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季是藥,過季是草:常見農產品一定要控制好收穫時期

常見農產品控制收穫時期和收穫方法許多農產品具有後熟期,如蘋果、香蕉、梨等農產品,這類產品可以在產品五六成熟或六七成熟的時期就採摘下來,以便長途運輸和長期貯存,並利用貯運技術合理分配銷售時間;不具有後熟期的農產品就必須等到其即將成熟時收穫,以保證產品的質量。藥材尤其如此,在中藥材採收中有著“當季是藥,過季是草”的說法。

當季是藥,過季是草:常見農產品一定要控制好收穫時期

天麻、天冬、白朮、黃精、葛根、何首烏等藥材,應於深秋或冬季採收,避免其發芽時消耗大量的養分;杜仲、黃柏、厚朴、桂皮等樹皮類藥,應在春夏之交植物生命力旺盛時採摘。採收方法同樣重要。

當季是藥,過季是草:常見農產品一定要控制好收穫時期

柑橘採收時要用圓頭果剪而不是尖頭果剪,保證果皮不會刮傷、刺傷;更不能將果實剪落地然後再撿入籮;還要注意將指甲修剪好,否則容易造成細小的傷痕。這些傷痕有時不易被發現,但對微生物入侵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