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前曹操收編了30萬青州軍,為何在官渡時只用2萬人迎戰袁紹?

顎慕格尼訥


我來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所謂“三十萬”青州黃巾軍,只不過是烏合之眾

曹操佔據兗州後,來自青州的黃巾軍是一大威脅。

青州向來是黃巾軍盤踞之地。雖說張角已死多時,但太平道教徒的勢力依然不可小覷,在軍閥混戰的背景下,黃巾軍聲勢重振。黃巾軍作戰流動性很強,帶有明顯的“流寇”色彩,不時四處出擊,打擊官兵。青州的黃巾軍幾乎就是一個流動的部落,除了三十萬戰士外,還有上百萬的隨軍家屬。

對於青州黃巾軍,史書沒有提及首領的名字,可以肯定的是,這支龐大的武裝集團並沒有一個嚴密的組織與強有力的領袖。他們僅僅只是一群漫無目的的流浪者,四處漂泊的唯一理由,只是為了混碗飯吃,活下去罷了。這是一群烏合之眾。

一百多萬人,即使放到今天也絕非小數目,何況是東漢。儘管從人數上看頗為嚇人,但連一個強有力的領袖也沒有,可想而知絕不可能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黃巾軍的破壞力是顯而易見的,每到一個地方,勢必要吃光當地的糧食,而後再尋找下一個覓食的目標。

正因為如此,黃巾軍的戰鬥力與戰士數量根本不成正比。以此之前,三十萬黃巾軍圍攻公孫瓚的兩萬人馬,竟然死亡與被俘的人數超過十二萬,這就是強有力的證據。

第二,曹操組建“青州兵”

大家去翻翻史書,曹操打敗青州黃巾軍的過程,所言甚略。曹操發動進攻,一直追到濟北。對於這場追擊戰,史書只寫下寥寥數字,沒有過程,只有結果。結果是黃巾軍全體向曹操投降,包括三十萬戰士與一百萬家屬。看上去這是偉大的勝利,如何史書卻輕描淡寫,一語帶過呢?

最接近真相的解釋只有一個:這一百多萬人根本沒有抵抗,因為他們飢腸轆轆,步履蹣跚,或許連舉起武器的力氣也沒有。他們沒有高遠的理想,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他們只是想吃飯,只是想在亂世苟且生存,只是想維持作為人的最基本需求。他們不是敗在曹操的刀槍之下,而是被他的政治宣傳口號輕而易舉收降了。

那麼,曹操怎麼給這些流民一個生存空間呢?當時謀士毛玠給曹操提過兩個建議,第一個大家都知道,叫“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個,多數人不知道,叫“修耕植以畜軍資”。

何以曹操能夠給百萬流民一個生存空間呢?這跟他的經濟政策有關。要幹大事,不是整天喊打喊殺,而是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在曹操急需發展農業生產的時候,百萬流民,豈不正是勞動力麼?這是曹操的遠見。別人只顧徵兵打仗,他卻讓他們從事農業生產。

當然,曹操也從青州黃巾軍裡挑選一批強壯的漢子,組建一支軍隊,即著名的“青州兵”。

第三,青州兵究竟有多少人呢?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以為曹操收降三十萬青州黃巾軍,這些黃巾軍都成了“青州兵”,其實不然。我認為,青州兵的人數,不會超過一萬人。

三十萬的黃巾軍,我分析過了,基本上是烏合之眾,絕大多數人是濫竽充數的。曹操用兵,向來貴精而不貴多。在東漢末年,民不聊生,當兵還是可以混口飯吃,因而徵募軍隊並非難事。曹操佔據兗州,在兗州招募幾萬人也不是問題,為什麼要招青州兵呢?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是表示對這些投降的黃巾軍的信任,曾經是敵人嘛;其二,預防這些人重新造反。在歷史上,農民軍降了又叛,叛了又降的事情多了去了。曹操把黃巾軍中最驍勇的人收編為己用,剩下來的那樣人,造反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還有另一個因素,決定曹操收編的“青州兵”不可能人數很多,便是這支軍隊的紀律是比較差的。這些人本來流寇,習慣於打家劫舍。

一個例子,在曹操被張繡打敗後,軍隊潰敗了。潰散的青州兵毫無軍紀可言,又耍出以前打家劫舍的本事,所過之處,如鬼子進村。青州兵的惡行惹得平虜校尉于禁大怒,率部掃蕩這些四處搶劫的遊兵散勇。青州兵一看于禁動真格的,也顧不上搶,撒腿就跑,到曹操那兒告狀,說于禁居然攻打他們,居心叵測。

