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告訴你,經常最晚被接走的孩子,容易內向!

在《幼兒園》這個紀錄片裡,有一個叫做陳志鵬的小朋友,他的媽媽由於一些原因,每天總是最晚來接他,但是每一次,他都很早把東西收拾好,滿懷期待地等待著媽媽。

因為幼兒園有兩個門,所以在放學之後,他總是不停地在兩個門之間徘徊,生怕錯過媽媽。他從幼兒園裡熱熱鬧鬧等到人去樓空,可是媽媽還是沒有來。小小的他拎著自己的書包,隨著時間的逝去,眼裡的光逐漸暗淡下來,直到看到媽媽,才又重新開懷大笑。

很難想象,那些年紀小的孩子看著周圍的同學一個個地被接走,最後只剩下自己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又留下了什麼樣的痕跡?

有些家長以為晚接孩子不是一件大事,從來也不夠重視,其實,你不知道,晚接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影響。

研究告訴你,經常最晚被接走的孩子,容易內向!

晚接孩子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1. 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經過研究早接孩子放學和晚接孩子放學會對孩子性格的塑造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後,國外學者得出了一些數據。

基於此,有專家指出,一個班裡那些經常被最早接走的那些孩子,自信程度比其他孩子高;經常被最後接走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甚至有些沮喪、自卑。

曾經有個綜藝叫做《一年級》,裡面那個叫做陸煜琳的小女孩就是一個常常被晚接的孩子。她總是幫老師整理好教室,目送同學們一個個離去,最後自己搬著凳子坐在教室外面,對家長翹首以待。後來,她終於忍不住了,在爺爺來接他的時候,崩潰大哭,把自己忍受的委屈都哭了出來。

研究告訴你,經常最晚被接走的孩子,容易內向!

對孩子來說,家長來接他們的早晚等同於對他們的在乎程度。長期都是在別的小朋友被接走之後才等到家長來接,孩子的內心會產生一種自卑感,覺得自己是不被家長在乎和關注的,內心會滋生一種被遺棄感,而這種負面的情緒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長期如此,就給孩子的內心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研究告訴你,經常最晚被接走的孩子,容易內向!

2. 破壞孩子的規則意識

美國的心理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在一塊空地上較高的地點處搭起一個四周沒有任何遮擋物的平臺,並讓孩子在平臺上自由地玩。結果發現,孩子們只是在平臺上的小圈子裡玩,後來,實驗者們又在平臺的四周加固圍牆,這時候孩子們就四散到平臺的各個位置上了。

這個實驗說明,孩子天生具有對規則和界限心存敬畏,存在一定的界限和規則,更容易讓孩子有安全感,也有利於孩子更勇敢地去進行探索。

如果父母沒辦法達到“按時接孩子”的契約,會讓孩子覺得違背規則也沒什麼大不了。

那麼,因為對規則意識的漠視,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孩子看到別人手中的玩具,感覺喜歡,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搶過來;考試時三心二意,不能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試題;甚至長大了對工作也是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

而這些問題的產生,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重視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

研究告訴你,經常最晚被接走的孩子,容易內向!

3. 無法讓孩子養成正確的時間觀念

“快去睡覺,不早了。”

“好,我再看十分鐘。”

等到半小時之後,你看到孩子還在客廳看電視。其實,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催孩子起床,他會要求再多睡幾分鐘,讓他早點上學,他說心裡有數,不會遲到,結果拖拖拉拉,最後真的遲到了。

時間觀念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一個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遭遇失敗和挫折的概率遠遠高於其他人,是其他孩子的10倍之多。

所以對孩子時間觀念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我們更需要認識到的是,孩子的時間觀念在很多時候也是受父母的影響。如果孩子在放學鈴聲敲響後,還仍然讓孩子等待了很久,那麼你再怎麼和他強調遵守時間的必要性都無濟於事了。

給孩子提供一個現身說法,總好過幾百次空洞蒼白的說教。

研究告訴你,經常最晚被接走的孩子,容易內向!

家長應該怎麼做?

但是由於現在生活壓力很大,有時候父母也是不得已才晚接孩子,甚至有些孩子都是老人在接送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需要注意些什麼?

1. 溝通,促進親子間的關係

如果爸爸媽媽工作真的很忙,爺爺奶奶也沒有時間來幫忙帶孩子,必須得最晚來接孩子,那麼你就需要在接孩子的時候和他多進行溝通,這樣,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注,慢慢向你敞開心扉。

父母們不要問大而化之的問題,比如說“今天學了什麼啊?”,而是可以從小事著手,問問孩子的感受,比如你可以問孩子說“今天,你最喜歡做哪個遊戲啊?”、“今天老師有誇你嗎,誇你什麼了?”,用這種細節的事情來引導孩子向你開口,主動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給你,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和輕鬆,並且忘記之前的不愉快和沮喪感。

研究告訴你,經常最晚被接走的孩子,容易內向!

2. 儘量抽空親自接孩子

因為現在工作節奏很快,很多家長都沒辦法親自去接孩子,而把接送孩子的任務交託給老人。但是儘管如此,還是建議父母儘量每週能抽一天空親自去接孩子,畢竟,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還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舉動看似簡單,卻能孩子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之前,由於朋友工作很忙,所以很少親自去接孩子,但是每次離開家去上學的時候,孩子總會問媽媽:“媽媽,今天你能來接我嗎?”媽媽搖了搖頭,孩子就滿懷失望地走了,後來有一次她提前下班去接他,因為意想不到的驚喜,孩子的眼神都發光了,特別自豪地和朋友宣佈自己的媽媽來接他了,因為父母的出現,代表著對孩子的重視,他們會出現強烈的自尊感,而這也給孩子帶來自信。

研究告訴你,經常最晚被接走的孩子,容易內向!

晚接的孩子,總會讓孩子控制不住地胡思亂想,也總是給孩子帶去無盡的失望,這些傷害,就需要父母儘量不要總是讓孩子總是成為最後一個被接走的人。不要讓他們的眼神在羨慕別的小朋友被快樂地接走,只留下孤零零的自己中暗淡,不要讓他們在不斷的搜索父母身影而不得中失望,讓孩子們儘量在幸福的、能感受到愛的環境中快樂成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