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的孩子很多,喜歡音樂的卻不多

學鋼琴的孩子很多,喜歡音樂的卻不多

Young Girls at the Piano | Pierre-Auguste Renoir

中國學習鋼琴的孩子很多,但是體會到音樂美好的卻不多。

我的孩子也是學習鋼琴的一員,最近孩子在鋼琴學習上一直煩惱。我觀察她的課堂,90%的時間在糾正非常細微的手勢和動作,曲目還沒有來得及分析就已經下課了。

這其實反映了很多國內鋼琴老師的心態,在技巧、動作的細節上非常嚴格,耗費時間,但是對於音樂的理解和音樂帶來的感受卻更為忽略。

作為一個在英語教育上從業超過 15 年的老師,這很容易讓我聯想到中國的英語課堂。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英語的課堂上老師願意為“現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式的區別”花上兩個小時。現在很多高考的語法題還孜孜不倦的考察這兩種時態的區別,但是卻很少讓孩子用英文卻解決一個問題,呈現一個觀點。

其實英語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以設計一個校園穿梭巴士線路改變的海報,可以整理一個加州夏令營的文檔,或者蒐集正在進行的中美貿易戰的新聞,可以閱讀小說,也可以寫情書。

英文的語言和中文有巨大的不同,讀到好的英文句子會驚歎另外一種語言的精妙。一段描寫,一段精確的觀點,一句雙關的廣告詞,都是英文。在看到What makes you you makes us us這個句子時,我們的老師願意講一小時補語的特點,也不願意帶著欣賞這個句子的簡潔和準確。

一個老師很少在英文中貫徹人文和語言的審美教育,就像鋼琴課上沒有音樂教育一樣。

大部分的鋼琴老師會糾結於學生的手型是否像握雞蛋,關節是否全部立起,坐姿是否是坐到琴凳三分之一處,而忽略這個曲子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我們會在什麼地方演奏這個曲子,這個曲子的來源是什麼。

就像一個寫作老師無數次的挑你的第三人稱單數錯誤,卻完全沒有注意到文章表達的觀點和思想。

音樂到底意味著哪種美好?音樂的背後是一種什麼樣的審美?音樂是一種什麼態度?她想表達的情感是什麼?

在我期待中,鋼琴課更多是關於音樂,更少關於技巧。英文課堂更多關於語言,更少關於規則。

鋼琴演奏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過去的五年孩子在鋼琴訓練上堅持的很辛苦,但是很可惜還沒有愛上音樂,或者對音樂知之甚少。

其實我讓孩子學習鋼琴並不是希望她未來成為專業的演奏者,只是希望她未來的生活中有音樂,有美的教育。我相信在中國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只是希望鋼琴成為她生活美好的一部分,而不是苦的一部分,99%的孩子不會走上專業的音樂道路,鋼琴是一種美好的愛好。

可惜,實現這個目標的鋼琴課堂並不多。鋼琴教育有改變的需要。

我們的教育太執著於苦,而沒有創造美好,如果不苦,我們就覺得不安,覺得技能訓練不應該是這樣,所以很多不苦的課程也要刻意變得苦。

糾正手型、掌握力度,這些本來是實現理解音樂的路徑,現在卻變成了鋼琴練習的全部,我們的鋼琴課堂在這些訓練中變得心安。我的建議是,讓鋼琴課變成一個音樂的課堂,變成一種美好的探索,真的沒有老師能夠實現這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