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我國是應試教育大國,對孩子的考核和升學選拔方式僅侷限於一張卷子的筆試成績,因此在廣大中小學英語教師的課堂裡,我們老師們會經常忽視對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發現,閱讀和聽課是信息輸入的過程,筆試刷題和口語表達都屬於信息輸出,是在大量調取大腦中的已有信息進行加工和重組的過程。然而,通過聽課和閱讀而獲得信息輸入的數量和有效度決定了信息輸出的質量,而通過筆試刷題和口語表達對信息的大量提取和輸出也是在大腦中不斷鞏固和強化輸入的信息。因此在課堂上,老師大量設置口語訓練或演講訓練,對高效課堂打造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只要學生能將所學知識通過口語脫口而出的表達,也一定能很好落實在筆頭上。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什麼是課前三分鐘演講?

課前三分鐘演講,是高效課堂的打造方案中的重要環節,組織的好,將是課堂上非常亮眼的一個環節。課前演講,簡而言之,就是在課堂鈴聲響起之前的三分鐘,或課堂鈴聲響起之後的三分鐘內,讓學生輪流以值日演講的形式進行自主展示和自主學習的活動。課前演講一般控制在3-5分鐘時間,由老師監督、指導和評價,由學生自主實施的課堂教學形式。

課前三分鐘演講,在中小學英語課堂上,也可稱之為duty report,即值日報告。

為什麼要做課前三分鐘演講?

  • 1. 課前三分鐘演講能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

課間時間,學生的狀態是比較放鬆或興奮的,因此下一節課開始後,大多數學生都需要一段時間和過程來逐漸進入學習狀態,但是,這卻對高效課堂的打造不利。為了給學生課外減負,我們要將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主陣地完全放在課堂上,而一節課的教學時間僅有40分鐘,我們想對課堂的40分鐘要質量和教學成果,就需要對課堂內的每一分鐘時間進行精打細算,甚至“錙銖必較”。

對於英語和語文課堂來說,設置課前三分鐘演講環節,能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因為課前三分鐘演講既要有人管紀律,還有人負責演講,還有人負責提問,分工明確。同時,其他所有學生為了能回答演講後的提問,以及能完整複述全部演講內容,就不得不全神貫注的聆聽演講內容,並將關鍵詞速記在草稿本上,因此這是一個高度集中注意力且緊張的過程,能很容易讓所有學生都快速進入英語課堂的學習狀態。

  • 2. 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

根據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每個人都有著從低到高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每個人都有表現自己和被人肯定的需要,而只有能達成自我實現的需求後,人才會往更高的需求去邁進,那就是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needs)。現在的孩子大多衣食無憂,不存在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因此在這之上的需求,例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才是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採取教學手段來實現的,比如說採用交際性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和情景式教學法等。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根據美國緬因州國家實驗室研究得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告訴我們,聽講是最低效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要拒絕滿堂灌的英語課堂,應該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將課堂的主動權更多的還給學生,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和平臺來展示自己。而通過設置課前三分鐘演講,就是在給學生提供舞臺和機會來展示自己,不僅只佔用很少的課堂時間,而且也會因學生的獨特展示給課堂帶來很多趣味。課前三分鐘演講的環節,不僅能讓課堂高效,提升學生主動學習,演講以及管理的能力,還能讓學生不斷在展示自我中提升學習自信心。

  • 3. 課前三分鐘演講能訓練學生英語的演說能力。

演講能力是未來人才最重要的技能。在美國,從學前教育開始,學生都要接受系統的演講能力訓練,並在課堂上引入學生新奇或喜歡的東西,讓學生圍繞這個東西展開陳述,這是最常見的課堂show and tell的形式。而且在美國任何職務的當選都需要演講競聘,比如說我們熟知的奧巴馬,唐納德·特朗普,還有川普的女兒伊萬卡,這些偉大的人都是通過優秀的演說能力成功俘獲民心。

