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未改名的"曲沃"

曲沃之名,始於西周初期。古晉國以絳山為宗,絳水(今沸泉)出絳山之南,沸湧而東,折向北經青玉峽,東流白石山,懸而為沃泉(今景明瀑布),九曲而北入於澮,縈迴盤旋,西流入汾。取其曲,取其沃,得名曲沃。據《讀修曲沃縣志》,因古曲沃城為名,古曲沃得名於境有沃水並縈迴盤旋,是為曲沃命名之由。

公元前1020年前後,叔虞故,其子燮父繼位,將國號改為晉,自號晉君,於晉水入澮之處建新都,取名曰翼(今曲沃縣與翼城縣接壤地帶)。

西周穆王年間(約公元前10世紀),晉成侯徙都曲沃(今縣城西南1公里處)。此間,歷成、厲、靖、釐、獻五世。

公元前811年,晉穆侯將國都遷於絳,後世稱“故絳”(今曲沃縣中東部和翼城縣西部一帶)。

公元前746年,穆侯之孫昭侯遷都於翼,公元前745年(周平王二十六年),封其叔成師(桓叔)於曲沃,號“沃國”。歷桓叔、莊伯、武公三世,曲沃漸成為晉國當時的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公元前724年,曲沃莊伯入翼殺孝侯,晉立鄂侯於鄂(“鄂”指晉之別都,時間較短)。鄂侯6年死,哀侯復都翼。

公元前716年,曲沃武公姬稱繼位,史稱晉武公。武公即位後,厲兵秣馬,整經略武,實力大大增強,於公元前679年代晉成功,定都曲沃。

公元前669年,晉獻公“聚邑曰絳”(此“絳”在原有“絳”的基礎上擴大了範圍,今天的曲沃約三分之二的地域在其內),次年遷都於此。歷獻、惠、懷、文、襄、靈、成7公。

公元前636年,晉獻公二公子重耳即位,史稱晉文公,定都曲沃(包括今天曲沃全境、翼城西部、侯馬東部),自此拉開了晉國稱霸150餘年的恢宏巨幕。

公元前585年(簡王元年),晉景公遷都新田,亦稱絳,後世稱“新絳”(今曲沃西、侯馬東)。歷景、厲、悼、平、昭、頃、定、出、哀、幽、烈、孝、靜13公。

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曲沃屬魏。

秦,置絳縣,曲沃屬之。

西漢,亦置絳縣,屬河東郡。

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改絳縣為絳邑縣,仍屬河東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曲沃縣,自此歷代縣名均不改。

北周建德年間徙治今縣城南1千米安吉村。

隋開皇十年(590)徙治今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