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南小鋼鍬“長”成大產業

鋼鍬,人們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工具,在灤南卻成為撬動特色經濟發展的有力槓桿,攪動一池春水。這裡生產的鋼鍬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高達85%,佔全國出口份額的90%以上。

一把小小的鋼鍬,究竟能演繹怎樣的傳奇?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中國鋼鍬小鎮”——灤南宋道口。

“中國鋼鍬小鎮”今昔

宋道口鎮,總人口5.3萬人,去年鋼鍬產業從業人員就有2.2萬人,年產鋼鍬及五金工具2.8億把,鋼鍬產業帶動全鎮41.5%的人口就業,人均年產1300萬把鋼鍬及五金工具。一組數字有力地證明了宋道口“中國鋼鍬小鎮”的名號名不虛傳。

那麼,為什麼鋼鍬產業單單能夠在這裡發展得風生水起呢?

其實,宋道口鋼鍬產業歷經了漫長的孕育過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該縣4位靠打鐵為業的農民從東北廉價購進了一批廢鋼鍬,憑藉簡陋的工具,敲的敲、焊的焊,一把把廢鋼鍬硬是在他們手裡變廢為寶,拿到市場上,售價與正宗廠家生產的正品一樣暢銷。精明的宋道口農民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其中,從最初一家一戶的家庭作坊式修理鋼鍬逐漸發展到製造鋼鍬。

“那時候,家裡四五個人,一天能做200把鍬!”鎮幹部曹潘東告訴記者。他說,當時,鍬是重要的勞動工具,宋道口生產的鍬質量好、用起來順手,銷路一直不愁。

到上世紀90年代,鋼鍬生產在宋道口逐漸形成規模,最多時有千餘家鋼鍬廠、軋片廠。但這些鋼鍬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低,同行之間又在人才、原料、市場、價格方面進行激烈的競爭,最後導致當地整個行業的大浪淘沙,絕大多數的鋼鍬企業被迫倒閉,只有一些技術水平高、客戶關係好、規模比較大的企業生存了下來。

2002年,宋道口鎮政府因勢利導,建立了鋼鍬工業園區,從此,鋼鍬產業進入規範化發展階段。園區佔地1300畝,形成了從廢舊道軌利用、鍬片軋製、鍬片後續加工以及相關行業發展齊全的產業鏈。2006年,宋道口鎮政府又將鋼鍬工業園區規劃擴大到3000畝,鋼鍬年產能進一步擴大。

從上世紀80年代初起步到新世紀形成主導產業,宋道口的鋼鍬產業,早已從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目前,灤南鋼鍬產業以宋道口鎮為中心,形成了擁有180多家企業、13家規模以上企業的大型產業集群,年產鋼鍬及五金工具2.8億把,產品涉及鋼鍬及農用五金工具、園林工具、園藝工具14大類1000多個品種,年實現營業收入110億元、利稅5.2億元。有26家企業具有自營出口權,產品出口到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近8000萬美元。集群內有“中國馳名商標”4個、“河北省著名商標”18個、省名牌產品6項、優質產品4項。2010年以來,唐山市燕南制鍬有限公司、唐山市騰飛五金工具製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被省工信廳認定為“河北省產業集群龍頭企業”。

2014年,宋道口鎮被省工信廳認定為“河北省鋼鍬產業名鎮。2017年宋道口鎮被省命名為培育類特色小鎮——中國鋼鍬小鎮。歷經40多年的市場磨鍊,灤南宋道口走出了一條“小鋼鍬、大戰略,小產品、大市場”的產業發展之路。

小鋼鍬闖入國際大市場

冷衝壓、打孔、打鋼印、卷褲、熱處理、前處理、噴塗……記者在燕南制鍬有限公司看到了一把把鋼鍬誕生的過程,也聆聽了一段段灤南鋼鍬發展的故事。

在公司的展廳裡,記者發現了一把鍬柄上刻有“APECCHINA2014”字樣的鋼鍬。總經理付長義告訴記者,2014年北京APEC會議召開時,21個經濟體領導人和代表在雁棲湖畔共同揮鍬剷土種下一片“亞太夥伴林”,“當時各位領導人手中握的就是我們生產的鋼鍬!”