著名學者餘秋雨說“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機會從小學習演說表演,將來很難成為有魅力的社會角色。”伴隨人的一生,小到班長競選,中到職位競聘,大到著書立說四方講學,都需要優秀的演說能力,才能讓人逐步走上更高的人生舞臺。浙江大學校長鄭強院士能得到國內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背後的原因不排除他極強的演說天賦。因此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和平臺訓練演說能力。

  • 4. 課前三分鐘演講能訓練更多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速記能力,複述能力。

在課前三分鐘演講中,兩位學生在臺上展示演說內容,其實班上其他學生是壓力最大,且最高度集中注意力,也是最緊張的。因為他們為了能回答演講完成後所提的問題並且做到內容完全複述retelling,必須要將演講中所提到的一些關鍵詞句記錄下來。

這個課前三分鐘演講的過程,就類似於英語專業八級考試的過程。在大學裡,英語專業的大學生為了參加專業八級考試,他們需要鍛鍊一種很強的聽力速記能力。也就是考試開始時,直接發草稿紙和試卷,但是聽力試卷mini lecture卻是在聽力播放完畢後,因此學生在考試時需要將聽到的關鍵信息速記在草稿紙上,然後等著mini lecture考卷發下來後,才能根據草稿紙上的關鍵詞句和對聽力的整體把握來進行答題。這種根據專業八級聽力考試的訓練方式是最鍛鍊學生聽力、複述和速記能力的。而大量課前三分鐘演講訓練,也能完全達到這種訓練的效果。

  • 5. 促進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鞏固。

課前三分鐘演講的主題可以定為上個單元話題,學生的演講稿需圍繞該單元話題撰寫,並將所學知識儘可能度的運用在演講稿中,並交給組長和學科代表處進行錯誤修改和語言精煉,然後對演講稿進行完全背誦。這樣在課前三分鐘演講時,不僅演講的同學得到了自我演講能力展示,其他學生們也能在聽演講,記錄關鍵詞以及複述演講內容時,對上個單元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鞏固和記憶加深。

課前三分鐘演講如何組織安排?

1. 演講選題和內容安排

課前三分鐘演講的選題非常重要,老師要做好引導和安排工作。在演講內容設定不宜過難,以及超綱詞彙不宜過多的前提下,演講選題可以通過3個維度來進行:

  • 1.1 根據已學上個單元的話題來確定。這限定了演講範圍和內容,不僅學生的演講稿撰寫起來較簡單,還能對之前所學知識進行二次鞏固複習,這是最貼近考試大綱的,也是老師最喜歡的一種方式。這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複習工作是循序漸進且不知不覺中進行的,如果單獨開設已學知識的複習課,這不僅無趣,而且很浪費寶貴的在校課時。
  • 1.2 設定特定話題,讓學生圍繞設定的話題來進行創作演講內容。可以定話題為《世界趣味文化》,給每個組的學生定一個“國家”來準備演講內容,比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南非、日本、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每個國家都要圍繞著歷史、地理、美食、自然環境等趣味文化進行展開,並製作精美的課件ppt。但特定話題比較適合較高年級的中學生進行,因為這對詞彙量的要求較高,而且不利於其他同學複述retelling訓練。
  • 1.3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安排演講話題。這樣定演講話題,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也能增加課堂趣味性。但是太過於思維發散,因此不太好管控,如果我們老師們有足夠的課時,希望讓孩子們盡情的展示自我,也倒可以這樣操作。

對演講稿的處理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 第一、學生準備演講稿內容的題材不限。即可以是針砭時弊的議論文,也可以是講故事的記敘文,以及介紹某種事物或現象的說明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確定文體,但我們要告知學生不管採用哪種文體,都最好採用“總-分-總”三段劃分的格式;如果學生想用記敘文文體寫演講稿,我們可以多引導學生建立演講故事的5W1H思維模型,即Who(誰)、Where(什麼地點)、When(什麼時間)、Why(為什麼)、What(什麼事)、How(如何做)。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 第二、務必確保學生演講稿內容的高準確度。提前一週,老師要對學生的演講稿進行統一檢查,因為演講稿是需要逐字進行背誦的,因此如果內容錯誤,學生輸入的信息是錯誤的,產出也是錯誤的,不僅對該演講者的學習不利,對其他學生來說也會產生錯誤的輸入。這個演講稿的審閱,老師也可以安排組長和課代表進行雙批閱形式,讓學生參與修改和討論,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鍛鍊。
  • 第三、演講稿內容全背誦。帶稿演講是無法達到訓練學生演講能力的效果,因此老師需嚴格要求學生提前對演講稿進行全部流暢背誦,直到完全準備好後,才允許學生上場。老師要從一而終的做到拒絕學生帶稿上場,必須直接脫稿演講,否則會影響課前三分鐘演講後期的執行效果。