但是曹操不僅未責備于禁,反倒大大表揚一番,稱讚他能在混亂中保持冷靜,整頓自己的軍隊,制止遊兵散勇的暴行,安營固壘,有凜然不可動的氣節。

由此可見,曹操對青州兵也是有不滿意的地方。史書並沒有具體寫明青州兵的人數,但是曹操直到官渡之戰時,也只有數萬人的兵力,可以判斷,青州兵的人數應該不會很多。還有一個間接證據,青州兵跟著曹操打了那麼多年的仗,一個名將都沒出過,可見其規模是小的, 作用是有限的。


君山話史


答案很明確,官渡之戰最初只是一場阻擊戰。戰爭結果遠遠超出雙方所料。袁紹沒有想到,自己的主力居然被全殲。曹操也沒有料到,竟然能在官渡殲滅袁紹主力。


關於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決時的兵力,最早著述《三國志》且史料被公認為比較可靠的陳壽,分明記述說曹操的兵力不足一萬而袁紹有精兵十萬,“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可是到了裴松之作注的時候,卻根據自己的絕對理性邏輯相當然地認為這種說法不能採信:


臣松之以為魏武初起兵,已有眾五千,自後百戰百勝,敗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黃巾,受降卒三十餘萬,餘所吞併,不可悉紀;雖征戰損傷,未應如此之少也。夫結營相守,異於摧鋒決戰。本紀雲:“紹眾十餘萬,屯營東西數十里。”魏太祖雖機變無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數千之兵,而得逾時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竊謂不然。紹為屯數十里,公能分營與相當,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紹若有十倍之眾,理應當悉力圍守,使出入斷絕,而公使徐晃等擊其運車,公又自出擊淳于瓊等,揚旌往還,曾無抵閡,明紹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諸書皆雲公坑紹眾八萬,或雲七萬。夫八萬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縛,而紹之大眾皆拱手就戮,何緣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將記述者欲以少見奇,非其實錄也。按鍾繇傳雲:“公與紹相持,繇為司隸,送馬二千餘匹以給軍。”本紀及世語並雲公時有騎六百餘匹,繇馬為安在哉?(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


問題不在於陳壽的記載其可信度究竟有多高,也不在於後世的註解者裴松之是否有資格質疑前者的記載,而在於,裴松之根本沒有確鑿的證據,而只是根據曹操之前曾經有過的兵馬數量、個人經驗和征戰歷程,推算在官渡決戰這樣的關鍵時刻,曹操絕不可能憑藉不足一萬人的兵力來對抗袁紹的十餘萬大軍。


在此處,我並非肯定陳壽的記述絲毫不差,我只是就裴松之作註解時以絕對理性邏輯來揣測他之認為不可能之事的例子作出解析,以便使人明瞭那些絕對理性思維模式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思考能力的。


袁紹當時的總兵力據記載是數十萬,這一點裴松之也認可了,可是實際情況是,袁紹只是挑選了十萬步兵和一萬名騎兵南下,並沒有將他的全部兵力拉到前線去。


不錯,曹操在收復青州黃巾軍時收編了三十萬降卒,可是單憑這一數字根本推導不出他在官渡決戰時一定會帶去多少兵力的結論,這是絕對理性邏輯所延伸不到的死角。


裴松之以為袁紹的十多萬部隊連營數十里,因而就算曹操膽略蓋世,也不可能以不足一萬且傷者十之二三的幾千人,來抵擋住這樣的防線達數月之久。


裴松之弄不明白的還有,既然兵力不足一萬且袁紹以十倍兵力連營攻曹的情形下,曹操居然能夠派出徐晃、史渙等將出擊截殺袁紹軍的運糧部隊。


裴松之無法理解的第三處是,曹操在襲擊袁紹的軍糧重地烏巢時帶了五千人,而假如曹操的軍隊不足一萬、且傷者十之二、再加上相持階段中的損耗,那麼曹操留在官渡大營的兵力就只會有幾千人,裴松之以為留守大營的曹洪,根本不可能憑藉著幾千人的兵力抵擋住袁紹十萬大軍的進攻。


裴松之以絕對理性邏輯推導不出的第四處是,官渡之戰曹軍斬殺袁軍七、八萬,如果曹操的軍隊只有七、八千人,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憑藉著這點兵力去殺死雲集的七、八萬武裝人員的。


裴松之不可以理解的第五處是,鎮守長安的鐘繇曾經送給曹操兩千匹戰馬,因此曹操的兵力更不可能不足一萬。


最後,裴松之以他個人的絕對理性邏輯推導出來的結論是,曹操絕不可能憑藉不足一萬的兵力戰勝袁紹的十餘萬大軍。


裴松之的質疑當然有道理,可是道理終究不能代替事情的實際發展進程。那些在道理上說得通的事情,往往在實際的發展進程中卻根本是另外一回事,那些在理論邏輯上完美無缺的計劃,在實際的執行中總是會因為遭遇各種各樣的意外之因素而遭擱淺。


