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溺網絡 父母怎麼辦

節假日來了,孩子高興了,很多父母犯愁了:孩子一天到晚沉溺網絡,該怎麼辦啊?有的父母因此不斷和孩子發生衝突,規定時間孩子下不來網,有的強制關閉,有的乾脆停了網,有的打,有的罵……這樣做效果怎樣?沒有滿足的孩子會到外面的網吧。有的孩子幾天不回家。父母又犯愁了。於是,強制孩子去補課,試圖用這些來佔用孩子可能用於上網的時間。還有的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認為這樣孩子就沒有時間和條件接觸網絡了。煩惱的父母想盡辦法,結果卻適得其反,父母更加焦慮,和孩子的關係也更加惡化。在父母看來,自己的話,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對孩子煩透了,恨不得送出去;對孩子來說,父母不近人情,孩子也煩透了,恨不得離家出走。那麼,我們做父母的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們什麼地方錯了?

父母的出發點是對的,但是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錯了,有問題的不是網絡也不是孩子。改變孩子的想法也錯了。需要改變的是父母自己,因為焦慮困擾的是父母。我們做父母的改變了,那個我們眼裡有問題的孩子會跟著發生神奇的變化。

孩子沉溺網絡 父母怎麼辦

一、放低自己,喜歡孩子喜歡的,做孩子的夥伴

為什麼孩子不聽父母的話?那是因為父母沒有站在十幾歲孩子的角度,而是站在三、四十歲大人的角度反對和訓斥孩子,對立勢必產生對抗。父母應該換個角度,和孩子一起成長。把自己放低為十幾歲的孩子,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歡的遊戲,看孩子喜歡的書,和孩子有了同樣的興趣才會有同樣的話題,有了同樣的話題才會和孩子有說不完的話,這個時候孩子會發現你是他的夥伴、朋友,確信你不會打擊笑話他,才會對你產生徹底的信任和安全感,在這樣和諧的關係裡,你適當的建議他會樂意聽進去,而且會接受。這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我們之所以經常適得其反,是因為我們錯把十幾歲的孩子當做成人來對話,在孩子的世界裡,那是行不通的。

二、放棄不良嗜好,培養廣泛的興趣

父母身教重於言教,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健康的興趣有積極影響。為什麼孩子會沉溺網絡,是因為他感興趣,這同時也反映了孩子現實的興趣很狹窄。人們對於感興趣的東西總會樂此不疲,才會沉迷。如果現實生活有了一種更加感興趣的事情,孩子就會發生興趣的轉移。所以,家長要善於發現並和甚至要和孩子一起發展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比如讀書、寫作、製作、音樂、舞蹈、下棋、畫畫、打球、做手工等。如果你有菸酒賭博之類的不良嗜好,就難以產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尊重孩子,讓孩子充分體驗價值感和成就感

父母不要談網色變,網絡本身是信息化時代的學習交流工具。如果孩子在網絡學習,父母樂得開心,如果長時間玩遊戲,父母就會產生焦慮,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分析為什麼孩子喜歡玩遊戲。網絡遊戲也是一個舞臺,孩子可以在遊戲中化身為萬人膜拜的大俠,也可以擁有高超的能力,孩子體驗到現實無法獲得的尊重和成就感。如果現實中鬱悶、自卑,缺乏成就感,或者在父母那裡得不到尊重和認可,那麼網絡遊戲的吸引力就可想而知了。為什麼“士為知己者死”?尊重和自我實現(成就感)的需要是人的最高級的基本需求,為了這個,人都可以去死,可想而知孩子是多麼地渴望了

所以,家長在點滴生活中,注意尊重和鼓勵孩子,發現孩子的長處和閃光點,用心去培養孩子,讓他得到充分尊重和認可,孩子體會到成就感,那麼網遊對孩子的吸引力會減少。就像孩子餓的時候,飯菜誘惑力大;當他吃飽的時候,山珍海味可能都引不起他的興趣。因此,父母要時刻記住,不要讓孩子缺乏尊重和成就感。

孩子沉溺網絡 父母怎麼辦

四、滿足是智慧的拒絕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越是限制的東西就越渴望。所以,適當滿足對預防孩子成癮有幫助。在生活中,父母對孩子上網過多的限制甚至拒絕,反而讓他更加渴望,而且可能在他接觸網遊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對上網時間有所節制也是必須的,不可能無限地滿足。所以,上網要適當滿足。我們做父母的,很多時候想到的是拒絕,其實換個角度,適當滿足恰恰是一種更有效力的拒絕。

當孩子出現一些我們不喜歡的狀況時,我們做父母的嘗試著把問題轉向自己,試試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不過,改變不是朝夕,需要我們付出耐心、毅力還有愛。以上是個人看法,總結出來自省,希望對焦慮的父母們有幫助。你好,孩子就會好。反之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