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文化济宁探源


始祖文化济宁探源 | 夷夏分野(下)


“夷”,最初仅指被黄帝族战俘的炎、蚩二族的参战族人,继而衍用于除统治族(黄族)以外的所有族人。相对于“中土”而言,夷人分布于四方,故称四夷。“四夷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总号也。”(《谷梁传序·疏》)

关于“戎”、“狄”、“貊”、“蛮”之说,则是黄帝以后的事情了。黄帝族将炎、蚩二族择其善者迁往四方,从而埋下以后长期战争的种子,有学者认为夏商周时期的对外冲突,许多是由蚩尤部族的后裔引起的,王献唐先生亦认为黄帝以后的战争均属炎、黄之争的余绪,从蚩尤族本属炎族的角度来讲,王献唐先生讲的确有道理。夏夷之间的分野,加深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使战争接连不断,这样就使夏夷之间的仇恨进一步加深,统治族对夷人恨之入骨,逐将夷人蔑视、丑化。“夷为炎族,黄帝以兵力驱逐占据其地,累为世患,古代征战,皆为炎、黄之战,所谓仇若敌者,皆指夷人。……夷训伤、训毁、训杀、训除、训诛、训灭、训平。若非仇敌,何以有杀伤之义,而杀伤之字何以音由夷转耶?”(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33页)。随着仇视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南、北、西三方的夷人,被统治族遂以犬、羊、狄、貊蔑称之,并演义出一些与之有关的故事。以“蛮”为例:

《后汉书·南蛮传》: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槃瓠。下令之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己,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室石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斑兰,语言侏离(注:蛮语)。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

如此将南蛮之祖描绘成狗,实则是蔑骂南蛮为狗族之人。在描绘羌狄时,也同样谩骂一通。以后遂以犬、戎、狄、貊等称呼南、西、北的三方夷人,而独东方称夷不变,实有原由。

以山东济宁为中心的鲁中南、鲁西南一带,是华夷混居之地,其中包括炎、蚩二族大部分未参加“中原逐鹿”的族人,他们与黄帝族人基本上没有多大的仇恨,且与黄帝族人均属原伏羲族群,又是近血统关系,因此,黄帝族人对于炎、蚩二族留居山东的族人就不能蔑视了,特别对于炎帝族人,在黄帝擒杀蚩尤之前,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利害冲突,炎族留居居民又没参加中原战争,故而,炎帝族人大多融合于黄帝统治族,因此,以后的华夏人亦称炎黄子孙。东方不被蔑视亦因于此。

作为方位的“夷”,专指东方,此时已失去了“夷”本来的意义。《后汉书·东夷传》注引《风俗通》:“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汉书·高帝纪》:“司马将兵北定楚地。”颜师古注:“,古夷字。”《山海经》以“仁羿”为“夷羿”,古文夷、仁皆作仁,《匡廖正俗》引《书》:“淮夷并兴。”夷下注:“一作仁。”因此可知,夷通仁。《孟子·尽心下》:“仁也者,人也。”《春秋繁露·仁义法》:“仁之为言人也。”等等,可知“仁”、“人”相通,仍含有“夷”、“人”相通之义,又山东半岛一带将“人”、“仁”、“夷”通呼为“寅”,亦可证一二。夷居东方,仁衣五行位在东,与夷相同,《论衡·验符》、《公羊传疏》、《五行传》均言东方曰仁。因“仁”作为方位意义时,与“五行”说及五常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可知,仁作为“夷”的延伸意义的出现是很晚的事情,当在春秋战国之际,或为汉代天人合一之旧说。因距史前年代较远,故不言之。

“夷”作为区域时,确有一个演变过程。相对于“中土”而言,最初仅指山东半岛。称为鸟夷,鸟、岛字通,故可称岛夷。山东丘岭以西均属中土范围,济宁及附近地区亦属中土之地。

首先,济宁一带是伏羲、炎帝、蚩尤、黄帝等部族的孕育之地,且在黄帝以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保持着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位,黄帝以后的古帝先王们大多由济宁迁徙到中原一带,包括帝喾、颛顼、尧、舜等人,其族属源头均在济宁,因此说,夏朝以前,济宁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更重要的是,济宁在当时是整个中原的统治中心,为了中原的统治,济宁地区原始族人源源不断地向中原迁徙,包括夏、商、周,奴隶制时期各族属的源头都与济宁有着无论如何也割不断的联系,此一中心地位,理当在中土范围之内。

其次,泰山,号称五岳之首,从人文历史之始,以后累代不绝,“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禅”(《史记·封禅书》)。《韩非子·十过》: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山”,“蚩尤在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螣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史记·封禅书》引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正义:“括地志云:梁父山在兖州泗水县北八十里也。”“云云山在兖州博野县西南三十里也。”梁父山在泗水北,云云山、社首山在曲阜北,亭亭山在蒙山东,泰山为济宁之北邻,因此,济宁之域不可能被排除于中土之外,并且综合各种资料对比,济宁自当为原始文明的统治中心。

再其次,看一看古代关于“四渎”的地望关系。古人以五岳、四渎确定“中国”之版图。从五岳看,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如论山高,泰山不为最,如论体阔,泰山亦不为最,为什么定为“五岳”之首呢?肯定是因为其距政治中心较近。“四渎”指的是黄河、济水、淮水、江水,其中“江水”在淮、济之间,《史记·殷本纪》引《汤诰》云:“古禹、皋陶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古代的“江”在济、淮之间,即指“泗”。此四渎所夹的中心区域恰好是济宁为中心的鲁中南、鲁西南一带。如果站在豫西为中心的中原看四渎,显然讲不通。因此说,以五岳定版图,鲁中南则为中土之东部,以四渎定版图,则济宁为其中心。

由以上三款,足证济宁之域为中土而非夷地。随着政治统治中心逐渐向中原转移,所谓的东夷,也由原来的夷人意义向方位及区域意义扩展,到夏、商、周三代时,夷所指的区域就相当大了。“居于黄河下游直到东北者称为东夷,居于江淮之间直到江南者则称为淮夷。”(田昌五《古代社会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济宁,作为后来人们所称东夷文化的中心,其文化脉络与中华原始文明相始终,或者说,中华原始文明的源头即在济宁。因此说,古代的济宁为中华原始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最突出的贡献。


选自《始祖文化济宁探源》彭庆涛 彭求实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