令人遺憾的是,現在的那些歷史研究者們,仍然跳不出絕對理性邏輯的怪圈子,他們從形式上完美無暇的思維邏輯出發,先入為主地斷定歷史上一切發生過的事情都是當事人在絕對理性的支配下發生的絕對理性的事情。據此,歷史上的一切看似不合理或者原本就不合理的事情,都能夠通過各種途徑,被解釋成絕對合理和完全符合理性思維邏輯。


下面,就讓我們全方位地考量官渡之戰的性質演變,以便能夠更加準確地審視當時曹操的參戰兵力狀況。


官渡之戰最初是一場阻擊戰,對於曹操而言,200年的官渡之戰最初只是被當成是一場阻擊戰而進行的,阻擊的目標是擋住袁紹10餘萬大軍南下許昌。但是,戰爭的結果卻大大超出雙方所料,袁紹沒有想到的是其佔據絕對優勢的主力居然全軍覆沒,曹操沒有想到的是戰爭結局是殲滅了袁紹的主力。


《三國志》武帝紀中明確記載曹操兵力不足一萬,而袁紹則有十餘萬眾。可是最早作注的裴松之卻根據自己的揣度,認為曹操想要殲滅袁紹主力而其在官渡的兵力不可能如此之少,當然,這是一種臆測和事後之見。


因為,在交戰之初曹操只是想要成功地阻斷袁紹南下的勢頭,並沒有將全殲袁紹主力當成是作戰目標,因此,用不足一萬的兵力對十倍於己的兵力進行阻擊戰是可能的。


比如第二次希波戰爭中,斯巴達人用三百名戰士和約六千名盟邦軍隊幾乎阻斷了希臘二十萬大軍從溫泉關南下。


而裴松之認為曹操兵力不可能如此之少,則正是因為他只看到了殲滅袁紹主力的結局,因此據此向前推以為不可能用不足一萬的兵力殲滅袁紹八萬主力,而事實上,在袁軍糧倉被燒、全線動搖的情勢下,曹操用不足一萬的兵力發起全線反攻,是在用高昂的士氣重擊垂頭喪氣的袁軍,在此種情勢下以一殺十並非不可能。


有一部分人堅持認為,曹操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官渡之戰中只投入不足一萬的兵力,他們的想法是曹操此前已經收編過三十萬青州兵,因此兵力即便有所損耗也絕不可能如此之少。


而事實上,當時的曹操身處四戰之地、對袁紹整體上採取防禦姿態,至少有五個地方需要駐紮兵力防守:西邊的長安駐守一部分兵力防禦袁紹右側、東邊的青徐二州駐紮一部分兵力防禦袁紹左側、大本營許昌駐紮一部分兵力作戰略預備隊、南陽的宛城駐守一部分兵力防備劉表、還有當時的汝南劉備勢力也需要分派一部分兵力應對,袁紹的一支幾千人的騎兵深入腹地騷擾曹操的運糧部隊也需要分派一部分兵力應對,這樣加上官渡,曹操至少要在六個戰略點上佈置兵力。


當時曹操的總兵力經過作戰損耗和自動精簡之後不超過十萬,一些學者在仔細分析之後認為官渡之戰時曹操的總兵力只有6.9萬,卻需要分散駐守至少六個地點,因此,對於在對袁紹方面整體上處於防禦姿態的曹操而言,其最初的作戰設想是有效地阻斷袁軍南下的勢頭,以保守住既有領地才是真正的作戰目標。


這樣算下來,曹操為在官渡這個點上阻斷袁紹南下,集結起不足一萬的兵力是合理的。倘然真像某些人認為的那樣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為了與袁紹主力對決而集結起3、4萬兵力,這就與裴松之的事後之見和想當然的說法沒有什麼兩樣了。


作家曹恩碩


青州軍的兵源素質太爛,打不了硬仗,在戰場上常有潰敗後乘機劫掠的現象,坑過曹操好幾次。對於青州軍,曹操早期還能忍。但是到了官渡之戰時,由於這是與袁紹的大決戰,所以曹操沒讓紀律稀爛青州軍參戰。另外曹操的軍糧緊張(年年都緊張),前線的消耗太大,曹操沒必要讓只吃飯,不幹活的青州軍去湊那個熱鬧。這也是青州軍沒有參戰的原因之一。



