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空山寂,明月來相照

夜靜空山寂,明月來相照

也許看多了草木凋零,見了太多人的說走就走,內心對生命的無常反而多了一份豁達。

時光會老,人亦會老,生與死一直是個哲學話題,而我更相信宗教式的因果輪迴,相信死後的世界有天堂,有地獄,業力也將隨著生與死再次輪迴。

比起老與死,我更害怕活著的那種不穩定氣息,人至中年,最怕自己會沉淪,倒不害怕沉溺於雞零狗碎的日常,而是怕自己變成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如干癟的鹹菜,所有飽滿的汁水都被風乾,鹹膩膩的令人生厭。

偶爾會陷在夢魘中,有前世的魂魄,冷而凌冽的殺了過來,對生命中的過往進行追問,使我漸漸明白,原來一切都來過了,一切都已是過去。唯一能做的,是與精神中的靈魂相認相親,向彼此做著交代。

看梵.高的畫,向日葵和大片大片的麥田,金色是多麼龐大,卻無法安放一個無處可去的靈魂,黑夜的天際佈滿了奇異的色彩,卻也沒有照亮他心中開出的花,他如驚雷炸裂般的奔潰和不安,都屬於寂靜無聲的夜,直到對著自己的槍口冷笑、按下,他真的別無他路。

中年後,我理解了他的極致、藐視、如獸一般的凜冽。

年少時總是倔強的昂著頭,懟天懟地不認輸,如今卻只願姿態低一些、再低一些,把頭低到塵埃裡去,便看見了自己。

漸漸遠離了人群,有一些刻意想獨處。是的,寧肯不發一言,也絕不要去試探人性,因為它比人心還不堪一擊。不需要傾訴了,更願意獨自吞下。

一個朋友說:你原來是個透明的人,有一顆透明的心,現在卻越來越看不透你了!

看不透挺好的,有些秘而不宣的東西,只適合自己和明月相交,而我也終於和一切都保留了距離。

距離讓人乾淨,一直在清空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屏蔽一些糾纏的人事,內在的潔癖,隔離著沾著人氣的髒,心機和謊言與我而言都泛著腐朽的味道,何不遠離呢!

暮秋的午後,欣賞弘一法師圓寂前的四字禪語“悲欣交集”,字中的氣場擊中了我,只感覺無量的空與靜,卻瞬間令我熱淚盈眶,大師生前曾每日抄經,亦用自己的血書寫經書,只為可以渡人,這大慈悲的意念永不會散去!

很多個夜,沿著內心的路曲曲折折的探尋,終究發現,人生很多時候都是絕地逢生,沒有退路,硬生生的撕開光陰的碎片,看到的全是人世間的悲欣交集啊。

無論是相聚,還是離散,都交由命運安排,時間只是個概念,夜靜空山寂,有請明月來相照,何不過好此刻,只有過好了剎那,便是過好了一生!

自從喜歡了書畫,自己也開始學習畫畫,心底裡的美與哀愁,甚至是頹廢都有了去處,我讓自己保持了一個少年的純粹,一顆天真明亮的本心,筆下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都是天意吧,讓沸騰的火焰化成靜默的力量。

將更多時間留在廚房裡,越來越認識到生活的煙火是最奢侈的饋贈,是光陰雕刻的美意,我把對時光的一往情深,和自渡的力量,全都交給洗手煲湯的熱氣騰騰中。

就著一屋的香氣,寫滿了一紙清淡的文字,其實,內心的不安和寧靜是可以共生的。

一直迷戀有熱度、渾厚通達的靈魂,那種嚐遍人生百味後,卻將傷口輕輕掩上,用優雅的姿態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樣的人,心裡裝下了無邊無際的廣闊,讓人敬重。

其實每個人到最後都會活出一種況味,有人喜氣安穩,有人素淡凜然,有人嫵媚妖嬈,而我願如琉璃,清透而無言便已很好。

感謝自己過分的耽美,讓精神脈絡看起來沒有變的粗糲,人與時光一旦全力的交揉在一起,慢慢就有了溫度,有了質地,也有了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