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伙偶得“黑宝石”,在海边火煮“石头”,吓得龙王嫁女求平安

看民间故事,了解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欢迎各位网友,民间文学、民间故事爱好者关注《墙根故事》。——本故事源于民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看:

穷小伙偶得“黑宝石”,在海边火煮“石头”,吓得龙王嫁女求平安

莒州城南的凤凰山沟里,住着母子二人。母亲年约六旬,身体健壮。儿子名叫大牛,聪明伶俐,年方十八岁。母子二人靠大牛打柴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

一天,大牛腰插柴斧,肩扛扁担,去凤凰山打柴。来到山西坡路边,见树上有一只小黑鸟。这只小黑鸟的叫声,好听极了。大牛从小在山上打柴,什么鸟的叫声都听过,都没有这只小黑鸟的叫声好听。越听心里越恣,越听心里越发痒。从早上听到天黑,忘了回家吃饭。

忽然那只小黑鸟向东南方向飞去。直到大牛看不见了,才知道天黑了,扛着空扁担回了家。妈妈见了很生气,说道:“大牛呀,你也18岁的人了,怎么不知道过日子?我整天愁呀!咱们家穷,你到几时能说上个媳妇呀!”

第二天,大牛早起,心想,今天一定要多打柴,把昨天少打的补上。又到了昨天来的那条路上,远远听见那只鸟又在叫。狠狠心不去听,可是脚偏往那边走。不知不觉来到树下,见那只小鸟浑身墨黑,小巧玲珑,越叫越好听,也不怕他,几乎把大牛的魂都叫的乱跳。大牛听的入了迷,转眼之间又天黑了。

等那只小鸟飞走了,大牛空着扁担又回家了。他妈发了火,不给大牛饭吃;大牛不敢吃,一头躺在炕上睡去。

第三天,大牛天不亮就去山上打柴。老远就听见那只小鸟又在叫,他横下心,绕道走。上沟下崖的走了半天,还是走到了那条路边的小树下。那个鸟的叫声,使大牛听了好像腾云驾雾一般,直把人间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天还不黑,那只小鸟长叫一声,慢慢地向东南飞去。大牛决心跟它走,想追上捉住它。只见那只小鸟慢慢地飞呀飞呀,在大牛的前面只有十几步远,大牛怎么也追不上。

大牛爬山越岭,一直追到东南山山坡上,见那小黑鸟落在了一搂多粗的梧桐树上。大牛走近梧桐树,小黑鸟不见了。爬上树,也没找到。又往下爬,见树母半截的地方有一个小黑窟窿。伸手一摸,摸出一块闪闪发光的小黑石头来。下了树,把这小黑石头揣在怀里,回到家中。

妈妈见了大牛,拾起笤帚就要打。大牛跪下,母亲又不忍心打下去,只气得落泪。大牛说:“这三天我打不着柴,都怪这块小黑石头,它就是勾引我忘了打柴的小黑鸟。”说着从怀里掏出来。

灯光之下,母子二人越看越爱看。只见这块小石头,油奶奶的,黑中发亮,亮中放光,玲珑剔透。大牛他妈那一肚子火早就烟消云散了。

大牛说:“妈,这块小黑石头,一定是个宝贝,明天我去城里当铺,当当看。”大牛妈说:“天哪,孩子,咱这穷人家哪有那么大的福气。”

第二天,天刚亮,大牛怀揣小黑石奔莒州城而去。来到一家当铺前,举着小黑石,口喊当宝。当铺小伙计问他当多少?大牛说:“一千两银子!”小伙计气的把小黑石扔在柜台以外。

大牛心中疼极了,急忙拾起用手摸弄着说:“不值就不值,你为什么给往外扔?”二人争吵起来。

老掌柜出来了,问明原因,看了大牛手中的小黑石,馋得直往肚里咽唾沫。大牛转身就走。掌柜的连声叫喊:“宝客请回,宝客请回!”

大牛不理。掌柜的回到当铺,把个小伙计按倒地上,一顿好打。打得小伙计喊爹叫娘,引来很多人看热闹。大牛又跟在人后面听。只听掌柜的说:“你这畜生,有眼不识真宝。我非揍死你不可。”这一切大牛听得真切,心中有数了。

天色已晚,大牛又来到另一家当铺,这家当铺的小伙计和掌柜的正在打算盘算账。大牛手举小黑石说要当一万两银子。小伙计一听要当一万两银子,气得连连叫大牛快走快走。只见老掌柜的奸笑着说:“宝客,当八千吧!”大牛一听,心中暗想,要掉了价,忙改口说:“我得回家和俺妈商量商量。天快黑了,俺得走。”说完就走。

掌柜的送出门去,约他明日一定前来。大牛心想,我得回去偷听听他们说什么。这个掌柜的真识货,出口给八千两,看来真是个宝贝。

来到门外,只听里面在说话,小伙计问:“爹爹,刚才那块小黑石头,你为啥出那么高的价?”