青州軍,顧名思義,就是一支以青州人為主的軍隊。不過這支軍隊的身份比較特殊,他們在被收編前,是青州的黃巾軍。

關於這個黃巾軍,這裡稍微講一下。

黃巾之亂時,由於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的勢頭最猛,所以朝廷優先剿滅了他們。但是張角兄弟的滅亡,不代表全國的黃巾軍都被剿滅了。畢竟黃巾軍是以三十六方黃巾組成的龐大組織。張角的失敗,只是使黃巾軍沒了統一的領導人,地方上依然還有大量的黃巾軍的勢力在作亂。後來朝廷認為地方的小股黃巾軍應該成不了什麼氣候了,便讓地方官員們自行去剿滅。

結果沒過幾年,黃巾起義再次爆發。這一次起義被鎮壓後,東漢設立了州牧制度,為後來的群雄混戰,埋下了一個不小的禍根。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全程參加了鎮壓黃巾軍的行動,對黃巾軍非常的瞭解。並且在第二次鎮壓黃巾起義後,被漢靈帝調入京城,擔任了西園軍(相當於禁衛軍)的典軍校尉。這也是曹操第一次接觸到東漢的權力中樞。

第二次黃巾起義被鎮壓後,東漢王朝發生了一連竄的政治事件。先是十常侍之亂,大將軍何進被殺。接著是董卓之亂,以袁紹、袁術(包括曹操)為首的京城軍官外逃,組成了形同小丑一般的關東聯軍。


這個關東聯軍與文本無關,不細說了。需要重點提一下的是,關東聯軍討伐董卓時,幾乎是同一時間,黃巾起義再次爆發。這一次參加起義的黃巾軍,比較知名的是三股地方勢力,分別是:幷州白波軍、冀州黑山軍以及青州黃巾軍。

其中幷州白波軍最出名的地方在於,當年他們也打董卓,並且這幫黃巾軍比關東聯軍打的還要積極;黑山軍最出名的地方在於,他們在群雄混戰初期,曾經攻破了袁紹的老巢鄴城,桶得袁紹菊花疼隱隱作痛。

當年,袁紹還只是個是渤海郡太守。他的頂頭上司是冀州牧韓馥。但袁紹對冀州早已是垂涎三尺,便決定對韓馥進行奪權。然而正當袁紹要大幹一場的時候,他的菊花被黑山軍狠狠地桶了一把。而當黑山軍在冀州大獲全勝時,本文的主角——青州黃巾軍登場。


青州黃巾軍的領導人看到黑山軍在冀州取得了那麼大的勝利,便做出了一個讓袁紹欲哭無淚的決定——北上匯合黑山軍。

據不靠譜的統計,黑山軍號稱百萬,青州黃巾軍也號稱百萬。如果讓他們會合,那就是兩百萬起義軍啊!前途不可限量。就算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袁紹了吧?

結果萬萬沒想到,幽州公孫瓚看到起義者聲勢如此浩大,他有點著急了(怕黑山軍跑自己的地盤上作亂),便搶先一步,化身為正義的使者,主動跑到袁紹的地盤上,把黑山軍往死裡狠狠地打了一頓。楞是把黑山軍和青州黃巾打得暈頭轉向。

青州軍直接被打尿了,慌忙回撤到青州。然而公孫瓚還是不罷休,大手一揮,白馬義從繼續追!這一場仗下來,青州黃巾的陣亡數是以萬為單位計算的。


額外多說一句。公孫瓚當了把活雷鋒,卻直接把袁紹救活了。使得袁紹奪取冀州的計劃得以順利實施,這為後來他雄踞河北四州奠定了基業。而公孫瓚則一直被袁紹壓在幽州打,後來他被袁紹困死在易京的時候,他的軍事盟友恰恰就是當年被他狠揍的黑山軍。

在說回青州軍,公孫瓚那廝太野性。青州黃巾軍北上冀州,受到重創。於是他們就只能換個方向發展,但是能去哪呢?

東面是大海,不能去。

南面的徐州陶謙不是什麼善茬,不能去。

北面是大魔王公孫瓚,不敢去。

東面、南面、北面都去不能去,那就只能去西面找出路了。



青州的西面是兗州,曹操、陳宮、張邈這些名人,當時都在兗州。但是曹操當時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軍閥。兗州刺史是劉岱,曹操名義上要聽他管。

不過劉岱這個人缺心眼,他貌似沒做什麼防備工作。他把視線放在冀州,一個勁的友好地給冀州刺史韓馥寫書信,警告他一定要堤防袁紹這個野心狼。

結果,青州黃巾軍突然從冀州殺向兗州,劉岱匆忙上陣,直接被打掛了。

刺史戰死,整個兗州群龍無首。

在慌亂之下,經由張邈、鮑信、陳宮等人的商議兼忽悠下,兗州東郡太守曹操同志,成功地上了位,擔任刺史一職。(曹操的東郡太守是袁紹替他表舉的,他的兗州刺史則是他自己自立的)



後來的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曹操憑藉他對黃巾軍的瞭解,打的百萬青州黃巾軍與他結盟,注意!不是投降。人家青州黃巾軍是帶股入夥的。緊接著,曹操將黃巾軍收編,幾十萬青州黃巾軍便移民到了兗州,成了兗州的人口。其中的一些經歷過大陣仗青州黃巾組建為青州軍,這便是後來坑苦了曹操的青州軍的由來。

初平四年(193 年),曹操徵徐州陶謙,這是青州軍被曹操收編後的首戰。那麼青州軍在這一戰中的表現如何呢?

