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索瑪花開 億元產業拔地而起

4月的大涼山,遍地生機盎然。在大涼山腹地的昭覺縣四開鄉好谷村,連綿的標準化種植大棚整齊排列。在大棚內,無土栽培的蔬菜長勢正旺,成熟的草莓鮮嫩欲滴。這裡是昭覺縣重點打造的產業扶貧項目——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

作為以高山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同時開展產地加工、農旅結合建設的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園區,自2018年落地以來,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就像一朵盛開的索瑪花,為當地帶來脫貧奔康、鄉村振興的希望與動力。

​智慧農業索瑪花開 億元產業拔地而起


現代農業園落地,億元產業拔地而起

“再過一個月,園區內第一批種植的150畝包菜將迎來成熟季,屆時,這片以生態農業理念為指導,採用智能水肥一體系統等現代種植模式培育而成的包菜將會進入北京、深圳、重慶、廣州等地的農產品市場,端上大都市的餐桌!”4月15日,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總經理趙繼飛高興地告訴記者,看著來自深山彝區的高品質蔬菜將被運往全國各地,非常興奮。

為何要選擇在貧困山區發展現代農業?趙繼飛告訴記者,這得益於昭覺縣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空氣、水源等自然資源好,很適合現代設施農業的發展。

​智慧農業索瑪花開 億元產業拔地而起


“昭覺縣還是涼山州東部5縣的交通樞紐,擁有樂西、西昭等在建高速,以及正規劃的從昭覺到普雄的貨運鐵路,多個區位優勢,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保障。”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陳遠智告訴記者。

與優質的區位和自然地理條件形成反差的是,當地農戶普遍缺乏現代化耕作技術,思想意識落後,導致農田產出低、收益低,貧困現象嚴重。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轉型發展等背景下,當地政府意識到,只有通過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產業支撐才能從根本上帶動農戶增收,實現脫貧奔康的目標。

2018年6月,一個總體規劃建設5000畝,計劃投資3.25億元,包括智能玻璃溫室、育苗室、培訓中心、種植大棚、露地蔬菜基地等設施,實現水肥一體與農業物聯網全覆蓋的現代農業產業園落地昭覺縣四開鄉好谷村。

從去年夏天第一批蔬菜從園區賣出,到現在園區已銷售各類蔬菜6000餘噸,實現銷售收入1800餘萬元。“園區建成後預計每年蔬菜年產量達到3.75萬餘噸,按照市場均價1.5元/斤計算,產值超過1億元。”趙繼飛說。

​智慧農業索瑪花開 億元產業拔地而起


建立多元益貧機制,貧困戶增收還能創業


這段時間,園區內佔地300畝的西門塔爾肉牛種養循環基地正在擴建,種植園區正開溝起壟,準備種植番茄、辣椒等多種蔬菜,工人們正在園區裡忙碌。

提供就業崗位,是園區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之一。趙繼飛告訴記者,現在園區內每天就有150人務工,幾乎都是來自周邊的農戶,其中貧困戶有60人左右。

“目前,園區內長期用工崗位58個,累計發放工資143.57萬元,人均收入24753元;短期用工崗位350餘個,累計發放工資182萬元,人均收入5200元。”趙繼飛說,待園區全部建成後,可提供長期崗位300餘個,短期崗位1000餘個,可實現農戶人均年增收2萬餘元。

​智慧農業索瑪花開 億元產業拔地而起


在土地流轉收入方面,目前,園區以完成5000畝土地流轉,帶動包括1200戶貧困戶在內的約3000戶農戶,每戶實現年增收1300餘元。

作為昭覺縣重點項目,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的不僅僅是周邊貧困村的增收致富。趙繼飛介紹,園區還鼓勵縣內其他貧困村入園發展,目前,已經有好古、洛爾、甲古、爾主等4個貧困村入園發展飛地經濟,惠及貧困戶335戶、1339人。“同時,我們還依託技術、銷路等優勢對火普、梭梭拉達、各莫井、俄爾阿莫等6個村級產業示範點進行託管經營,實現銷售收入90餘萬元,惠及貧困戶486戶、1905人。”

對於當地貧困戶來說,實現脫貧奔康不只依靠務工、土地流轉收入,如今,在當地,“創業”已經成為貧困戶間的熱門新詞。據瞭解,園區依託縣人社局、農業農村局及省農科院等單位和科研機構,合作建立農技專家工作站,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本地創業人才。園區建設以來每年培訓農戶1000餘人次,培養新型職業農民20餘人,鄉村農技人員7人。

趙繼飛介紹,目前已有8名貧困戶,通過園區培訓後回家自主創業,開展越夏蔬菜種植,實現畝產值8000餘元,戶均增收2.2萬餘元。

審核:聞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