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有情,萬物有靈,讓我們一起,做有溫度的人

動物有情,萬物有靈

其實,萬物有靈。

《西頓動物記》的作者西頓一生熱愛野生動物,他講過一個春田狐的故事:

狐狸媽媽的家被人類搗毀,三個幼崽中兩個被當場打死,最小的那個被人類俘虜,用鐵鏈鎖在院子門口。

有幸逃脫的狐狸媽媽夜夜回來,試圖營救她的孩子。

但當她明白自己的牙齒再鋒利也咬不斷堅硬的鐵鎖時,絕望地在最後一天夜裡叼來有毒的食物,毒死了自己的孩子。

狐狸媽媽可能認為:失去了自由,生命就變得無意義。

在被人類蔑視的動物界,這樣的行為比比皆是:

前段時間,一頭母熊和它不到一歲的孩子一同被人類捕獲。

人們先把母熊的牙全部拔掉,以防取膽汁過程受傷。

然後又給它穿上了鐵馬甲,防止它因痛苦過度而自殺。

取過膽汁的母熊被放回了籠子裡,不想,令人震撼的一幕發生了:

它在人類走後,忽然一把抓住自己的孩子,狠狠地咬住它的喉嚨,直到小熊徹底嚥氣不再掙扎,才鬆了口。

隨後,母熊多次撞擊鐵籠而自殺……

動物有情,萬物有靈,讓我們一起,做有溫度的人

這是怎樣的悲憤和絕望?不敢想象。

萬物皆有靈性,那些被人類虐待和被殘殺的生命,它們憑什麼要受這樣的苦?

就是因為太倒黴,活在了人類統治星球的時代?

可是,在浩渺的生物進化史中,人又哪裡比其他動物高貴一絲一毫?

你也只是一個動物而已

人最可貴的品質,就是有慈悲心。

己所不欲,不施於人。

也不施於其他生命。

因為它們也會疼,會怕,會悲慼,會絕望。

更因為它們的存在,和我們息息相關。

如果地球上的物種一個接一個地滅絕,整個生態系統必然崩盤,人類也必將陪葬。

畢竟,人也只是一個動物而已。

所以,我們保護瀕危動物,不是像宣傳裡講的那樣高尚,是為了瀕危動物本身,根本上,我們是為了保護自己。

也只有我們在懷著愛和慈悲,和其他生命和諧共處時,我們才勉強可以算得上一個人,一個有良心和靈性的人。

如果不能善待與我們同居一個地球的其他生命,人類就算解決了瘟疫、饑荒、戰爭這些貌似偉大的命題,也依然是一群愚昧的野蠻人。

你的每一次轉發,

都可能讓一隻熊迴歸山野,

讓一隻兔子免於受罪,

讓一隻穿山甲得以倖存……

我們一起,做有溫度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