四個字來形容——天怒人怨!

據史書記載,曹操此次徵徐州,曹軍所過之處多有屠戮,屍積滿江,泗水為之不流。這樣殘暴的行為,大多是青州軍乾的。曹操當時也知道青州軍的德性,但是他默許了。緊接著,徐州沒拿下來,呂布卻帶著殘兵跑到兗州來搶地盤了。一時間兗州諸縣皆叛,唯鄄城、範縣和東阿三城仍在曹軍手上。

兗州後院起火,徐州只能暫時放一放。曹操便帶著本部人馬和青州軍以急行軍的速度回師去救兗州。

當時呂布的大本營設在兗州濮陽,本著擒賊先擒王的宗旨,曹操決定進攻他。然而這場戰役差點要了曹操的老命。

什麼情況呢?

呂布率騎兵出戰,他沒有直撲曹操,而是直奔青州兵而去。青州兵是烏合之眾,欺負欺負徐州老百姓還可以,真要碰見呂布這種職業軍人了,立馬就是全軍潰散,四散而逃。

曹操想極力阻止潰兵,卻墜馬落入火中,燒壞了自己的左手。得虧是曹操跑的快啊!要不然被呂布那廝逮住,曹阿瞞的老命就定格在了公元194這一年了。

而這場丟人現眼的濮陽戰役,也是曹操人生中為數不多的慘敗之一。

接下來,曹操就不敢再用青州軍了。直到三年後,曹操西征南陽張繡,青州軍才又一次在史書上露面。結果這一戰,青州軍又是狠狠的坑了曹操一次。

具體情況簡單說一下,當時曹操徵宛城,南陽軍閥張繡投降。曹操覺得張繡的嬸孃長得賊漂亮,就給睡了。張繡很不滿,於是在鬼才謀士賈詡的建議下,率軍偷襲,曹軍瞬間大敗,四散潰逃而走。這一戰,讓曹操失去了他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還有侍衛隊長典韋。

更曹操傷腦筋的是,當曹軍潰敗時,青州軍居然又開始四處劫掠了。幸虧于禁給力,他率領本部兵馬討伐,殺了幾個為青州軍的頭領,才穩住了局年。

然而青州軍也是臉皮厚,他們居然先跑到曹操跟前打小報告,說于禁造反。好在曹操沒有聽信這種鬼話,他覺得於禁的做法沒有毛病,後來還為他封了侯。



到此,青州軍參戰的記載基本就沒了。綜合以上三次青州軍的表現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首先,青州兵驕橫!屠戮徐州也許不是青州兵一家所為,但宛城之變後的四處搶劫,這絕對是青州軍乾的。因為搶老百姓衣服的這種罕見做法,根本就不像是一隻正規軍隊能幹的出來的。

其次,曹操對青州兵軍的態度很曖昧,並且青州軍對他也並不忠誠;濮陽和宛城的兩次大慘敗,青州軍不戰而退,直接就跑。曹操對此比較寬容,或許他對青州軍根本就沒有抱有期望吧。

那麼,青州軍為什麼會是這幅德行呢?

很簡單,因為青州兵不僅是降卒,而且是黃巾軍的降卒。而黃巾軍是個什麼玩意?不客氣的說,除開吃不上飯的窮苦老百姓外,就全部都是橫行鄉里,喜歡惹是生非的好事之徒了。他們當然也是窮人,但是他們只是抱著投機心理參加起義的。這種人,不僅是國家的蛀蟲,也是黃巾軍中的蛀蟲。

縱然他們被曹操收編了,但是他們骨子裡依然存在著他們慣有的造反、橫行霸道、喜歡惹是生非的基因。

因此官渡之戰時,青州軍沒有參戰,這估計就是曹操對這些人失去了信心。畢竟當時官渡戰場危機四伏,一步錯,步步錯!像青州兵這樣並不安分的軍團,當然不應該出現在曹軍大營裡。



官渡之戰後,青州軍罕見於史書。直到二十年之後,才最後一次在史書上出現。

那是曹操去世的那一年。當時駐紮洛陽的青州兵聽聞曹操已死,便敲著鼓四散而去。消息傳到鄴城,朝野震驚。有人提議立刻對青州兵實施武力鎮壓,但賈逵認為應反其道而行之,命令沿途各地為其提供食物補給,安安穩穩送他們回了家。