老爹说:“孩子,你不识货,那是无价之宝,不但价值连城,就是东海龙王也弄不到手。那是墨雀石,是凤凰落脚踏的。要是拿它到东海边,放在小锅里添上水一煮,东海龙王准吓得连忙出来磕头作揖。咱要啥,龙王就得给啥。孩子,我想咱要弄到手后,去要龙王他三闺女给你做媳妇。你想吃啥有啥,穿啥有啥,要啥有啥。到那时咱也不开当铺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要记住,到了龙宫什么也不要,就要他那个小黑巴狗……”

大牛听到这里,喜得一气跑回家去。见了他妈妈,把听来的那些话,原原本本地对他妈妈说了,他妈妈半信半疑的。

第二天,大牛不去当铺了。早吃早饭带上小铁锅,揣上墨雀石,来到了东海边,支好锅,点上火就煮了起来。

听听小锅“支油支油”地响,大海也“支油支油”地响;只见小锅里冒热气,大海也冒热气;小锅开了冒浪头,大海热浪沸腾,东海的水象开了锅一样。这还了得,那些龙子龙孙,虾兵蟹将,龟孙王八那还受得了啊!

龙王慌忙出水,来到海边,向大牛深深地施礼,口称:“后生,休要再烧水,随我进宫,有话慢讲。”大牛取出墨雀石揣在怀里,随龙王进到宫里。只见一片琉璃瓦房,金碧辉煌,好不壮观。来到客厅,龙王盛情接待。摆上了山珍海味、美酒佳肴。龙王爷陪伴着大牛大喝起来。

这时进来了一只白鹅,一只大花公鸡,一只小黑巴狗。听听大白鹅“嘎—嘎—嘎”地连叫了三声,意思是: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了。大花公鸡就“喔—喔—喔”地叫了三声,意思是“真美呀真美,真美呀真美,真美呀真美!”小黑哈巴狗一面摆尾,一边摇头:“汪—汪—汪”地叫个不停,意思是:“漂亮极了,漂亮极了,漂亮极了。”然后一起走出客厅。

原来,这白鹅是龙王的大女儿,花公鸡是龙王的二女儿,小黑哈巴狗是龙王的三女儿。她们姐妹三人听说来了凡人进宫,都来客厅开开眼界。

大牛要走了,龙王对大牛说:“你这后生,想要什么东西尽管说。只要你不要再煮这块墨雀石,就是三座金山、银山、铜山,你都要我也舍得。”大牛说:“我不要钱。”龙王说:“除了不能要我的头,我宫中之物尽你要。”大牛说:“一言为定?”龙王说:“绝不后悔!”大牛说:“我要刚才来的小黑哈巴狗。”

龙王爷一听傻了眼,这是他的三女儿呀,我这不是成了老丈人了吗?他怎么能让女儿配凡人呢?只听龙王爷说:“那不行!”大牛说:“不行俺走,俺再去烧火煮。”龙王爷吓的说:“你千万别煮了,只有一件,你把这块墨雀石给我,我就让你带走小巴狗!”大牛连说:“谢龙王爷!”

大牛带着小黑哈巴狗回到家中,他妈喜得眉开眼笑。娘俩吃了几个黑豆饼子,喝了点水,大牛妈睡在锅门口;大牛和小巴狗睡在炕上。

晚上,娘儿俩说话:“妈,咱明天早上吃什么饭?”他妈想起了大牛对她讲好的话,忙说:“明天早上吃大米干饭熬猪肉。”

第二天一早,娘俩起来,敞开大锅一看,一锅热气腾腾的大米干饭,小锅里是香气扑鼻的肥猪肉。一连几天,牛肉包呀,羊肉包呀,糕点,白糖…… 老妈妈吃尽了人间美食,衣服也换上了崭新的。

大牛妈唯有一点不称心的是,小巴狗怎能和大牛成亲?大牛也想,天天和一个小巴狗睡在一起,不是那个味。

这一天早上,娘俩定好计。吃罢早饭,大牛说:“妈,我今天再去东南山打柴,不到天黑不回来。”他妈说:“我也上山看风光,不到天黑不进庄。”说完娘俩就走了。

这时,小哈巴狗脱去狗皮,放在炕上,变成一个天仙一样的大闺女,到锅台边做饭。只见大牛忽地进屋,扯住这个大闺女的手,他妈收起狗皮。只见龙王三女羞答答地站在地上,叫了声:“妈——” 直把个大牛妈喜得合不上嘴了。

从此,龙王三女和大牛结为夫妻,后生一男一女,享受人伦之乐。( 胡剑夫、蔡忠诚、刘明照 整理创作)

本民间文学作品由《墙根故事》团队主创人员宋成泰、刘明照、陈金鹏等整理创作的原创民间文学作品。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欢迎关注“墙根故事”,莒国文化,源远流长,精彩故事,与您分享。

编后:欢迎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也欢迎分享您身边的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