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防疫一線 當好居民的貼心“守衛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一線的人大代表,我要履好職,為轄區居民服務好,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 剛剛過去的兩個月,是市人大代表錢萍工作以來所經歷的最不平凡的一段時光。

2月初,疫情下的蕪湖啟動了史上最嚴格的小區封閉管理。身為鏡湖區弋磯山街道荷塘社區黨委書記、社區主任的錢萍身先士卒,兩個多月來一直值守在荷塘社區防控一線,被居民們稱為“連軸轉”的社區書記。

“防疫是場硬仗。荷塘社區是老舊小區,出入口眾多,四通八達,外來人員結構複雜,疫情下,面臨的管控難度之大、任務之艱鉅是空前的。”從大年三十就開始一直在社區走訪摸排的錢萍,在接到上級疫情防控動員後,果斷提出搶先封閉社區、設立管控門崗的決策。

一群站在她身後的老黨員主動請纓。“沒有物業有社區,沒有人手有黨員,書記你放心!”“疫情當頭,義不容辭,我是老黨員,我一定要站第一崗!”78歲的仇恆英第一個報名,居民志願者李素英不甘落後。“我是黨員,我報名加入,什麼時候工作,請錢書記通知我!”黨齡58年的俞永娣,去年11月份剛做完手術,本該在家靜養的她,主動要求做志願者。1月29日,一聲動員令下,不到20分鐘,以老黨員帶頭的24名巾幗志願者聚集到錢萍周圍,凝成了一股力量。

2月1日,錢萍帶領志願者們連夜用有限的建築廢料封閉了轄區11個出入口;2月2日,荷塘社區又封閉了2個出入口,保留2個出口設置管控卡點,在全市率先實現無物管老舊小區封閉管理。黨員及居民志願者組成的全天候“守衛崗”,對出入居民登記、測體溫。錢萍從早晨6點鐘開始,就與卡點值守、人員網格動態滾動監控捆綁在了一起。

那是一段艱難的日子,社區所有工作人員起早貪黑,就著方便麵對付三餐。高度緊張讓錢萍和同事們忘了冷、餓、累。“外地回蕪人員排查登記、特殊人員的幫扶、社區消殺、統計報表,每日的工作我們做到細化,就是對7700多名居民的最大保障。”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向好中又有了新變化。“我們防控這根弦不敢松,面對復工迴流潮,很多暫住在我們轄區的外來人員歸來,需要再一次上門摸排梳理,利用網格化管理,對人員進行人口登記,也為未來的人口普查打基礎。”始終打提前戰的錢萍,在這一輪社區防控戰中仍然不敢有絲毫鬆懈。她的愛人也在一線值守,忙碌空隙兩人隔空互相打氣。上六年級的兒子在爺爺奶奶家度過這個超長的寒假。在兒子心裡,爸媽都是“棒棒的”。

“我們都心疼她,這姑娘太累了,一直戰鬥在一線,事無鉅細,什麼都要想到、都要管起來。”仇恆英老人對記者說,“人民代表人民選,選好人、辦好事,有像錢書記這樣的代表,老百姓就放心。”

“一場戰‘疫’就是一場大考,作為社區守門人,守住了居民的生活生產,守住了社會安定祥和,才能不辜負人民的信任。”錢萍說道。

蕪湖日報記者 陳旻 張永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