至於青州軍為什麼要自動解散,現在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青州兵覺得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了值得自己效忠的人,於是便決定回家種田;第二嘛,就是他們或許壓根不買曹操的賬,只是礙於淫威才不得已當兵。現在大魔頭曹操不在了,他們就自行解散了。

兩種說法,正說反說都有理。但是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青州軍知道了。


Mer86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曆史“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上有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

據《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記載:

“時(曹)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為何在官渡戰役中,曹操的軍隊這麼少?讓史學家裴松之感慨:

“臣松之以為魏武初起兵,已有五千,自後百戰百勝,敗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黃巾,受降卒三十餘萬,餘所吞併,不可悉紀;雖征戰損傷,未應如此之少也。”

那麼曹操在之前收編了30萬青州軍,最後卻用2萬人迎戰。這是為什麼呢?

其一,青州軍不堪重用。青州軍是黃巾軍聚集而成,軍律散亂,且風評極差。

據《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記載:

“青州黃巾眾百萬入兗州,殺任城相鄭遂,轉入東平。…… 鮑信諫曰:'觀賊眾群輩相隨,軍無輜重,唯以鈔略為資,今不若畜士眾之力,先為固守。彼欲戰不得,攻又不能,其勢必離散,後選精銳,據其要害,擊之可破也。'…… 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遂進兵擊黃巾於壽張東。信力戰鬥死,僅而破之。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從這一段話中,可以看出,雖然青州黃巾人數眾多,但攜家帶口,流浪式的作戰方式,註定青州黃巾存在時日不長久。曹操擊破青州黃巾後,接受投降的30餘萬,在這30餘萬里,再選精銳。就是說,青州軍實際可用人數遠遠低於30萬。而且,這麼多的人是沒有糧食的,曹操需要負責這些人的口糧,軍糧壓力可想而知。

濮陽戰役中,青州軍在戰中表現:

“布出兵戰,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

在戰鬥中呂布用騎兵衝擊下青州兵,青州兵表現的是一塌糊塗,並且讓曹操從馬上掉了下來,還燒傷了左手。如此不堪一擊的青州軍,曹操怎麼會不心存戒備?

在宛之戰敗退後,青州軍更是表現了盜賊本色:

“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餘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為青州兵所劫。”...........禁怒,令其眾曰:“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乃討之,數之以罪”。

以至於,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根本不用這隻軍紀敗壞、劣跡斑斑、戰力存疑的三流軍隊。


其二,曹操的後勤嚴重不足。古時作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官渡戰役中,曹操只能供應萬餘人的戰鬥,根本供應不了幾十萬人在前線作戰。

甚至在《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有:

“時(曹)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

曹操差點因為軍隊缺糧回去了。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

曹操統治內外環境嚴峻。一方面中原幾乎是”餓殍遍野“,急需大量人手開荒種植,恢復經濟,解決溫飽問題。另一方面,中原處於四戰之地。北方的袁紹,關中諸將虎視眈眈,南邊的劉表、張繡不肯降服,東南的孫策蠢蠢欲動,與劉備也是貌合神離。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北上迎戰,也要留下軍隊,穩固後方。

不能因為迎戰,就失去根據地啊!這麼“因小失大”的事,曹操可做不來。

其三, 官渡戰役對曹操來說不是生死存亡之戰。為什麼這麼說呢?官渡戰役是曹操阻止袁紹南下發起的主動進攻,也是曹操的揚名時機。若是勝了,中原霸主地位穩固,震懾周邊不懷好意的人;若是輸了,以2萬對10萬,無非是名聲受損。只要根據地還在,龜縮中原,發展自己,戰敗的影響不會持續太久。畢竟,曹操本身實力在此,旁人不敢小覷。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銀翹)

喜歡歷史、熱衷碼字

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探討!


青梅煮史


題目有兩個問題。

第一青州軍並沒有30萬。第二官渡之戰曹操不是2萬人。

先說第一個問題。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當年冬天,將青州黃巾軍擊敗,獲降卒30萬,人口百餘萬。

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但是曹操並沒有把所有的30萬俘虜兵都編入軍隊,而是挑選其中的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也就是說,青州兵是從30萬青州黃巾軍中挑選的精銳。那肯定沒有30萬了。

那麼究竟有多少人呢?

