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旷世大才女和那些酬诗相和的文坛男人们

薛涛是谁?她是成都家喻户晓的大才女。

府南河边穿过成都市区,来到锦江段。

在河流拐弯处,矗立着一个公园。

叫望江公园,而这座公园,

据说就是为薛涛所建。

薛涛的父亲薛郧在她14岁时离世,

留下她们孤儿寡母。

生活的现实把薛涛早早抛入自谋生路的境地。

豆蔻年华的她,迫于生计,

于贞元元年(785)薛涛被加入了载着官方编制的乐伎。

当时的乐伎是社交圈一个普遍的时尚,

主要在节日乐游啊,庆典宴会啊,

歌舞奏乐、侍宴赋诗、为人助兴。

乐伎的

社会地位的低下却也是不言而喻的。

有这样的事实令人玩味:

贞元五年薛涛被罚赴松州,

被安置在校书郎的岗位。

这是当时统略西南的节度使韦皋的功劳。

蜀地旷世大才女和那些酬诗相和的文坛男人们

在古代男人主导的政坛和文坛,

再也无法忽视薛涛的存在:

白居易、张籍、杜牧、刘禹锡、

元稹、王建、张祜等,

看到了薛涛,就仿佛在厚重的云彩里,

看到了一颗奇异的星星,

大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

韦皋、李德裕、段文昌等节度使都以诗人相待。


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

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

而上任前拜访这位成都的女校书,

也成了官场惯例。

这时元稹登场了。

公元809年,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

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

那时的他,刚刚为过逝的妻子写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

他久闻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

而薛涛与元稹一见面,

就被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

女人的爱情之火一经燃烧,就极为炽烈。

尽管她已经步入中年,但那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告诉她,

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

第二天,她满怀真情地写下了《池上双鸟》,

完全一副柔情万种的小女子神态。

当后来分别不可避免时,薛涛十分无奈。

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来的书信,

同样寄托着一份深情。

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寄托她相思之情的,

唯有一首首诗了。

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

她喜欢写四言绝句,律诗也常常只写八句,

因此经常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

于是她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

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

特别适合书写情书,人称薛涛笺。

蜀地旷世大才女和那些酬诗相和的文坛男人们

蜀地早就以出产精美的彩色纸张而闻名天下,

不过,薛涛对蜀纸加以了优化改进:

不仅督促工匠发展出更为丰富多变的染色,

而且将长卷大幅改裁为单叶小张,

每一叶小纸上仅仅能够题写一首诗;

还在成都浣花溪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

制成深红色精美的小彩笺。

这种粉红的小八行纸,多用于写情诗情书,

以寄托恋人之间的爱慕思念之意,

在当时及后世极为流传。


才子多情也花心,

但薛涛对他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

她朝思暮想,满怀的幽怨与渴盼,

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元稹离开薛涛后不久,

又纳妾安仙嫔,相好刘采春。

在薛涛刻骨铭心地思念他的时候,

跑到浙西与年轻貌美的刘采春热恋。

万念俱灰的才女校书,

谢了酒朋诗侣,穿上道袍,

隐居一隅,终身未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