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就是36天,她让青春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

湖南长安网4月15日讯 (通讯员 王锦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益阳市赫山区司法局桃花仑司法所原指导员(现任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冯曦克服剖腹产身体欠佳困难,主动请缨,下沉社区,把1岁多的儿子送到奶奶家,让自己全身心投入这场战“疫”,一干就是36天。她凭借一个群、一张码、一句话、一把葱、一份倡议,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人民群众,让青春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

一个群,架起干群连心桥

“搭帮小冯,给我们建起了业主微信群,像找到了组织。”桃花仑街道某小区居民肖奶奶逢人便说。1月25日,冯曦进入该小区值守。这是个老小区,人员较为复杂,业主群一直未建起来。为及时进行外来人员摸排和防疫宣传,冯曦在短短几天时间就建起了业主微信群,利用“统计助手”小程序,制作《某小区疫情防控摸排表》,在微信群中迅速高效摸排外来人员,以往需要2天时间收集的信息,仅在6小时内就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量。同时,她通过微信群及时准确发布调度令、疫情防控信息和涉疫法律知识等内容,让居民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疫情防控情况,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踩防控底线和法律红线。通过反复宣传,原本出门买菜说“戴什么口罩咯!”的大叔也戴上了口罩,并在小区门口耐心配合量体温。

一张码,方便居民进出门

“扫二维码很方便,这样既缩短了登记时间,又减少了登记时的感染风险。”小区居民纷纷点赞。有一天,冯曦正在街道巡逻,突然一个小区门口传来喧哗声,发现小区居民与值守人员发生冲突,她急忙上前询问情况。原来,小区居民刘某认为进出登记身份证号码会泄露自己的隐私,每次登记也很麻烦,所以与值守人员产生了冲突。冯曦耐心劝说,进行了合适的处理,化解了这场纠纷。小区住户很多,如何做好防控工作,又能省去大量繁琐的登记时间呢?冯曦突然想到了二维码登记。于是,她联系了一位小程序设计员,在小区门口贴上“进”、“出”二维码。小区居民经过个人信息录入后,每次进出只需扫码即可。小程序的后台会精准记录居民进出时间,并自动生成登记表,从而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质效。

一句话,缓解焦虑暖心窝

“不用怕,我们都在这里陪着你!”冯曦通过微信反复劝说小区在家隔离人员。为减轻隔离人员的焦虑,冯曦经常跟他们联系,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有一次,她得知一位隔离人员身体有些不适,便立即联系桃花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任人对其进行身体检查。排除感染可能后,冯曦和社区干部一起给其送去预防性中药,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冯曦多次跟隔离人员微信聊天,鼓励其坚定信心,不要害怕担心,终于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与担忧,稳定了情绪,帮助她顺利渡过了医学观察期。

一把葱,欢乐开怀全家人

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冯曦对处于医学观察期的人员既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又不失温柔以待。一天,冯曦接到隔离人员欧某的电话,原来她年迈的母亲一直胃口不好吃不下饭,她想为母亲做一道香葱煎蛋,可是线上购物平台买不到葱。当时疫情形势正是最严峻的时候,大家都尽量避免到人流集中的菜市场去,市场外的小摊也没有摆出来,冯曦辗转了几处地方,终于在一个小店买到了一把葱。收到葱的欧某惊喜万分,连忙在朋友圈晒图:感谢美女干警送来的葱,根根挺拔!欧某赶紧给老母亲做了可口的香葱煎蛋,全家人顿时欢乐开怀。

一份倡议,宣传教育效果佳

“这场战疫,是我们每个人的战役,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冯曦充分利用微信、电话等,及时向每名社区矫正对象推送《倡议书》,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增强其防范意识,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利用湖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实现与社区矫正对象“非接触式”监管。由于防控措施得力,桃花仑街道34名社区矫正对象没有出现脱管漏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情形。

冯曦的“五个一”换来了群众的肯定和赞赏。小区业主的一盒卤味儿、门店老板的几个口罩、隔离人员的几瓶酒精,满满都是心意。她说:“防疫物资够,谢谢你们的心意!”

随着疫情的好转,冯曦也露出了笑颜:“愿尽全力,换你们每一个如花笑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