牛隻飼養量2000多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多元,已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270戶1017人,未脫貧11戶31人,貧困發生率1.13%。

開城鎮黨委書記陳璋介紹,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郭廟村村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貧困發生率高於1%,整村脫貧遇到最難啃的硬骨頭。”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原州区:踢好“临门一脚”攻克“贫中贫”

今年,郭廟村被列為自治區掛牌督戰貧困村,面臨攻克“貧中貧”挑戰。

為了踢好“臨門一腳”,做好脫貧答卷,開城鎮區分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單老戶、雙老戶、低保戶,通過走訪摸清特困供養人、高齡人、殘疾人、孤兒等底數,綜合缺技術、缺勞動力、缺資金等致貧原因,按照“一戶一策”精準施策。

“通過落實各種政策措施,確保郭廟村22戶‘三類人’如期真脫貧。”陳璋說。

監製:李雪寧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原州区:踢好“临门一脚”攻克“贫中贫”

權威發佈 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我們的距離不過一個二維碼

聯繫電話:0954--2041882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原州区:踢好“临门一脚”攻克“贫中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