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漲價了為什麼火腿腸還是一根一塊錢?雙匯發展市值達1030億元

今年豬肉大漲,一斤要二三十元,很多人驚呼,現在窮得連豬肉都吃不起了。不僅如此,連豬肉相關的產品也漲價了,如火腿腸,從2018年底到現在,中國最大的火腿腸企業漯河雙彙集團已經漲價三次了。

當然,由於火腿腸的提價幅度比較小和方式比較隱蔽,如稍微減少分量,很多消費者因此沒有察覺,於是還問道,為什麼豬肉漲價了,火腿腸還是一元一根。

豬肉漲價了為什麼火腿腸還是一根一塊錢?雙匯發展市值達1030億元


不過和豬肉狂漲相比,雙匯火腿腸的漲價幅度是很小的,主要原因有兩個,1,雙匯擁有很大的冷凍肉庫,可以在豬肉價格低的時候大量進貨,2,雙匯收購了國外的豬肉企業,可以從國外進口價格低的豬肉。

2013年9月26日,中國雙匯國際與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聯合宣佈收購完成,從此史密斯菲爾德將作為雙匯的全資子公司運營。這次收購雙匯付出總金額高達71億美元,其中收購股份支付47億美元,此外承擔史密斯菲爾德24億美元的債務。

史密斯菲爾德是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商,而美國的豬肉比中國低,雙匯收購它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可以從美國進口便宜的豬肉。截至2019年11月28日,雙匯發展的市值是1030億元。

豬肉漲價了為什麼火腿腸還是一根一塊錢?雙匯發展市值達1030億元


2018年,雙匯發展實現營業額489.32億元,同比2017年下降3.25 %,實現利潤總額63.32億元,同比2017年上升9.94 %,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15億元,同比2017年上升13.78%。營業額下降,而淨利潤卻上升,說明雙匯火腿腸的淨利潤率上升。

目前雙匯的董事長是萬隆,根據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他的財富達14億美元,被稱為中國肉類工業教父。

這家中國知名的火腿腸企業,實際上已經有60多年曆史了。1958年7月 雙彙集團的前身——漯河市冷倉成立,1969年4月,公司改名為漯河市肉類聯合加工廠。1984年7月,萬隆當選廠長,1992年2月,第一支雙匯牌火腿腸問世,1994年1月,合資成立華懋雙彙集團有限公司。在中國,類似的肉聯廠有成千上萬家,漯河市肉類聯合加工廠能在其中脫穎而出,萬隆功不可沒。

豬肉漲價了為什麼火腿腸還是一根一塊錢?雙匯發展市值達1030億元


1940年4月,萬隆出生於漯河。1960年,他高中沒畢業就去當了鐵道兵,入伍5年後,1968年他復員,去到雙彙集團的前身—漯河肉聯廠工作。1984年,萬隆當選廠長。上臺之後,因為公司裡很多人都是外行,有各種背景,一天到晚不願意幹累活,萬隆頂住壓力把他們都換掉。

剛接手漯河肉聯廠時,工廠正瀕臨倒閉,萬隆力排爭議,決定咬牙上了當時全國最先進的火腿腸生產線。該項目投資高達1600萬,萬隆從日本、德國、瑞士、丹麥、奧地利買來世界一流的自動化設備,壓上工廠的全部身家。1992年,雙匯火腿腸問世,奠定了未來成功的基礎。

從1968年到2019年,萬隆在漯河肉聯廠和雙彙集團工作了51年,成為了中國最有名和最富有的屠夫。現在的他,已經79歲,正準備退休。2018年8月,萬隆的兩個兒子在短短一週內先後進入雙匯核心決策層,準備完成權力交接,其中長子萬洪建今年50歲,次子萬宏偉4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