我們分析應該有10萬到15萬人。

從公元192年到200年,袁術、黑山軍、南匈奴、徐州陶謙、呂布、張繡等展開了一系列戰鬥,青州兵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其損失應該也是十分巨大的。我們按照50%的傷亡率,經過8年奮戰,到官渡之戰的時候,青州軍還有5到7萬人。

也可能是曹操與呂布在山東混戰的過程中,遭遇了嚴重災荒,缺乏糧草,軍隊減員嚴重。總兵力可能只有3萬人。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官渡之戰曹操的兵力不到一萬人。

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而且有百分之二三十是傷員。

這個記載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曹操的兵力為什麼這樣少!

有可能曹操在後方佈置了一萬人左右的兵力,防備劉表和袁術的偷襲。導致官渡前線的兵力過少。

從荀彧與曹操的書信也能看出,官渡曹軍兵力的窘迫。

太祖軍糧方盡,書與彧,議欲還許以引紹。彧曰:「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閒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曹操準備向許都撤退,荀彧說,現在是關鍵時刻,你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堅守不動,已經半年了,形勢必將發生有利的變化,不可錯失良機。

袁紹軍10萬人。十分之一,可不就是一萬人麼。


上將噯福斯


我們先來看看青州兵是怎麼來的。青州兵是青州的黃巾軍,公元191年,曹操成為兗州的東郡太守,公元192年,青州的黃巾軍來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輕敵出戰被殺,濟北相鮑信與陳宮等人迎曹操擔任兗州牧。

曹操、鮑信率前部與黃巾軍相遇,黃巾軍勢眾,鮑信為曹操斷後戰死,曹操得於逃脫,後來曹操大軍趕至,曹操沒有找到鮑信的屍體,只能用木頭人刻畫成鮑信的樣子,之後曹操再出兵,進攻黃巾軍。

當年的冬天,黃巾軍向曹操投降,降卒有三十多萬,而人口達一百餘萬,曹操就將這三十萬的青州兵中的精銳挑選出來,然後組成一支部隊,叫做青州兵。其實青州的黃巾軍就是一群百姓。

人數雖然高達三十多萬,但其實沒有什麼戰鬥力,也有很多的老弱病殘的,所以曹操選出來,能夠稱之為精銳的,其實很少,頂多就是幾千,剩餘的人一般被安排去屯田,或者變成普通的百姓,從事農業生產。

那這些青州兵後來怎麼樣了,戰鬥力如何?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宛城之戰,曹操被張琇突然襲擊,曹軍大亂,只有于禁所部比較完整。于禁在路上發現一些傷兵衣衫不整的,經過詢問,原來是被青州兵給打劫了。

而這個青州兵一向只聽從曹操的,而曹操對他們比較寬容,所以他們的紀律比較差,經常趁亂劫財,于禁就攻打這些青州兵,這些青州兵就向曹操打小報告,說于禁要造反,曹操認為于禁做得對,還封了他為益壽亭侯。

由此可見,這支青州兵的,戰鬥力不行,紀律也不好,實在難擔大任,所以在官渡之戰的時候,這支青州兵參戰的人數很少,畢竟這是一個不穩定因素,面對袁紹大軍,容易譁變。

另外,官渡之戰,袁紹大軍十餘萬,而曹操參戰的人數一般認為是兩三萬,為什麼曹操不多派一些部隊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曹操缺糧,曹操佔領的地盤是四戰之地,先後與呂布,劉備,陶謙,孫策,袁術,劉表互相征戰,糧食實在很缺。

所以曹操一度打算撤軍回許都,幸好被荀彧勸下來,而許攸投奔到曹操的時候,也指出曹操的糧食頂多再支持幾天。

這隻青州兵後來怎麼呢?因為這隻青州兵只聽命於曹操的,所以在建安二十五年的時候,曹操病逝之後,這隻青州兵就自行解散,卸甲歸田了。


歷史簡單說


古代打仗無非就是攻城拔寨,斬旗殺將。

歸納一句話便是:擒賊先擒王。

即便是袁紹,擁有浩浩蕩蕩的碾壓數量的軍隊也沒辦法一口氣如疾風怒濤攻入曹操的地盤,徹底將曹操連根拔起。

原因很簡單,曹操擋住了袁紹大軍的步伐。

造成袁紹敗北的最大致命傷是烏巢囤糧地被燒燬。

所以這就是曹操為何敢於2萬軍隊迎戰。

首先,百萬軍團(曹操和袁紹兩軍加起來的數量應該不低於百萬)在一塊戰場廝殺是不可能的,必須有縱深和各種戰略戰術的安排;

兵力較多的自然可以擁有較多的優勢,戰區的掌控力較強。

其次,曹操防守,袁紹進攻;

