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胃鏡、腸鏡、宮頸癌篩查,到底防癌體檢多久做一次?

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這樣自然容易遠離癌症。


人類和腫瘤的較量似乎是一場永遠沒有結局的影片。人類總想挖空心思地“掌控”腫瘤,而腫瘤偏偏狡猾多變,它總是給人類製造各種難題。腫瘤不僅牽涉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還會影響到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健康繁衍。


胃鏡、腸鏡、宮頸癌篩查,到底防癌體檢多久做一次?


在過去50年裡,世界各國都相繼制訂了與腫瘤相關的計劃,更是不惜投入重金於腫瘤領域研發,也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但略顯遺憾的是,腫瘤對人類的威脅並沒有減輕。


前不久,《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Oncology發佈了最新的全球癌症負擔報告,分析了全球195個國家29大類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和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因病損失的健康壽命年)等數據。報告顯示,過去的十年間,幾乎所有國家的癌症新發病例數都在增加,僅2017年,全球就有2450萬例新發癌症和960萬例癌症死亡。


“談攻克癌症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新療法、新藥物,將癌症變成可控的慢性病,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表示,癌症發病機制的複雜性決定了治療上的高度複雜性。


免疫逃逸讓腫瘤“有機可乘”


胃鏡、腸鏡、宮頸癌篩查,到底防癌體檢多久做一次?


那麼,癌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這也正是全世界科學家一直苦苦追尋、試圖解開的謎底。


以現有的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學敏認為,人類對癌症認識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科學家主要著眼於細胞週期開展工作。“正常的細胞都是有生長週期的,而腫瘤細胞的生長卻毫無節制,就像汽車到了十字路口看到紅燈,根本停不下來。”張學敏表示,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科學家們發明了化療藥物,應用於腫瘤內科治療方面,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因化療藥物不能區分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多數腫瘤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漸漸地,科學家們發現腫瘤的發生不僅僅是細胞週期的問題,

還與基因突變密切相關。這也是第二個階段的認識。隨後,腫瘤靶向藥物開始接連上市。


“相比化療藥物,靶向藥物可以使藥物在目標局部形成相對較高的濃度,從而在提高藥效的同時抑制毒副作用,減少對正常組織、細胞的傷害。”張學敏說,靶向藥物對於生命的延長作用也是有限的,並且還會出現耐藥性。


於是,科學家們對腫瘤的認識走向更深一步。他們發現因為免疫逃逸的發生才導致了腫瘤的出現,進而研發出腫瘤免疫治療藥物,並給臨床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喜,比如抑制PD-1/PD-L1通路的免疫抑制劑等。


“相比前兩個階段,這一階段屬於革命性的進展。”張學敏說,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就用他的親身“治癒”經歷讓更多人認識到免疫細胞治療的切實療效與無限可能。


但是,上述成果或許只是人類對腫瘤認識的“冰山一角”。


未來,哪個領域有可能把我們帶到對腫瘤認識的第四個階段?張學敏認為,“未來圍繞著基因突變、細胞異質性、細胞進化等方面的研究或許會給腫瘤認識帶來新的突破。”


應在腫瘤可逆階段“做文章”


胃鏡、腸鏡、宮頸癌篩查,到底防癌體檢多久做一次?


如果說在腫瘤治療方面取得進展是“步履維艱”的話,那麼在腫瘤早期進行有效的防控或許“大有作為”。


“早期發現腫瘤,不僅治療成本低,治療效果也會很顯著。”石遠凱說,很多早期實體腫瘤的五年生存率甚至達到95%以上。但遺憾的是,很多患者發現腫瘤時便已經是晚期。


以肺癌為例,美國肺癌的整體生存率只有17%,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有4%,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晚期肺癌患者較多。


但是,通常從正常細胞發展到危及生命的惡性腫瘤,大多都會經歷癌前病變階段,而從癌前病變發展成為侵襲性癌一般需要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癌前病變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具有可逆性。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能夠在癌前病變階段‘做文章’,就可能有效地阻止侵襲性癌症的發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書鈞呼籲,我國應該加大食管癌、胃癌、大腸癌等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方面的力度。


此外,程書鈞還強調,腫瘤是全身性疾病,不能只看成是孤立、局部的腫瘤問題。“我們的診療思路要從單純治療患者的腫瘤,逐漸過渡到治療帶腫瘤的患者,而不是僅僅考慮直接殺滅腫瘤的方法。”


防癌體檢也要個性與專業


當然,任何的早診早治手段都需要因人而異。


以肺癌為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張毅認為,長期吸菸、有腫瘤家族史、有職業暴露史等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肺癌檢查。即便是健康人群,也應該在40歲以後,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並一定要去專業機構進行諮詢。


那麼,是不是每年做一次防癌體檢就可以“萬事大吉”呢?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堅表示,

防癌體檢並不是每年都必須做,它講究個體化和有效性。醫生通常需要根據個體年齡、既往檢查結果等選擇合適的體檢間隔時間。


比如,胃鏡可以3年檢查一次,腸鏡可以5年檢查一次,鉬靶可以2年檢查一次,宮頸癌篩查可以根據情況3~5年檢查一次。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如果處於一種正常的狀態之下,不僅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生,也會降低其他疾病的發生。”石遠凱建議,每個人都擁有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這樣自然容易遠離癌症。


本文首發:科學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