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就疫情提出向中國索賠,經濟全球化落幕的訊號

隨著疫情的全球傳播加劇,自3月中旬以來,美國與其他國家將疫情責任歸咎中方並要求中方作出鉅額賠償的現象在增多,就連印度都加入到這個鬧劇之中來。

新冠疫情蔓延,竟然想到要向中國提出鉅額索賠,這顯然不可能得逞,將其視之為鬧劇,也未嘗不可。但是,對於這樣的鬧劇,不能僅僅看成是一個笑話。認真分析背後的深刻原因,嚴肅對待,採取有效的方式加以應對,這才是應取的態度。

外國就疫情提出向中國索賠,經濟全球化落幕的訊號

如果遇事只是哈哈一笑,總是把別人的言行當作笑話來看,真到事到臨頭之時,則是手足無措應對無方,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自己還真成了一個笑話。我們村的那個二楞子,就經常是這樣,無腦而輕薄,經常說這個是笑話,那個人很可笑,但最後呢,終其一生,就活成了人們眼中的笑話,其所作所為,只是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而已。

今年是農曆庚子年,外國因疫情蔓延而提出向中國鉅額索賠,很容易讓人想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之後的“庚子賠款”。1900年,也是農曆庚子年。

當年,李鴻章在與西方列強簽訂“庚子賠款”時,已經77歲,差不多已經到了油盡燈枯之時,但李鴻章還是不能不強撐老邁病衰之軀與西方列強周旋,在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之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李鴻間在離世之前,寫下臨終之詩: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寰海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李鴻章一生簽下許多不平等條約,對於李鴻章一生的功過是非,人們的爭議很多,但有一點不能否認,李鴻章對於時局還是有相當的洞察力的,現在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李鴻章提出來的。在120年前,李鴻章在離開人世之際,寫下的“寰海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這個警世之言,縱觀當今時勢,還是值得人們深思。

當前,疫情橫掃世界,其席捲之勢,是如此的猛烈,肯定會對人們形成強烈的震撼,人們在強烈的不安之中,一定會在心底產生波瀾,這時,很容易產生“求變”心理。

因此,正如很多人所分析的那樣,此次疫情巨浪,極有可能會對世界格局產生深遠影響,而這種深刻的影響顯然會超越疫情本身。因此,如何應對疫情後的世界格局,是當前必須思考的問題。

外國就疫情提出向中國索賠,經濟全球化落幕的訊號

這是一個嚴肅的大問題,一定不能讓幾聲輕薄而虛妄的笑聲給掩蓋了。

有一次,在白宮新冠病毒疫情新聞發佈會上,特朗普明確地說:“我們永遠不應該依賴外國為我們自己的生存手段……這場危機是凸顯了強大的國界和繁榮的製造業的重要性……過去三年,我們建立了完善的移民系統,並把製造業帶回了美國。現在,兩黨必須團結起來,把美國建設成為一個全面獨立的、繁榮的國家:能源獨立,製造業獨立,經濟獨立,國界主權獨立。美國永遠不會成為一個依賴國,將成為一個自豪、獨立、自強的國家。美國將推進商務,但不會依賴任何人……”

外國就疫情提出向中國索賠,經濟全球化落幕的訊號

特朗普的演講,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美國未來將獨立於全球供應鏈之外,逐步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國家。

這,是不是意味著經濟全球化的終結?

從2018年以來,市場一直在擔心全球供應鏈的瓦解,憂慮經濟全球化的倒退。而當前嚴重的疫情,一些國家因為疫情而被迫按下“暫停鍵”,社會經濟出現“冰凍”狀態,而且,因為疫情嚴重,醫療物資出現嚴重短缺,疫情無情地暴露了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極大的弱點:只要全球供應鏈上任何一個環節告急,就會火燒連營,而且經濟全球化並不能給一國的社會經濟建立安全保障。

這次洶湧的疫情,會不會加導致經濟全球化的瓦解?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如果經濟全球化終結,將會給中國帶來什麼?這已經不是一個所謂的“危中有機”所能回答的問題。

一些國家因為疫情蔓延而提出對中國提出鉅額索賠,現在的中國,當然不是1900年的中國,這種毫無道理的索賠,幾乎就是一個笑話。

然而,我們更應該清楚地看到,這種對中國索賠的聲音,產生一個深刻背景,就是否定經濟全球化而自然產生的怪聲。

聽到一些國家對中國進行鉅額索賠的雜音,我們隱約可以看到,經濟全球化的帷幕,可能正在緩緩落下。

外國就疫情提出向中國索賠,經濟全球化落幕的訊號

外國因疫情對中國提出鉅額索賠,這並不重要。經濟全球化落下帷幕,這就是一個極其嚴重的事件,將會產生極其嚴重的後果。

如果經濟全球化落下帷幕,那麼,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又將何去何從?現在,我們在討論世界格局時,可以依恃者,一個重要的支撐,是世界離不開中國。如果經濟全球化落幕,世界格局將會發生什麼變化,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又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