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企业如何面对困难、满血复活?


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企业如何面对困难、满血复活?

随着2020年4月8日武汉的解封,中国迎来了后疫情时代。之所以称之为“后疫情时代”而不是“疫情后时代”,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也许会像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疟疾等病毒一样,与人类长期共存,要彻底消灭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因而,在后疫情时代,做好个人防护就要养成一种习惯,比如尽量少去人多聚集的地方,出门尽量戴口罩,回家后要保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等等。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比2003年的非典疫情来得更突然和更快的传播速度,至于病毒的起源到底是什么?在哪里?还需要给科学家们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而且是全球的科学家联手来研究,找不到全球的零号病人,新冠病毒就永远是个迷!


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企业如何面对困难、满血复活?

不管疫情如何结束,生活还得过,只不过经历了这一场疫情之后,让我们更加注意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对于自己的防护。从3月初开始,除湖北以外的省份,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复工复业,但由于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受到上下游生态链的影响,很多企业即使复工也无法正常复业。以武汉为例,武汉作为汽车产业配件的制造中心,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汽车生态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次疫情导致的整体封城,对于汽车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汽车企业已经复工,但由于武汉的封城造成产业链不能配套,也无法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全球产业链已经进入高度融合的时代,相互之间都有或高或低的依存度。比如特斯拉的上海生产工厂,比如苹果在中国的富士康生产基地,都会因为这一场疫情产生巨大的业务影响,轻者伤筋动骨,重者关门倒闭。这场疫情中,越是规模大的企业影响越是严重,很多企业已经不堪重负,不能正常发放人员工资,也有很多新创业公司宣布倒闭。疫情属于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病毒快速传播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任何人都不能怨天尤人,只能去想办法解决面临的困难。我们在近期的抖音视频中也可以看出,不仅仅是企业、个体户,就连政府的官员们也出来搞直播,销售当地的特色产品、农产品。可见,对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是一盘棋,没有地域和规模的区别,积极面对,绞尽脑汁想办法是正道。


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企业如何面对困难、满血复活?

工商业是一个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组织,人与商品的流动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从《清明上河图》也可以看到,古代的城市繁荣与现代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在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协会,最优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让各行各业尽快恢复到正常,一方面通过增加就业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产品与服务的流动创造税收。很多企业家或者小企业主在等待中观望,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以便能够抓住政策的红利进行正常或者扩大经营。支持政策肯定会有,比如目前扩大生猪饲养的政策就很多,在江苏,一头母猪的补贴已经达到700元,加上肥猪补贴、环保补贴等等,一个猪场下来能够拿到很多的政策性资金。但不是所有行业都能够有特殊的支持政策,企业主们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闲时养兵,做好人员培训、企业规划,做好人才梯队建设,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旦状况好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主动出击,收复失地,扩大地盘。


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企业如何面对困难、满血复活?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主赛道,在主业还没有做好的前提下,不要轻易进行多元化。多元化是美好的愿景,但也是个陷阱,很多做得很好的企业都是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进行多元化,结果死无葬身之地,雏鹰农牧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所以,作为企业主,不要轻易谈转换赛道的事情,除非你在主赛道已经是数一数二,否则极容易陷入增长的陷阱中。目前有很多企业没有足够重视战略,以为战略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即便是有战略,也是为了装点门面,花钱做一个高大上的用于对外宣传,而不是依据公司发展的最底层逻辑,实事求是制定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同时用强有力的执行力去推动战略的实施与落地。企业的战略就相当于人的理想,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载,除了吃喝睡觉娱乐的时间,其实也没有留下多少时间用于工作的。而作为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了目标,就相当于没有了前进的动力,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存在!后疫情时代,正好解决这些问题,包括绩效管理的研究、销售方法的改进、市场渠道的布局、生产管理的精细化等等。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平台的竞争,不是你自己打造平台让别人加入,就是你加入别人打造的平台。这就像人类的进化一样,从个体到集体,从部落到国家。一个平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离开了这个生态系统就很难生存。


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企业如何面对困难、满血复活?

社会在日新月异,即便没有这场疫情,很多外部环境也是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我们的沟通工具从手机时代进入到微信时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已经敏锐觉察到,微信也越来越不受待见,很多人已经不再对微信感兴趣,尤其是大量的微友在狂轰乱炸式卖东西、发广告、晒娃、晒美食、心灵鸡汤等,越来越多的人会去屏蔽、拉黑这些人,很多人也为此正在转向其他的沟通工具。那么,下一个媒体工具是什么?是微信的升级版?还是有新的工具涌现?这些都会成为盈利模式变化的因素,而嗅觉敏锐的企业主们也许早就已经已经在研发或者在去研发的路上。疫情是个筐,不能什么问题都往里装,属于我们自身应该反思的问题必要要从筐里拿出来正视,人的思维就像一座冰山,如果开发利用的好,你就拥有水面以下的海量思维方式,如果浅尝则止,你会永远浮于水面,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最底层的第一原理。


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企业如何面对困难、满血复活?

企业没有思想,但企业家有。在疫情最严重的期间,我们看到了华为去投资拥有5G及微波生态链上的企业,轻者数千万,重者数亿。我们都说疫情对我们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任正非先生好像没说过这一句话,而是积极捐款捐物,不仅帮助中国抗击疫情,也在援助全世界需要帮助的国家。2019年华为的营收858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6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6%;研发投入1317亿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15.3%。研发的大手笔投入奠定了华为未来的强大竞争力,尤其是其对于基础科学的研究,在华人企业中只能望其项背,无人能及!这就是企业家的顶级思维决定了企业成为顶级的竞争组织!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疫情下的那种消极及托辞。因此,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没有不景气的企业与产品,只有不景气的企业家与团队。


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企业如何面对困难、满血复活?

疫情只是一面镜子,是凸透镜、凹透镜还是平面镜,取决于你的心态!把疫情放大了,那就是凸透镜;没把疫情当回事,那就是凹透镜;客观理性看待疫情,那就是平面镜!心平气和面对当下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逃避,苦练内功,一旦出手,就会招招毙命!疫情是长期的,要走的路还很远,且走且珍惜!

Y\u0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