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学写作133:第45回③赖府的脸面


读《红楼梦》学写作133:第45回③赖府的脸面


读《红楼梦》学写作133:第45回③赖府的脸面

李纨和凤姐正陪着赖嬷嬷说着话,“只见赖大家的来了,接着周瑞家的、张材家的都进来回事情。”这种突如其来的新事件插入,是曹师常用的转场技巧。看见赖大家的,凤姐就笑道:“媳妇来接婆婆了。”赖大家的笑道:“不是接他老人家,到是来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第四十五回由此进入第三个场景:“赖府的脸面”,归入贾府气运线。这段转场文字,由凤姐的一句玩笑开始,赖大家的回答进行转折,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无斧凿痕迹。

赖嬷嬷听了笑道:“可是我糊涂了,正紧说的话且不说,且说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熟。”这句话,是为了向读者解释为什么刚才赖嬷嬷一直没提所谓的“正紧说的话”。

赖嬷嬷接着说道“因为我们小子选了出来,众亲友要给他贺喜,少不得家里摆个酒。我想,摆一日酒,请这个也不是,请那个也不是。又想了一想,托主子的洪福,想不到的这样荣耀,就倾了家我也是愿意的。因此吩咐了他老子连摆三日。”

赖嬷嬷这一段话,信息量很大。先说因为自家孙子外放了州官,今非昔比,因此要热闹热闹。不好说自己家要摆酒,便假借“众亲友要给他贺喜”为由。赖家为了图省事,想把几拨人一起摆酒请了,便特意加上一句“托主子的洪福”,又考虑到不能过分省俭,让主子多心,所以最后补上一句“就倾了家我也是愿意的”,表示自己诚心要请主子,哪怕经济再困难,也要表达感谢。赖嬷嬷不愧贾府地位最高、情商也最高的老嬷嬷,说话滴水不漏。

接着,曹师安排赖嬷嬷介绍三日酒的安排。“头一日,在我们破园子里摆几席酒,一台戏,请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去散一日闷,外头大厅上一台戏,几席酒,请老爷们、爷们争争光。第二日再请亲友们。第三日再把我们的这两府里的伴儿们请一请。热闹三天,也是托着主子的洪福一场,光辉光辉。

”三日酒,三类不同的关系人,光大门楣、面面俱到。最后,依然用一句“托着主子的洪福一场,光辉光辉”作结,继续抬高贾府,自谦自抑。写到这里,读者其实已经感觉到,赖府此次大宴宾客,是综合实力强横的直接体现。

赖嬷嬷说完,李纨、凤姐都笑道:“多早晚的日子,我们必去,只怕老太太高兴要去,也定不得。”赖大家的忙道:“择了十四的日子,只看我们奶奶的老脸罢了。”这是赖家第一次提到脸面,还特指是赖嬷嬷的脸面。

凤姐笑道:“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直接声明自己不送贺礼、不留赏钱,不仅凤姐吝啬守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还从另一个角度,暗示贾府的现金流短缺,经济困难。

赖大家的笑道:“奶奶说哪里话,奶奶要赏,赏我们三二万两银子就有了。”赖嬷嬷则笑道:“我才去请老太太,也说去,可算我这脸还好。

”婆媳二人这番话已经不是自谦,是炫耀了。一个张口闭口“三二万两银子”,一个说刚刚来之前已经请动了贾母老太太。

赖嬷嬷说完,“又叮咛了一回”,方起身要走,因看见周瑞家的,便想起一事来,就说到:“可是还有一句话问奶奶,这周嫂子的儿子犯了什么不是,撵了他不用?”这又是一个看似自然的场景转折。凤姐笑着说:“正是我要告诉你媳妇,事情多,也忘了。赖嫂子回去,说给你老头子,两府里不许收留他小子,叫他各人去罢。”这番话,凤姐说得霸气从容,显露出长期上位者的尊严。

赖大家的只得答应着,周瑞家的忙跪下央求。这两位论身份,在贾府也不低,但显然在凤姐这儿完全没有“面子”,连句争辩求情的话都不敢讲。赖嬷嬷忙说:“什么事,说给我评评。”这就是有“面子”的好处,允许有面对面沟通解释的机会。曹师笔下对于人物动作、神情、语言的把握,妙到毫巅。

凤姐于是详细讲述了周瑞家小子的种种劣迹,无法无天。赖嬷嬷听罢笑道:“

我当什么事情,原来是为这个。奶奶听我说,他有不是,打他骂他,使他改过。撵了去,断乎使不得。”赖嬷嬷不仅能打听事情,还有能力左右凤姐的决策。这份“面子”的重量,更上层楼。

赖嬷嬷没有给凤姐留思考时间,而是继续说处理意见:“依我看,奶奶教导他几板子,以戒下次,仍旧留着他才是。不看他娘,要看太太。”看太太这句话,是赖嬷嬷的重点。事情如果不挑明了说,凤姐处理也就处理了。但赖嬷嬷这么当众一说,凤姐显然无法继续按自己的想法处理周瑞家的孩子,否则就是直接得罪了“王夫人”。赖嬷嬷老谋深算,抓住了这件事的软肋。凤姐听了,便向赖大家的说道:“既这样,打他四十棍,以后不许他吃酒。”赖大家的赶忙答应,“周瑞家的磕头起来,又要给赖嬷嬷磕头,赖大家的拉着方罢。”周瑞家的虽然是太太的陪房,但对于凤姐的影响力,几乎为零,所以这事她根本无法出面。两相对比,再次凸显赖嬷嬷在贾府的“面子”。同时,因为赖嬷嬷的插手,凤姐这件事情处理的不够果决,也为后文留下了隐患。

赖嬷嬷、赖大家的、周瑞家的一起告辞离开,李纨等人也就回到园中来。到了晚上,果然“凤姐命人找了许多旧收的画具出来,送至园中。宝钗等选了一回,各色东西,可用的只有一半,于是将那一半又开了单子,与凤姐去照样置买。”从李纨上门“化缘”诗社经费,直到现在,曹师才将之前宝钗与众人筹划帮惜春置办画具用品这一线索彻底闭合。第四十五回的第三个场景,到此结束。

去掉转场和过渡,整段场景其实只描写了赖家的“脸面”,一是孙子外派州官请大家去吃酒庆祝的脸面,二是举手之劳解救周瑞家儿子的脸面。虽然赖嬷嬷口口声声能有今天,全托主子的洪福,然而两家人的关系,最终却仍演变成主仆反目,令人唏嘘不已。曹师在这个场景中设下了多处伏笔,在后面的章回中会陆续显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