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TOB、TOC的探索和發展

今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地發展,技術和金融融合不斷深入。“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多向賦能”分論壇在浙江烏鎮成功召開,“金融科技阿布扎比節”在阿聯酋順利舉行。技術驅動金融創新的概念已經漸入人心,中國的金融科技,中國的智慧概念,中國的人工智能都是世界熱議的話題。

在安永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採納率指數》報告中,全球平均金融科技採納率為64%,而中國已超越美國、英國等國家達到87%,位居首位。

金融科技的TOB、TOC的探索和發展

我們時常認為中國金融科技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無論是技術還是應用已處於領先地位,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B2C金融科技遙遙領先,B2B金融科技剛剛起步

過去,金融科技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改變主要集中在To C領域。互聯網金融公司誕生、零售銀行轉型、普惠金融快速發展等,都離不開金融科技支持。同時也誕生了一批基於B2C金融科技的獨角獸企業。

相比國內,國外金融科技更廣泛的應用於B2B領域,湧現出許多優秀的B2B金融科技公司。例如,成立於2004年的Kabbage致力於為小型企業解決資金困難,其自主開發的自動化貸款平臺,可以在線處理借貸申請,十分鐘內企業最多可獲得25萬美元資金。對於Kabbage來說,其創新主要在於拋棄傳統線下企業調研的風控方法,而是基於企業客戶常用的在線金融和商業服務賬戶信息,包括商業支票賬戶、亞馬遜、Quickbooks、PayPal、Etsy等,實現快速、智能風控。

B2B金融科技雖然不如B2C金融科技性感,但是它們未來在金融服務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在企業數量方面,中小企業數量在世界大部分國家佔比均在80%以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末,中國中小企業36.9萬戶,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97.6%。

然而,根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底,貿易應收賬款、存貨及預付賬款規模合計近110萬億元,具有龐大的融資需求。2018年,應收賬款融資需求已超過13萬億元,但只有1萬億元融資需求得以滿足。B2B金融科技將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重要突破口。

二、恰逢其時,B2B金融科技迎來“高光時刻”

B2C金融科技的發展一方面得益於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圍繞C端的數據不斷積累。尤其是在個人借貸方面,個人數據為智能風控提供了底層支撐,最終幫助其實現快速借貸。

同樣的事情也正在企業端發生。當我們談企業數字化轉型時,本質上談的其實是企業內部組織架構、流程管理的數字化。因為企業軟件本地化部署價格昂貴,過去這是大型企業的權利。然而隨著公有云以及SaaS軟件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非本地化解決方案實現數字化。而企業數字化過程也將是企業線下的數據向雲端轉移的過程,公開透明,最終可以基於企業端數據發揮更大價值。

個人智能風控基於個人數據實現,同理,企業端數據的積累也將使企業智能風控成為現實。而企業智能風控的出現將降低中小企業風險評估成本,提高放貸效率。

TOB也好,TOC也罷,它們之間一樣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B2C金融科技戰役已經漸入高潮,無論是普惠金融、場景金融、消費金融等等,都為TOB的金融戰爭鋪墊了大量的C端數據,金融科技的探索和影響力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反過來作用到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相關的企業中去。

如B2C的金融科技時代誕生了惠刷卡、記賬管家、房貸計算器等相關的APP,讓金融鏈接個人,形成平臺效應。數百款的金融服務APP組成了及未科技的金融場景生態圈。

憑藉著產品平臺的巨大用戶數,及未科技(https://www.fintech.ai/)開始深入TOB領域,與銀行展開信用卡全生命週期管理的合作,並快速成為信用卡髮卡領域的領先服務商。

文章觀點來源已經標明,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