作為灤南鋼鍬產業的領軍企業,有著20多年曆史的燕南擁有著多項中國鋼鍬行業的“第一”:第一個進行熱處理,大大增強了鋼鍬的硬度和彈性;第一個應用半自動化生產線,創造性地將打孔、打鋼印、卷褲和熱處理4道工序在一條生產線上完成,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吸引了美國、日本的同行專程前來學習;第一個採用靜電噴塗、第一個獲批自營進出口權、第一個參加廣交會……

從1995年創業之初只有三四種產品、全部內銷的模式,發展到現在的1200多種產品、出口達五六十個國家,燕南的發展過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灤南鋼鍬的發展之路。

1996年,是灤南鋼鍬第一次大規模走出國門,出口的目的地是非洲。當時,一位上海客戶帶一家貿易公司來到燕南公司,定了7萬多把鋼鍬。按照客戶的要求,鋼鍬必須經過熱處理程序,而這在當時國內的制鍬領域尚沒有先例。“客戶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追求。”燕南克服困難,高標準完成了訂單。

訂單成功交付後,還剩下了一部分鋼鍬,燕南就決定在國內市場銷售。當時國內市場上普通鋼鍬的售價是3元,沒想到,這批出口剩餘的鍬賣6元還供不應求!“這讓我們看到,好的產品是有廣闊的市場的,也促進了我們轉變生產經營模式。”經此,燕南鋼鍬一下打響了品牌,也摒棄了之前低成本低價格的模式,不斷把經過熱處理、精良包裝的、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產品推向市場。這也喚醒了燕南做自營進出口權的想法,公司於2002年在中國鋼鍬行業第一個拿到了自營進出口權。

而當年第一個與燕南合作的非洲客戶,時至今日,一直認可燕南的產品,20多年來合作未曾中斷。就在記者採訪時,又向燕南下了4萬把鋼鍬的訂單。

如果說第一次出口非洲是機緣巧合,那麼灤南鋼鍬打入歐美市場,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歐美的鋼鍬需求量非常大,有了之前出口成功的經驗和優質的產品,燕南把目光瞄準了歐美。從2004年開始,他們就帶著產品遠赴美國參加拉斯維加斯展會。可是,連續兩年,一筆訂單都沒有接到。“我不認為我們是無功而返,雖然沒有訂單,但是國外的客戶開始逐漸瞭解灤南鋼鍬了。”付長義說。第三年,轉機出現了,美國第三大連鎖超市決定與燕南合作,一筆訂單就是17萬把鋼鍬。和訂單一起到來的,除了喜悅還有更大的壓力:美國客戶的要求很嚴苛,之前山東一家公司與之合作,產品到美國後由於環境變化,木柄有些黴變,美方索賠高達300多萬元人民幣。

有了前車之鑑,燕南在生產這批產品時愈加嚴格,從採購環節就嚴把質量關,又加緊上馬了烘乾設備。功夫不負有心人,訂單按期交付之後,過硬的產品質量讓美國客戶豎起了大拇指,到現在,還一直與燕南合作。

隨著客戶需求的不斷增加和競爭的加劇,如今,鋼鍬也逐漸發展成高附加值的產品;技術,已經成為了產品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燕南有自己的研發團隊,人員全部來自一線,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在技術上接連突破:國際上,做一套鋼鍬模具的成本需要3萬元左右,而以燕南的技術,三四千元就能完成,而且品質一流。很多客戶看到他們的研發流程,心悅誠服。

據介紹,隨著宋道口鎮鋼鍬企業不斷創新發展,已經有超過10家企業擁有自己的實驗室和研發團隊,用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高顏值”帶來高收益

如果在你心中,鋼鍬還是像以前一樣大同小異、敲敲打打就能生產就大錯特錯了。

走進灤南舒適五金工具製造有限公司的展廳,彷彿走進了一個藝術品的展館,讓人不禁感嘆,如今的鋼鍬,竟有這麼多品種,竟擁有如此高的“顏值”。

“我們的產品全部出口,有自己的設計團隊,完全根據客戶的需要進行個性化定製,每一件產品都精益求精。”該公司副總經理劉輝告訴記者,為了提升鋼鍬品質,公司對生產工藝和流程進行改造和提升,邀請經驗豐富的專家深入生產一線,專題調研,深入研究,根據生產需求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再由技術團隊進行修改和完善。公司目前擁有多臺機器人自動化設備,產品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大大提高。

在提升品質的同時,公司還開始將目光聚焦到工業設計上,組建專門的設計團隊,對產品的顏值進行靚化提升。

“我覺得鋼鍬和人一樣,首先得有一定的顏值,這樣才能吸引顧客,引發他們的購買慾。”劉輝說,為了提升產品顏值,公司在積極培育自有設計團隊的同時,還與專業的設計機構進行合作,對產品的外觀和結構進行創新設計,強化產品特性,更好滿足客戶對品質生活的需求。“把外形、功能和情感融入鋼鍬設計中,不僅專注於將客戶的抽象概念變為現實,更致力於外觀與功能方面的完美平衡。”

據悉,目前公司擁有專利2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外觀設計專利12項,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