2. 學生演講次序安排

關於學生上臺演講的次序一定要安排得當。因為儘管老師會做演講方面的培訓,也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做的很好,在課前演講剛開始執行時,一定要讓學生能有好的表現,這樣才能激發後面的學生更踴躍積極的參與進來。一個好的計劃剛開始執行時,如果老師總是收到不好的效果,那麼也很難堅持下去。為了前期能有好的帶頭作用,因此可以提前先安排一些在英語能力和演講方面比較優秀的學生,他們的良好表現和示範,能為後面同學提供很好的演講模式和方法參照,並將這個優秀的課堂環節堅持做下去。當課前三分鐘演講環節進行2-3輪後,再根據小組順序和組員次序進行,便不會再出現大的問題。

3. 單次演講學生的人員安排

為了一學期能夠讓學生們有更多機會上臺展示,因此單次課前演講安排2名學生同時搭檔配合完成。

  • 3.1 一名學生專門負責演講和展示課件,以及板書生詞;
  • 3.2 另一名同學可以負責維持課前演講時的班級紀律;監督和督促學生對於演講內容的關鍵詞速記;以及在2遍演講完成後,針對演講內容提前設定的3個問題,挑選學生進行回答;最後挑選學生根據之前所記錄的關鍵詞進行演講內容複述retelling。
  • 3.3 在課前演講時,班級紀律一定要把控好,沒有好的紀律,效果會立馬大打折扣。不僅演講者的演講效果會被嚴重影響,其他學生聽演講的效果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老師務必要多安排一人配合演講者做好紀律管理。

4. 課前三分鐘演講時,其他學生的任務安排

  • 4.1 當課前三分鐘演講開始時,其他同學需快速拿出速記草稿本,並將演講中涉及的重點信息和關鍵詞,用最快的速度記錄下來。
  • 4.2 搶答演講者的搭檔所提出的三個問題;
  • 4.3 通過速記的關鍵詞句,對演講內容進行復述retelling;每次課前演講,3名學生將會被挑選來複述retelling;
  • 4.4 積極參與小組retelling活動,組內六名學生要輪流在小組內展示;

5. 課前三分鐘演講中各環節流程的時間分配和把控

對演講活動的時間控制非常重要,最好是在5分鐘以內。如果時間過長,會極大的影響教師當堂課課程的進度。因此我們要明確學生演講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時間限度,避免學生因過度表現,而出現耗費時間過長的情況。

  • 5.1 開課鈴聲響起前3分鐘,由演講者的搭檔負責提醒和安排全班學生就位,做好聽演講和速記的準備,並同時將生詞記錄在黑板上;
  • 5.2 演講的時間最好把控在1分半鐘,內容字數控制在150詞以內,將連續進行兩遍;
  • 5.3 提問的數量應控制在3個,控制在30秒之內完成;
  • 5.4 問答環節完畢後,可邀請1-3名同學將剛才所聽的演講內容,根據所速記的關鍵詞句,進行復述retelling展示,時間最好控制在1分鐘之內;
  • 5.5 (選擇進行)讓全班同學化整為零,在小組內挨個進行演講內容給你複述展示,時間控制在2分鐘之內;

6. 老師對學生要演講技能的培訓

老師希望學生有良好的展示和表現效果,就要對學生進行事前充分細緻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以下12個方面:

