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人,在生活中我容易發怒”,或許是自身的情緒出了問題

女人要自立,才會有魅力!大家好,歡迎來到《女人的101節私家課》!

今天開始跟大家來聊一下情緒的相關話題。因為尤其是對於女孩子來說,情緒可以給我們動力動能,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好的情緒會帶給我們很多的歡樂,讓我們生活更加的有利,但壞情緒也是可以被我們所利用的。

一般女人在生活中會經歷3個角色,女孩、女人和母親。情緒對於女人來說是一種感受力。比如作為一個女人,如果我們感受到別人的感覺是什麼,然後用我們的情緒去包容別人,那就做到了一個母親的角色,能夠涵容自己的情緒以及他人的情緒。

“我是女人,在生活中我容易發怒”,或許是自身的情緒出了問題

而現實中人跟人的情緒又千差萬別。比如有些人天生是樂天派,那麼她快樂的能量就特別大。有些人是恐懼人格,那麼她的恐懼就時常會處在一個比較活躍的狀態。而有些人她就是喜歡觸景生情,情緒比較悲傷。比如像落英繽紛,其實是很美的。但是林黛玉看到了以後,引起她的悲傷,還要葬花寫了葬花詞。

而生活中這些情緒模式,往往會形成某種固定的神經通路,所以我們對某些事情的反應會比較激烈,而且還會不由自主地把一些人的行為詮釋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好藉此產生我們想要體會到的負面感受。

“我是女人,在生活中我容易發怒”,或許是自身的情緒出了問題

比方說我有個朋友他去一家公司開會,大家開會開晚了,誤了飯點,沒有好好招待他吃飯,他就特別憤怒,覺得這家公司太不尊重他了,他們要商討業務合作,但竟然在這點事上都不能夠尊重他,所以他勃然大怒。這個人平常也算彬彬有禮,能夠自持的。為什麼碰到了吃飯過了底這件事就特別生氣?

後來他開始自我反省,他回顧生命中童年的時候,原來他的父親常常用不給他飯吃來懲罰他,他對父親其實充滿了憤怒,長大以後他有能力了,不會再被父親懲罰了。可是在某種場合之下,如果還是捱餓了,他從小對父親的積怨就全部湧了上來,就會發不成比例的脾氣,然後造成一些後遺症。

“我是女人,在生活中我容易發怒”,或許是自身的情緒出了問題

我們童年的某些事件主控了我們的反應模式,因此當我們的反應模式不合自己理想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回頭看一看,這件事跟對方的所作所為關係大嗎?是不是我們自己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所以如果你自己覺得深受情緒所困擾的話,在我們能夠把情緒的力量發揮出來,把負面情緒變成正面情緒之前,我們首先要認出負面情緒,可能跟我們自己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意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會讓我們在情緒當中能夠收回自己的力量。

“我是女人,在生活中我容易發怒”,或許是自身的情緒出了問題

所以每次我們有情緒的時候,我們需要帶著好奇心回來看看自己,到底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有剛剛說的那種潛在的情緒慣性模式在運作,我們是否願意為他負責,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長的開端。

好了,關於情緒的話題我們今天就聊到這裡,明天我們接著聊。也歡迎大家關注《女人的101節私家課》,收穫更多的女性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