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

向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

当下,我们谈互联网工具应用都驾轻就熟,但要是说起数字经济与企业数字化改造仍旧是一头雾水。

那么到底是什么是数字经济?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改造?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改造?我们就这三个问题做些浅短分享。

向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

首先,理解什么是数字经济?

关于数字经济的解释有很多个版本,《20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给出的数字经济的定义是:数字经济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包含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

数字化产业包含:以IPv6、5G、数字终端、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为主等通信业,以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传感控制、智能硬件等为主的电子制造,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为主的新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互联网零售、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数字化产业。

产业数字化是指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为代表的新兴软件和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抛开晦涩难懂的技术名词解释,我们只需知道:

数字经济就是智能经济,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提高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为核心目标。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改造?

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目的就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目的-降低成本、进行资源精准配置、提升效率、增加附加值(数字资产)。前面几条都能够明白,关于“增加附加值(数字资产)”就很难理解了。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数字资产?

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数字资产(Digital asset)是经过二进制编码任何被授权使用的文本或媒体资源,包括文本内容、图片和多媒体。包括但不仅限于网站及其内容、应用软件、代码、电子文档、图片内容、媒体内容、电子货币、电子邮件账户及其内容、社交网络帐户及其关系和内容、云端服务帐户及其数据等等。偏向于数字经济中数字化产业。

百度百科从经济学角度给出定义,数字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数据形态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生产、经营或持有待售的可变资产。

目前数字资产在数字化产业变现能力非常强,但在产业数字化变现上却很一般,一方面源于产业对数字资产尚没有做出标准,另一方面受产业数字化改造进程和效果影响。

笔者看来,企业的数字资产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法定数字货币;二是数字化金融资产;三是各类可数字化资产(包括不动产、数据资产、知识产权、艺术品、奢侈品、文化遗产等)。抛开前两点,关于第三条(各类数字化资产)中除了不动产类型,其它可数字化资产的运作方面绝大多数企业都做得很差。可数字化的资产无法数据化,有数据的内容无法资产化……存量资源要进行流通,数字化是必须的路径。

我们要认识到,接下来针对企业价值评估将更倾向于多方价值的融合,无论是在实际的实体资产体现上,还是在实际的虚拟价值体现上,只有“实体资产+虚拟资产”才能完整的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目前更多数的企业重心仍放在实体资产体现上,对虚拟资产运营和资产诉求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在很多社会资源链接、融资等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和价值低估的状态。

所以,企业想全方面享受社会资源、建立更公平的资源链接待遇,不让自己的价值被低估,就必须建立新价值运营思维,确定企业资产构成的新标底。

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改造?

首先我们必须得认识到:数字是活的,是在不断变化、累积,且不断形成迭代能力的。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没有终级方案,只能提供迭代方法;它或许在短期内变现能力不足,但它绝对是企业资产评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的数字化改造的前提是“建立数字化运营思维,并确定数字资产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标底”。很多企业都能认识到数字化资产的重要性,却迟迟没有行动力,问题的关键是还没有真正打心底把数字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资产标底。

事实上,能够形成“企业数字化资产标底”的标底物很多,有企业用户数据、企业创新力数据、企业有营商环境数据、企业实时生产环节数据、企业管理数据等等,我们不能一把抓,需要有所选择目前从哪块入手会更好、更快、更健康形成企业在数据资产价值上的拼盘。

其次,我们才能基于对数据资产预期做企业的数字化战略(未来企业两大战略是重点,一是文化战略,另外就是数字化战略)。不论从哪个角度进行企业数字化改造行动,都有成熟的技术支持,不足的是在数字化团队以及数据运营上经验问题。

数字化是企业的新动能,数字资产是企业价值新拼盘模块,保证企业5G时代的竞争力,数字化改造已刻不容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