依照古代攻擊方與防守方的比例,一般都需要5:1的比例,也就是攻擊者得五倍於防守方。

曹操不傻啊,兵力分佈要害,迫使袁紹也得分兵,而且曹操以逸待勞,袁紹得為自個的大兵團的吃喝發愁,還得不斷籌集運輸糧草,這就是為火燒烏巢創造了條件。

排兵佈陣是上面兩個最基本的戰場規則。

最後,曹操攜帶的2萬軍並不是什麼老弱病殘,皆是精銳,至少是曹操的老本,可信之人組成的軍隊。

依照過去的兵力算法,一名騎兵頂的過5名步兵,若是再加上忠誠度考量,該比例會再提升。

也就是說,曹操的2萬精銳忠誠之士不亞於十萬雄師。

我甚至認為曹操就是在佔有主場優勢的情況下進行排兵佈陣,使得袁紹雷霆一擊沒能得逞,而後手頭的2萬兵既可以充當阻擊,又可以作為決死拼殺,保存實力圖東山再起的籌碼,如此安排是非常得當的。

若是沒有這樣的可靠軍力,又被龐大軍團負累,相信袁紹會很高興地殺過來了。

這個想法可以參考曹操見馬超增兵的喜悅。


鴻哥iouyh福小鋪


這個其實不難解。軍糧不夠,或者說那幾天能到前線的軍糧不足。只夠那兩萬兵力使用,還有點上頓不接下頓。許攸投曹操時候就直接問了曹操的軍糧儲備。曹操的回答可見一般。

雖說青州軍戰力一般,改自黃巾軍。但以曹孟德的用兵能力和實際情況來看,肯定是能用就用,能帶就帶。即便不上前線,也有相當一部分外負責屯墾訓練。所以劉備佔汝南時候,曹操還是有餘力對付的。

可以說起初的官渡之戰,曹老闆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硬著頭皮上陣的。他們很明確會是決戰,但實際情況掣肘太多,那麼就直接帶上精銳生力軍。故,張合高覽才會直接撞到釘子,苦戰不下

實際上,曹操陣營,也有擔憂袁紹繞襲許昌洛陽的想法。如果這種情況出現,那麼青州兵可以起到作用,起碼能拖多久算多久,但是不可以指望。

最後歷史就是歷史,沒發生的就犯不著臆想了



夏涼648


《三國志》說曹操“受降卒三十餘萬”,這裡應分析“降卒”的具體概念。

黃巾軍及其餘部作戰採取的是流動戰法,一般不固守一城一地,因為那樣容易被朝廷的中央軍集中殲滅,所以喜歡“走到哪兒打到哪兒”。

這種流動式作戰帶來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隨軍家屬”如何妥善安置,黃巾軍及其餘部多是貧苦農民出身,一個人在外面造反,全家都有性命之憂,所以平時全家人都只能跟著,往往一個士兵後面就是一家甚至幾家人。黃巾軍起事時動不動就是“幾十萬”、“百萬”,這就容易理解了,這是其治下總人口的規模,不是作戰士兵的人數,後者往往是前者的幾分之一或十幾分之一。

所以,“受降卒三十萬”可以理解為接受投降的總人口有30多萬,包括男女老幼都在內,當然這在漢末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因為漢代鼎盛時人口雖然達到過5000萬以上,但到了漢末三國又銳減到1000多萬,30多萬也不少了,只是能從中挑選出來用於作戰的人不會太多。

曹操組建的這支“青州兵”有多少人?史書沒有記載,推測起來應該是1萬多人較為合理,為什麼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呢?這是因為,這些是青州的黃巾軍餘部,曹操在兗州收編他們,這些人的老家在北面不遠的青州,估計以後陸續逃亡的人不會少,所以曹操收編不了太多。

從後面的戰事發展情況看,曹操在兗州期間與陶謙作戰,與張邈、呂布交戰,經常受困於人馬不足的問題,為此徵徐州時還向袁紹借過兵,如果一開始就收編了數萬“青州兵”,這個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喜歡三國曆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本人2017年7月出版的新書《三國全史》上下卷,噹噹網暢銷新書,多次榮登噹噹網歷史類新書銷售周榜、月榜第1名。


南門太守


哪有30萬青州兵啊,攻破兗州,曹操一共接收了男女百萬餘口,降卒30餘萬,然後收其精銳整編為青州兵,這是魏書武紀上記載的,按當時黃巾軍那素質,估計撐死也就整編2、3萬人的精銳部隊而已。討伐黃巾軍時曹操拜騎都尉,手下也就幾千人,兗州之戰到官渡之戰不過數年,按照東漢末年的人口增長速度,官渡之戰時,曹操的整體兵力不會超過10萬,能戰的起碼還要打個折,加上當時曹操實際控制了整個中原和淮南,西有馬騰,東有孫策,南面還有劉表,這些地方都需要兵力部署。不像袁紹實際控制了整個河北,可以傾巢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