  • 6.1 演講流程要清晰化;
  • 6.2 演講內容的編纂與修訂過程如何標準化進行;
  • 6.3 演講時間如何控制;
  • 6.4 英語語音如何做到表達更漂亮;
  • 6.5 演講紀律如何維持好;
  • 6.6 演講時如何進行手勢動作語言;
  • 6.7 演講語速和音量如何把控;
  • 6.8 演講表達如何做到流暢和清晰;
  • 6.9 演講時,如何與聽眾眼神交流;
  • 6.10 演講者如何表現出激情昂揚的精神面貌;
  • 6.11 演講者與搭檔如何分工合作;
  • 6.12 演講質量如何考核與評價。

7. 演講課件製作

演講課件是否製作,要遵從學生的個人意願,不做強求。學生可在演講前提前製作好配套課件,輔助演講者更好的進行內容思想傳達,也能激發聽眾興趣。課件的模版最好是老師統一做好模版,學生根據模版來自行製作,但最好控制在5頁以內,在開始演講前,拷貝在教室電腦裡並打開,方便演講開始時直接使用。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8. 演講流程標準化

7天前需準備:

  • 8.1 定好話題;
  • 8.2 撰寫演講稿;
  • 8.3 修訂演講稿錯誤;
  • 8.4 準備精美配套課件;
  • 8.5 準備生詞板書;

3天前需做:

  • 8.6 熟練背誦演講稿;
  • 8.7 組長檢查背誦情況;

當天課間需做:

  • 8.8 打開課件;
  • 8.9 板書演講生詞;
  • 8.10 組織學生就位;
  • 8.11 督查學生資料準備;
  • 8.12 鞠躬敬禮;
  • 8.13 演講者開始2次展示;
  • 8.14 搭檔3個提問;
  • 8.15 搭檔抽人複述演講;
  • 8.16 輪流組內複述;
  • 8.17 演講者加分;
  • 8.18 演講結束;
  • 8.19 鞠躬敬禮;
  • 8.20 歸位上課;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課前三分鐘演講內容和課件案例分享(小初版)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如何評價學生的課前三分鐘演講?

任何教學方案的制定出來,都要有配套的評價體系來進行量化考核評比,否則該方案一定得不到有效且高效執行。

因此當我們開始採用課前三分鐘演講這樣一個課程環節時,我們一定要做到對學生的演講行為採取多維度量化考核和評價。雖然課前三分鐘演講的整個過程都在讓學生自主實施和管理,但老師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加分考核。在這裡我將為大家提供一張課前三分鐘演講的量化考核標準和維度的表格,老師在學生演講中對其進行評價和打分,然後將表格張貼於教室的展示欄裡,進行公示和歸納。

從理論到實踐,這8大方法,幫你打造高效課堂“課前三分鐘演講”

一學期後彙總起來,每個學生都會有3-4張評分表來展示這學期學生的演講能力提升記錄,能讓學生清楚看到自己的進步。如果老師做的足夠耐心細緻,將孩子三年的演講記錄表都整理出來,在孩子畢業時交還給他,這一定是非常讓人感動的。

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和西方現代人際關係教育奠基人戴爾·卡耐基都曾經談到過,演說能力和一個人未來事業發展是存在著緊密的強相關。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的主戰場,也是鍛鍊學生技能和陶冶學生精神生命的主陣地,因此鍛鍊提升學生的演說能力,應該發生在學校裡的每一節課中。

對於我們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方法之一——課前三分鐘演講,在此,已經分享完畢。我們可以選擇痛苦的堅持在“黑暗森林”裡研究和施行課堂改革演講方案,也可以選擇繼續處於“黑暗的舒適圈”,每日按部就班。作為教師,我們不僅在教書,也在育人。雖然可能只是我們的一小步改變,帶給學生的可能就是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本篇文章所有內容均為碼字原創,喜歡的朋友請“關注”和“轉發”哦!我會在“今日頭條”裡,繼續推出高質量的教育文章給大家。《Maple老師談教育》專門從事教育領域創作,謝謝關注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