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怕痛又不敢做胃鏡?何不嘗試一下新技術!

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向好,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人們心底裡被壓抑良久的消費慾望逐漸被點燃。


老闆,來一份珍珠奶茶,我自己帶杯子了,請把它裝滿!疫情期間在家憋壞的“宅男”“宅女”的消費需求被禁錮在家,有些人揚言要“報復性消費”。其實,小編心裡也有這種想法,要把錯過的美食統統補回來火鍋,奶茶,擼串......滿足了味蕾,可是......胃,可經不起這樣報復性的飲食!自己過了嘴癮,卻苦了胃!


胃不好,怕痛又不敢做胃鏡?何不嘗試一下新技術!


俗話說 “十人九胃”,令人擔心的是胃病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胃部常見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胃癌、胃間質瘤、胃淋巴瘤等。

當出現上腹不適、噁心、嘔吐、反酸、噯氣、胃痛、食慾差等症狀時,消化內科醫生往往建議病人先行胃鏡檢查,明確具體疾病後,再決定接下來治療方案。

胃鏡檢查特點:胃鏡檢查是臨床明確胃病最精準的首選檢查方法。胃鏡檢查簡單、有效、精準,屬於侵入性檢查,部分患者接受度低。

對於排斥胃鏡檢查的患者而言是否有一種檢查手段,既能發現胃生了什麼毛病,也不痛苦易被患者接受呢現在就來讓小編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超聲科新推出的胃超聲造影檢查就能解決怕痛不敢做胃鏡的苦惱。

胃超聲造影檢查

胃超聲造影檢查有別於常規腹部超聲,檢查前需要空腹狀態下喝一杯營養早餐(超聲助顯劑),不僅可以充盈胃腔,而且有助於消除胃腔內氣體干擾。

胃超聲造影檢查按照賁門、胃底、胃體、胃竇、幽門的順序依次連貫掃查,不會遺漏胃部任何一個角落。

超聲經腹壁穿透胃前壁到胃腔再到胃後壁,不僅可以發現胃前、後壁上生長的東西,也可以觀察食物在胃內蠕動情況。

胃超聲造影檢查可以幫助臨床判斷病人胃痛的原因是胃黏膜發炎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檢查甚至可以發現胃壁上長了什麼東西,可以具體定位腫瘤生長在胃壁哪一層,根據腫瘤位於胃壁哪一層可以初步判斷腫瘤的性質。

胃超聲造影檢查適應證

  • 胃良性腫瘤:胃息肉、胃間質瘤、纖維瘤、血管瘤、脂肪瘤等
  • 胃惡性腫瘤:胃癌、胃淋巴瘤、胃平滑肌肉瘤等
  • 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 賁門失弛緩症、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 胃石症、胃內異物症、胃底靜脈曲張等
  • 胃超聲造影的臨床價值

    優點:胃超聲造影檢查具有非侵入性可重複性的優點,實用價值高,既能觀察和定位胃壁各層次病變,又能觀察胃功能情況。

    不足:胃超聲造影觀察胃黏膜層小病灶不如胃鏡清晰,且不能活檢胃黏膜組織

    互補:胃超聲造影可與胃鏡檢查相互補充,彌補了胃鏡不能觀察病變浸潤深度(胃癌TNM分期)、胃黏膜下病變及周圍組織病變,可廣泛用於胃部疾病的普查和隨訪。胃超聲造影檢查值得臨床廣泛開展。

    胃不好,怕痛又不敢做胃鏡?何不嘗試一下新技術!

    胃超聲造影檢查流程如下:

    1、請先至門診或病房處,讓就診醫生開胃超聲造影申請單。

    2、憑申請單至門診2樓超聲科登記處預約檢查時間。

    3、檢查前一日晚餐應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4、檢查當天上午空腹,嚴禁飲食。

    胃部疾病提倡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平時積極學習健康知識

    即不能不重視胃部健康,也不能恐懼胃部疾病

    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健康體檢

    胃部檢查可以及時瞭解胃部健康狀況,做到防患於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