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廠”落戶雪域邊關!官兵不再為吃菜而發愁了

一邊吃著鮮嫩青綠的油麥菜,一邊遙望著四周蒼茫的雪山,駐守在新疆阿勒泰軍分區某邊防團白哈巴邊防連的司務長高飛虎感慨不已——

仲春時節,在冰封雪裹的西北邊防上吃到這麼新鮮的油麥菜,服役13年的他還是第一次。

“植物工廠”落戶雪域邊關!官兵不再為吃菜而發愁了

“沒有土壤和陽光,僅僅依靠營養液和光照就能茁壯生長,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高飛虎說,“蔬菜是雪域冬天的寶,前些年冬天吃不到新鮮蔬菜,只有土豆、蘿蔔、白菜‘老三樣’。”

為解決官兵的吃菜問題,各級都想了很多辦法,可這些辦法一到冬天就“失靈”。

“植物工廠”落戶雪域邊關!官兵不再為吃菜而發愁了

為此,該團協調新疆軍區引進“植物工廠”無土栽培技術。去年10月,新疆軍區為白哈巴邊防連援建的90平方米的 “植物工廠”正式落戶。今後即使大雪封山,連隊官兵們也能吃上綠色、有機、無公害的放心菜。

走進這樣的“植物工廠”並非易事,必須要戴好防護面罩、手套,穿上兩層防護服,並經過多重消毒程序,才被允許“進去”。

“植物工廠”落戶雪域邊關!官兵不再為吃菜而發愁了

穿著防護服,走進連隊90平方米的“植物工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在一個約0.6平方米鐵架上的泡沫盤裡,種著30顆小型生菜。蔬菜的頭頂沒有太陽、腳下沒有土壤,卻依然充滿綠意——這得益於頭頂的彩色LED燈和腳下的營養液。植物在燈光的照耀下,享受著營養液為它們準備的特別“飲食”,一天一天長大長高。

“植物工廠”落戶雪域邊關!官兵不再為吃菜而發愁了

呂川達說,植物“腳下”的營養液能及時有效地為其提供各種養分,也能最大限度滿足植物不同生長時期的營養要求,協調植物生長所需的水、肥、氣、溫等條件。

“植物工廠”落戶雪域邊關!官兵不再為吃菜而發愁了

從催芽到栽培再到最後收割,通過人工光源、調溫調溼等控制系統,實時對蔬菜的溫度、溼度、氣流、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要素進行自動監控調節,整個蔬菜的種植週期30天左右,而且可以一年四季不分晝夜地循環生長,總產量是自然環境下的幾十倍。

專家研究結果表明,連隊“植物工廠”生產的蔬菜,維生素和糖等的含量幾乎沒有變化,也檢測不到農藥、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植物工廠”落戶雪域邊關!官兵不再為吃菜而發愁了

目前,連隊“植物工廠”已擁有菠菜、油麥菜、孔雀菜等10餘種水培葉菜,滿足了連隊官兵日常生活需求。副連長呂川達介紹說,如今,邊關的發展日新月異,有了“植物工廠”,官兵冬季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戍邊守防的信念也更加堅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