儘管在歐美市場上“中國製造”的商品越來越多,但中國品牌卻屈指可數,往往“有品無牌”。對此,公司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打造自有品牌,以高品質的產品輻射更大區域、贏得更多客戶。

為了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公司將自有品牌“SHARKATTACK”“老園丁”等商標在國際多個國家進行註冊。但商標並不等同於品牌,對於這一點,劉輝有著清醒的認識。“商標只是產品的標識,品牌才是產品和企業核心價值的體現。”為了提升品牌影響力,舒適公司專注客戶直接感受,積極採納客戶反饋意見,對產品進行不間斷的更新和完善。此外,更加註重售後服務。高品質產品和貼心服務在為公司贏得越來越多客戶的同時,也打開了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目前,在加拿大的超市,“SHARKATTACK”品牌已上市銷售,並廣受好評。

到2016年底,灤南鋼鍬產業獲得國家級區域品牌1項,省級區域品牌5項;小鎮企業註冊商標100多個,“根”“燕南”“燕洋”和“軍印”等4件商標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奔”“星月”“騰飛”“京唐”牌等18件商標獲得“河北省著名商標”稱號,唐山騰飛五金工具有限公司等13個產品獲得國家、省級信得過產品稱號。

截止到2017年,鎮內鋼鍬生產企業共獲得技術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等專利156項,金屬製件熱成型工藝及鹽浴淬火節水節能等兩項技術獲得國家科技成果獎,為鋼鍬生產發展奠定了科技基礎,增強了發展後勁。

打造世界最大鋼鍬生產基地

歷經40多年發展,從一家一戶的小作坊生產到如今形成180多家企業聚集的產業集群;從純手工的敲敲打打到高附加值的現代化產品;從粗陋的“傢伙什兒”到高顏值驚豔世界的工具,灤南鋼鍬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縣域特色經濟的代表。

“我們正在謀劃打造世界最大鋼鍬生產基地。”灤南縣發改局局長嶽天鵬告訴記者,灤南認真謀劃鋼鍬產業發展,加快推進鋼鍬及五金工具產業脫胎換骨、提質升級,編制了科學嚴謹、操作性強的發展規劃;以縣城東部灤南縣鋼鍬產業集群為基礎,以唐樂公路為軸線,西起王土大橋,東至灤南邊界,南北縱向延伸,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主要規劃能源區、材料區、生產區、生活區、服務區、物流區、科研區七大功能區。

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以鋼鍬產業為基礎,以宋道口鋼鍬產業園區為載體,以龍頭企業、重點項目為支撐,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優化資源配置,完善服務體系,改善發展環境,突出區域特色,加速產業聚集和轉型升級,培育和發展主業突出、特色鮮明、體系完整、環境友好、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推進鋼鍬及五金工具產業走上“生態、有序、集約、多樣、精細”發展之路。

走生態發展之路,把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作為整個產業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通過行業准入、推廣新能源、專項整治、在線監測、舉報查處等措施,倒逼企業抓好環境美化、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等工作,把鋼鍬及五金工具產業築成綠色產業。

走有序發展之路,嚴厲查處和堅決關停不達標企業,加快行業准入體系、行業管理體系和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社會監督作用,依法嚴厲打擊未批先建、冒牌侵權、惡意競爭、環境汙染、侵害職工權益等各類違法行為,把鋼鍬及五金工具產業築成規範產業。

走集約發展之路,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和園區發展戰略,支持跨地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資源整合和併購重組。支持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資,支持鋼鍬企業的大型化、集團化和專業化,支持發展上下游產業,促進鋼鍬及相關產業聚集發展,把鋼鍬及五金工具產業築成航母產業。

走多樣發展之路,在抓好技術升級的同時,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努力延伸產業鏈條,推動鋼鍬及五金工具產業由單一產品向生產園藝工具、軍用五金工具、小五金產品、廚用五金工具、農機配件、農用機械製造的多樣化轉變,形成主業突出、結構合理、產品多樣的新型裝備製造基地,把鋼鍬及五金工具產業築成彩虹產業。

走精細發展之路,鼓勵企業引進高端技術裝備,對傳統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開展產學研聯合和開發高端、精細、出口型產品,提高各類產品的附加值;引導企業應用信息化技術和現代管理模式,發展電子商務、開展網上網下產品配送和在外地設立營銷網點,爭創國內外知名品牌,拓展國外市場,把鋼鍬及五金工具產業築成高端產業。

“通過實現產業佈局升級、產品檔次升級、工藝裝備升級、產業集約升級、行業管理升級、節能減排升級、產業鏈升級,灤南鋼鍬產業將會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嶽天鵬局長對此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